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飞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03889
  • 作      者:
    孟立强编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医优势治疗技术丛书:飞针》为《中医优势治疗技术丛书》之一。全书分为两篇,上篇为概论部分,介绍了该技术的学术源流、基本原理、药物(器具)制备、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适应证和禁忌证、优势和注意事项。下篇以该技术在临床上疗效较好的病种为纲,着重介绍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本书可供社区及县以下医院医生及医务工作者,医学爱好者。
展开
精彩书摘
    飞针技术属于针灸技术的一类,其治病原理基本上与传统针灸相同。结合针灸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我们从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原理两个方面来阐释飞针技术的作用机制。2.1  中医理论原理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共同组成的,经脉除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组成部分以外,还包括隶属于十二正经的皮部、经筋、经别等;络脉繁多,大小长短不尽相同,大的主要有十五络脉,小的则遍布全身.由浮络、孙络等组成,这些经脉和络脉纵横交错,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将人体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飞针技术和普通针灸都是通过对经络所产生的调节作用而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就飞针技术而言,根据具体使用方法的不同,皮部和络脉是其产生经络调节作用的主要刺激部位,但经脉、经筋、经别也都通过相互激发作用而产生调治作用。
    所谓皮部是指将人体的皮肤依据十二正经循行分布路线而进行的分区.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言:“皮有分部”,“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皮者,脉之部也”,由此可见:①皮部与经脉关系密切,隶属于十二正经,是十二正经在体表的分布范围;②皮部也是别络的分区,它同别络,特别是浮络有着密切的联系。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形态学方面,即它与其他经络系统组成部分之问的区域联系,并共同组成网状化的经络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在功能上与十二正经之脉气相通,且一脉相承,并共同完成人体对自身内部各部之间及自身与外界之间的平衡调节,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机体便会产生疾病。具体地讲:①皮部在生理上具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素问·皮部论》云“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素问·缪刺论》所述更加形象:“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联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人,极于五脏之次也。”此时,皮部与布散于皮部的卫气就会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②在病理上能够反映脏腑、经络之病变。由于十二皮部分属于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又“内属于府藏”,所以《景岳全书》指出“病之于内,形之于外”,也就是说,内脏经络发生病变,可以在经脉所通过的部位或相应的体表出现某些症状或阳性反应物,此时,皮部可以起到诊断某些病变的作用。③在治疗上可以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皮部是经络系统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可以浅刺皮肤一定的部位、穴位或阳性反应物(或区),通过皮部一孙络一络脉一经脉一脏腑这一途径而达邪外出、调节经络,此时,皮部起到了治疗疾病的作用。2.2现代医学原理
    现代医学认为,反射弧是神经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其基本途径就是感受器一传人神经一神经中枢一传出神经一效应器。皮肤是动物重要的感受器,当人体皮肤、黏膜的痛觉神经末梢被刺激后,便发出“神经信号”,沿传人神经传至各级中枢神经,各级中枢神经又反射性地将加工后的“指令性冲动信号”沿传出神经传至各个相应的器官及原受刺激的部位,从而形成各种“反射弧”,产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各种调节效应。这种调节效应同时会引起体液、免疫、内分泌、生物电等调节系统发生一系列的相应反应,进一步产生局部性或整体性的多种复杂调节。飞针技术正是通过刺激体表一定的点、线、面而产生一定的感觉,一般来讲,这种刺激是一种良性刺激,这种良性刺激也是飞针技术产生良性调节作用的重要前提,最终使某些病变状态得以改善,从而达到治愈疾病或减轻痛楚的目的。
    ……
展开
目录
  上篇  飞针技术概论
  1  飞针技术的学术源流
  2  飞针技术的基本原理
  3  飞针技术的针具选择与制备
  4  飞针技术的操作规程
  5  飞针技术分部常用刺激部位
  6  飞针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7  飞针技术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下篇  飞针技术的临床应用
  1  感冒
  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3  支气管哮喘
  4  慢性支气管炎
  5  高血压病
  6  心律失常
  7  雷诺综合征
  8  红斑性肢痛症
  9  低血压
  10  慢性胃炎
  11  胃下垂
  12  消化性溃疡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
  14  膈肌痉挛
  15  胃肠痉挛
  16  便秘
  17  肠易激综合征
  18  肥胖症
  19  痛风
  2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1  失眠
  22  嗜睡症
  23  脑震荡综合征
  24  慢性疲劳综合征
  25  戒断综合征
  26  卒中
  2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8  面肌痉挛
  29  三叉神经痛
  30  眶上神经痛
  31  枕神经痛
  32  肋间神经痛
  33  坐骨神经痛
  34  股外侧皮神经炎
  35  颈椎病
  36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37  梨状肌综合征
  38  肩周炎
  39  肱骨外上髁炎
  40  类风湿关节炎
  41  腓肠肌痉挛
  42  痛经
  43  月经不调
  44  围绝经期综合征
  45  产后缺乳
  46  高热惊厥
  47  小儿遗尿症
  48  皮肤瘙痒症
  49  湿疹
  50  痤疮
  51  斑秃
  52  近视
  53  结膜炎
  54  麻痹性斜视
  55  耳鸣、耳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