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无中生有”与“心声合一”:魏晋与晚明时期的士人乐论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98215
  • 作      者:
    王维著
  • 出 版 社 :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魏晋与晚明都处于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变迁时期,该时期的历史特征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政治失序,而思想却异常活跃。《无中生有与心声合一:魏晋与晚明时期的士人乐论思想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魏晋、晚明士人的乐论思想,希望通过断代研究与纵横比较的方式,找到中国古代士人的乐论思想与社会变迁时期学术思潮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提炼出中国古代士人乐论的内在逻辑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古代社会变迁时期音乐美学观念中的主体性特征。本课题采用了断代史而非通史的方式,只对魏晋、晚明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乐论思想进行研究。之所以选取魏晋与晚明,首先是因为它们都处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变迁时期,两个历史时期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的时代特点与文化特征,有利于我们对古代士人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规律性的分析与比较;其次这种断代研究方法也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摆脱了以往通史研究空泛化的弊病,这也是本课题的理论研究价值所在。
展开
精彩书摘
  《无中生有与心声合一:魏晋与晚明时期的士人乐论思想研究》:
  及宫商集化,声音克谐,此人心至愿,情欲之所钟。古人知情不可恣,欲不可极,因其所用,每为之节,使哀不至伤,乐不至淫。因事与名,物有其号,哭谓之哀,歌谓之乐,斯其大较也。
  嵇康承认在历史时间内音乐与人情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宫商集化,声音克谐,此人心至愿,情欲之所钟”),音乐自身具有满足人心和情欲的功能,所以古人为了节制人的情欲泛滥,便把音乐命名为哀与乐两种,目的是使人的情感“哀不至伤,乐不至淫”。这就是音乐中哀乐之名产生的原因。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空间的改变,“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人为命名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各地人们的情感需要,所以,出现了当时“音声无常”的情况。这里嵇康指出了儒家礼乐所确立的名实(哀乐之名与情感之实)关系中,“名”由于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无法在音乐与情感之间建立起稳固的对应关系,这也证明了秦客所说的声有哀乐的理论并不具有可靠性。在这里,嵇康首先对名实关系中的哀乐之“名”进行了批判,紧接着,嵇康又开始向着名实关系中的情感之“实”进行批判。
  然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哀切哀言。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嗟叹未绝而泣涕流涟矣。夫哀心藏于苦心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其所觉悟,唯哀而已。岂复知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断代问题
第二节 方法论问题
第三节 相关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无中生有——魏晋士人的乐论思想研究
第一节 以无为本——王弼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二节 圣人作乐——阮籍《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三节 以无为用——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四节 以无为心——陶渊明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三章 心声合一——晚明士人的乐论思想研究
第一节 心学的视角
第二节 晚明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 “心同吟同”与“得手应心”
第四节 “真声”之人与“真人”之声
第五节 “意趣神色”与“神情合至”
第六节 “声有哀乐”与“声无哀乐”

第四章 结论
第一节 比较魏晋四士的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二节 比较晚明四士的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