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音乐教育哲学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306231
  • 作      者:
    韩忠岭著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音乐教育哲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理论学科,对于学校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的意义。全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包括对当代国外、国内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思潮的概述整理,以及各种不同思潮的哲学诉求探析;从历史的视角,以辩证的方法,从音乐哲学的视阈中探问音乐教育对音乐本体的哲学诉求。同时,从教育哲学的视阈中探寻音乐教育对教育本质的哲学诉求。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展开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哲学诉求的反思。
  《音乐教育哲学导论》适用于高等学校音乐学及教师教育专业,亦可供音乐理论研究者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古代先贤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君子”。例如,孔子认为“君子”就是有高尚道德的完美人格的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与“质”即为人品的内外兼修,才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这种偏重于德行和人格的育人教育本质观,是一定社会和历史阶段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是有其社会和历史阶段判断标准的,反映到教育实践中,特别是课程设置上,必然重视人文学科的知识,艺术则是必修的核心课程,从这一点上看,中国古代教育是重视艺术教育的。
  古代西方的教育本质观念重视伦理道德,也趋向于美德的人格教育。例如,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使人性得到改造,教育使人具有健全的性格,道德是可教的,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由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三个部分组成,教育能使三个部分在理性的统领下和谐相处,他主张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可以看出,古代先民的教育本质观是一种朴素的人才培养理念,即重视个人的人格品性教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重视美育,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古代的素质教育,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与现在是不同的,相同的是,在教育观念和目的上,都是指向“完人”的教育。可以发现,艺术教育的内容如音乐、美术等课程,是直接被纳入这些教育观念之中的,说明了艺术科目在审美情感、个性培养等人格教育中的重要和独特的作用,也因此在古代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地位较为突出,而且处于核心必修的教育课程地位。
  有着现代教育分水岭之誉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主张,集中体现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表述之中,这种教育观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做中学”的原则,反映到艺术教育领域,更为切合艺术的本质。毋庸置疑,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与人交流和融合于群体的能力,提高个人生活品质,促进融人社会生活,实施全面发展乃至终身持续的教育,具有不可被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到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发展的不断进步,科学主义在人们教育意识中空前高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起来,自然科学知识的地位也在教育领域空前的提高。在我国,一段时期中,教育上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深入人心,教育与经济利益挂钩,人们在教育上拼命地追求功利和实用,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追求教育的名和利、产业化,重视教育科研成果,重视考分的高低。相比之下,艺术类学科没有考分,这种在“名”和“利”上不能立竿见影的学科课程被忽视了,甚至被远远地抛在一旁,以致出现了“小三门、课后甜点”的教育现象。艺术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被冷落一旁,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缺失了艺术美育的教育结果是,人才培养的畸形化发展,人格品性的缺失,审美品位的低劣,基本道德人格不能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
  ……
展开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导论:音乐教育的哲学诉求
二、导言:选题综述
三、几点说明

第一章 概念界说与研究取域
第一节 概念界说
一、诉求
二、音乐教育的哲学诉求
三、音乐教育哲学界说
第二节 研究取域
一、音乐哲学视阈
二、教育哲学视阈
三、两种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哲学的概念之维

第二章 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思潮概述与诉求探析
第一节 国外音乐教育哲学思潮
一、审美论
二、实践论
三、功能论
四、文化论
五、其他代表性国家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潮
第二节 我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潮
一、美育论
二、功能论
三、审美核心论

第三章 音乐哲学视阈下的音乐本体诉求
第一节 西方音乐哲学视阈的音乐观念和存在
一、前现代主义音乐哲学视阈
二、现代主义音乐哲学视阈
三、后现代主义音乐哲学视阈
四、小结与反思:自律和他律——一对怨偶的独有价值
第二节 中国音乐哲学视阈的音乐观念和存在
一、前封建主义音乐哲学视阈
二、封建主义音乐哲学视阈
三、后封建主义音乐哲学视阈
四、小结与反思:“歪打正着”一个不恰当称谓的恰当表达
第三节 音乐教育的音乐本体哲学诉求
一、音乐哲学视阈中的音乐本体问题
二、音乐哲学视阈中的音乐教育问题
三、小结:对音乐本体的哲学诉求

第四章 教育哲学视阈中的教育本质诉求
第一节 西方教育哲学视阈中音乐教育的观念和存在
一、前现代时代教育哲学视阈
二、现代时代教育哲学视阈
三、后现代时代教育哲学视阈(20世纪)
四、小结
第二节 中国教育哲学视阈中音乐教育的观念和存在
一、前封建时代教育哲学视阈
二、封建时代教育哲学视阈
三、后封建时代教育哲学视阈
第三节 音乐教育的教育本质哲学诉求
一、教育哲学视阈中的教育本质问题
二、教育哲学视阈中的音乐教育问题
三、小结:对教育本质的哲学诉求

第五章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哲学诉求反思
第一节 特殊教育国情下发展起来的音乐教育美育哲学
一、传统乐教美育思想的继承、延续和发展
二、外来理论的影响、借鉴和创新
三、新中国曲折的音乐教育美育历程
第二节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哲学诉求
一、弘扬时代精神的哲学诉求
二、音乐教育本体价值“三体现”的哲学诉求
三、总结与反思
第三节 人诗意地栖居:一种音乐教育的期盼
一、价值论的音乐教育哲学
二、“美”海无涯“育”作舟
参考书目
结束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