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事·痕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612859
  • 作      者:
    许兆凯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城事痕迹》就像一个打开的窗户一样,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普通人的心灵世界。书里记录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书中的故事写得情真意切,如果读者愿意花时间来读,就像是自己又经历了一段难忘的生活。
  对于读者来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一样的重要,而许兆凯先生的书稿是在其行万里路之后,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的,这里边有了许多他的感悟和人生的经验,对其他人来说,这些感悟和经验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人少走弯路,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展开
作者简介
  许兆凯,笔名龙潭,吉林省榆树市人,中共党员,安徽省滁州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安徽省全椒县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现任中瓯地产集团安徽奥康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一直行走在新闻边缘,却不敢称之为记者、文人,甚至连传媒人、新闻人也不是。唯一欣慰的是勤于笔耕,不曾荒疏文字,如果一定要对其称呼,充其是一个事件的记录者。曾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等200多家国内媒体上发表新闻作品400多篇/幅,约30余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城事痕迹》讲述一个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的成长故事。一个无任何背景的农村娃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成功融入城市生活,完成人生三件大事,立业、娶妻、生子。当然,融入的过程历经辛酸曲折。小说通过一个个细小故事的描写,透视当今社会依然有一群同他一样怀揣梦想的人在拼搏、在努力,并最终实现理想。小说故事曲折,格调高雅,不失为一部青春励志作品。
展开
精彩书摘
  《城事痕迹》:
  
  从农村逃亡到城市
  我每天都是重复着同样的玩耍方式,日复一日,木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钉子眼儿,看着千疮百孔的木板,不,是自己亲手雕琢的艺术品,心中更多的是胜利的喜悦。
  故事发生在1984年,东北一农户家里,那一年我五岁。
  太阳偏西,眼瞅着一天就要过去,忽然刮起一阵东南风,随着就是一场暴雨,虽然时间不长,屋檐已经开始滴水。屋内,没有开灯,我站在炕头上,隔着玻璃窗看着妈妈做饭,拉着长调喊:“妈……妈,我……饿……了。”“马上就好,先玩一会儿。”妈妈一边做饭一边哄着我。
  饭桌上,我一边吃一边玩,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菜,便整齐地把筷子放在饭桌上。然后磨蹭到炕头,小睡一会儿,过不了两分钟,我又回到饭桌前。
  我突然开口说:“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找爸爸呀。”妈妈已经记不清这是我第多少次问她,她每次回答都是过几天,可一直都没有兑现。
  收拾完碗筷,妈妈早早地躺在炕上,依旧没有开灯。时钟嘀嗒地无休止地重复着,而妈妈却陷入深深地沉思。想起丈夫,也就是我的爸爸,两年前因赌博输得家徒四壁,背乡离土前往黑龙江省鹤岗市投奔他的叔叔,跟着叔叔学做电工。迷上赌博的爸爸也并非一无是处,非常聪明好学。或许是农村孩子的天性,不怕苦不怕累。凭借高中的学识,只要叔叔稍加指点,他便可触类旁通。
  妈妈勤劳朴实,天刚放亮就到地里干农活,当太阳落山时才会回来。我到5岁时,根本没有人教我读书识字,因为家里人大多没有什么文化,更谈不上对我的学前教育,再说,每一个人都忙着到地里去干活。
  我每天是与太祖母一起度过的,太祖母70多岁,眼睛不太好,基本上看不到东西。她盘着腿,闭着眼,坐在炕头上。记忆中,太祖母一坐就是一天,基本上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妈妈下地干活,我只有自己在家里玩。由于那时家里穷,根本没有什么玩具,只有木板、锤子、钉子,而且是我从家里翻出来的。只要我不哭,根本不会有人搭理我。
  我会把木板摆满屋地,然后把钉子钉入木板,当把所有的钉子都钉入木板以后,我又会千方百计地把钉子从木板中一个一个地拔出来。可我哪曾想过,钉进去容易拔出来困难。所有拔出的钉子都变弯曲,我又会把钉子拿到屋前的石头上去锤直,留着明天再钉。
  我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玩耍方式,日复一日,木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钉子眼儿。看着千疮百孔的木板,不,是自己亲手雕琢的艺术品,心中更多的是胜利的喜悦。
  有时,我钉得起劲,连饭也不肯吃,坚持要把这些钉子都钉到木板上,妈妈说,可以吃完饭再钉。可我不曾问过自己为什么要把钉子钉入木板,然后再辛苦地拔出来。不但我没有问过,妈妈也没有问过我,太祖母就更没有问过我。她们的要求很简单,叫我小心不要锤到自己的手。
  其实,我也并非每天都钉木板,有时也会陪着太祖母去串门。我走在前面,太祖母走在后面,太祖母握着拐杖把,我牵着拐杖头,一老一小,东家走走,西家逛逛。
  一晃几个月过去,我和妈妈依然没有去鹤岗市找爸爸。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不去,妈妈、叔叔、姑姑……我身边的每个人都对我说,过几天就带我去,一定去。现在才知道,这些都是大人哄骗小孩的把戏,而这种低劣的推辞被他们一用再用,不过百用百灵。
  记忆中,我骂过我三叔,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叫他三哑脖子,也许是大人们这样叫过被我记住,骂他不肯带我去找爸爸。
  记忆中,有一个叫刘振东的村混混,外号叫老刘嘎子(刘家最小的儿子),是我爸爸要好的朋友。由于家里穷,他只好把老婆送回娘家,剩他一个人的日子就更不像日子,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他经常到我家来买毛葱,说是买,其实他从来没有给过钱,不过,妈妈每次都会拿给他。每当刘振东推开我家门时,我就会喊,老刘嘎子又来了,然后听到他哈哈一笑,妈妈会接上一句,这孩子。
  记忆中,有一次,爸爸赌博赢了许多麻花,由于家里人下地干了一天的活,累得躺在炕上睡得沉,爸爸回家敲门,根本没有人听到。原本赢了麻花心里很高兴,可敲了好久的门都没有人开,爸爸一怒之下把门踹开,一个人赌气坐在炕沿上吃麻花,后来落下一个生气就会打嗝的毛病。
  5岁前,仅存在我记忆中的事情并不多,更多的是我长大后妈妈讲给我听的。直到有一天,妈妈告诉我,明天就去鹤岗市找爸爸。当我听到这一个消息时,我并没有高兴,而是偷偷地告诉妈妈,要把家里的油、盐都带上,不然奶奶会偷着用掉的。
  直到第二天早上出发时,我还在问妈妈油有没有带上。妈妈嘴上说都带着呢?事实上,妈妈连门都没有锁就离开家,家里的一切都交给奶奶。一年后,我们回乡省亲时,当年走时留下的油、盐果真不见了,当然,去向正如我走时担心的那样。
  去鹤岗市找爸爸,是妈妈第一次出远门。此前,妈妈只跟爸爸去过我们县城。这一次出远门,爷爷、奶奶比较担心,不过,我倒没有觉得什么,也许是小,根本不知道要担心什么。
  爸爸告诉妈妈,到了就给他打电话,可电话总是不通,说是有一个堂叔会在车站接我们,可连个人影也没有见到。爸爸告诉妈妈,到了鹤岗市制药厂,顺着阳光走,可偏偏天公不作美,哪有什么太阳啊!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妈妈带着我边走边打听找到老爷家。当我们推开他们的家门时,老爷家的人都感觉很意外,根本没有想到我与妈妈会自己找到家门口。
  到了老爷家根本没有见到爸爸,听说是在离家很远的单位上班还没有回来,我们只好暂时在老爷家安顿下来。
  我与妈妈从农村逃亡到城市,记忆最深的是一年搬七次家,最短的一个家只住了一个晚上。
  在鹤岗市竣德的家里,楼上住着一户人家,父母离婚,有两个稍大一点的孩子,其中一个是姐姐。有一次,姐姐买了些水萝卜,正在菜板上用刀切成丝,我想吃,所以就伸手去拿水萝卜,可没有想到,不但没有拿到水萝卜,手指还被她的刀切流血,我痛得嚎啕大哭。
  后来我们又搬到另外一个家,房前就是一座坟,并且还有一个洞,用手电筒照着可以看到棺材板。由于那时是小孩子,所以什么都不懂,有事没事,就叫上几个小朋友,拿着一根木棍向洞里面插。
  还有一个家,只住一个晚上,因为那个房屋四处漏雨,我们把所有的碗盆都拿出来接雨,一家人连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都没有。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推着自行车又开始搬家。
  这一次我们搬到南大营,先在老爷家住几个晚上,因为我们刚刚买下的房子要简单的装修一下。有一天夜里我一觉来,发现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知道他们还在新买的房子里糊棚。我自己穿上衣服,一个人,要走过一个深深的大沟,大约要走五百米的路程才会到新房子那里,看到爸爸妈妈为了这个新家还在忙碌,原本的害怕已经没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落叶有囊
从农村逃亡到城市
不仅仅是一只狗
家族的命运
一条泥土路
无形的圈子
退学24小时
独自去流浪
最后一封信

第二章 落魄青年
小屋,并不是家
当“破牙”的军师
四平方的住所
“传销”大遣送
收账无功而返
簟三章 富有时代
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是一段插曲
第-份工作
同室而居
中原“款爷”

第四章 情归何处
第一次网恋
什么才是真实?
源起一个梦
我没有追过她
筑一个巢
他乡恋情
无言结局
抱起新娘

第五章 执剑天涯
AK传媒五剑
不曾忘记
再不回首
就这样走
悲情诗人
古筝女人

第六章 五味人生
别了,唐人街
21世纪的信
妻子的决定
幸福驿站
情人节飘雪
一种寻找

第七章 沧海一粟
椒陵小城
对阵女人
把酒无欢
小店之烦
天润之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