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雕塑(第22辑)》:
唐君毅先生曾指出中西方雕塑传统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除刻在建筑物如教堂上的浮雕之外,人物雕塑大都作为独体展现,以至于连衣饰皆舍去,而以人体美作为雕塑表现之主流。西方之神祗、英雄或纪念性的人物雕塑往往独立于街头石柱,任人瞻仰。而在中国,不仅绘画中的人物要配以山水背景、圣贤仙佛及英雄人物之类的雕塑,也必有衣可服,有山岩可倚,有山洞可居,有神龛可坐。均外有护持和隐蔽,而不以一独体暴露于外。通过间隔使一片自然或人生的内容自成一独立有机体,使其在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引动我们对其凝神。
故“美的对象之第一步需要间隔”。塑壁即是通过山水间隔出一界域,使人顿忘周围一切,使片景孤境织成一内在自足境界,让所观照对象昭陈心目之前宛然凭虚而在,隐显虚实之妙亦由此出。崇卑之土坡,突兀之山岩,再配以舒卷之云气,加之人物篙下错落其间,可在观者的移步换景中若隐若现,虚实相生。再者,塑像藏身之所亦为观者精神之游息处,过实与表现无尽者,皆不“可游”,凡“可游”者必有虚有实,有虚灵处。而观者之精神既能游息其中,安顿其中,那么此刻之驻足,此刻之凝神,便是此刻之放下,此刻之自在。
四纵深手法之空灵境界
纵深手法即指塑壁中常以孔洞这样的向内收摄空间来处理山石形态,这种虚空的处理就如同山水画中的空白处理一样,在塑壁中也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
在现代雕塑中,人们常常是通过西方雕塑家亨利·摩尔的雕塑才认识到“孔洞”的价值。他的雕塑让空间穿透实体,并让空间成为实体的一部分。其实,中国古代塑壁早已广泛运用类似的形体与空间观念。而且,塑壁形态本身又与假山,以及园林中的叠石较为相像,即又体现了赏石文化中对“漏”、 “透”二字所传达的空灵境界的追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