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先贤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君子”。例如,孔子认为“君子”就是有高尚道德的完美人格的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与“质”即为人品的内外兼修,才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这种偏重于德行和人格的育人教育本质观,是一定社会和历史阶段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是有其社会和历史阶段判断标准的,反映到教育实践中,特别是课程设置上,必然重视人文学科的知识,艺术则是必修的核心课程,从这一点上看,中国古代教育是重视艺术教育的。
古代西方的教育本质观念重视伦理道德,也趋向于美德的人格教育。例如,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使人性得到改造,教育使人具有健全的性格,道德是可教的,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由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三个部分组成,教育能使三个部分在理性的统领下和谐相处,他主张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可以看出,古代先民的教育本质观是一种朴素的人才培养理念,即重视个人的人格品性教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重视美育,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古代的素质教育,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与现在是不同的,相同的是,在教育观念和目的上,都是指向“完人”的教育。可以发现,艺术教育的内容如音乐、美术等课程,是直接被纳入这些教育观念之中的,说明了艺术科目在审美情感、个性培养等人格教育中的重要和独特的作用,也因此在古代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地位较为突出,而且处于核心必修的教育课程地位。
有着现代教育分水岭之誉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主张,集中体现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表述之中,这种教育观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做中学”的原则,反映到艺术教育领域,更为切合艺术的本质。毋庸置疑,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与人交流和融合于群体的能力,提高个人生活品质,促进融人社会生活,实施全面发展乃至终身持续的教育,具有不可被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到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发展的不断进步,科学主义在人们教育意识中空前高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起来,自然科学知识的地位也在教育领域空前的提高。在我国,一段时期中,教育上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深入人心,教育与经济利益挂钩,人们在教育上拼命地追求功利和实用,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追求教育的名和利、产业化,重视教育科研成果,重视考分的高低。相比之下,艺术类学科没有考分,这种在“名”和“利”上不能立竿见影的学科课程被忽视了,甚至被远远地抛在一旁,以致出现了“小三门、课后甜点”的教育现象。艺术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被冷落一旁,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缺失了艺术美育的教育结果是,人才培养的畸形化发展,人格品性的缺失,审美品位的低劣,基本道德人格不能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