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眼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00352
  • 作      者:
    葛惠玲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眼针技术是中医独具特色的优势技术之一,是针刺眼球周围、眼眶边缘的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见效快、手法灵活、经济实用、痛苦小、易于接受的优势,有很大的推广潜力,对于全身系统中的部分疾病有神奇的效果。《中医优势治疗技术丛书:眼针》力求重点突出,简便实用,主要介绍眼针技术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及其在眼科疾病和部分全身病中的具体运用。

展开
精彩书摘
  6.1  优势
  眼针疗法具有见效快、手法灵活、经济实用、痛苦小、易于接受的优势,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对于全身疾病中的部分疾病会有神奇的效果。
  6.2  注意事项
  施眼针后至少留针30分钟.最长不可超过60分钟。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心理准备不足等多种原因,可能出现如下异常反应,应及时处理。
  (1)晕针
  如患者在针刺或留针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时即为晕针,此时应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令患者平卧,闭目休息,并饮少量温开水,应避免周围环境嘈杂。若症状较重,则可掐人中等穴,促其恢复。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如不见效并出现心跳无力、呼吸微弱、脉搏细弱,应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为了防止晕针,针刺前应先与患者交待针刺疗法的作用、可能出现的针感,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滞针
  在针刺行针及起针时,针体有涩滞、牵拉、包裹的感觉称滞针。出现滞针后.应令患者放松,并用手轻按针刺部位,使局部肌肉松弛,缓慢将针起出。
  (3)弯针
  刺人穴位中的针体于皮下或在皮外发生弯曲,称弯针。起针时应注意用手或镊子持住弯针曲角以下的针体,缓慢将针起出。为防止弯针,针刺前应先使患者有舒适的体位姿势,全身放松。
  (4)血肿
  出针后,在针刺部位引起皮下出血,皮肤隆起,称皮下血肿。出现皮下血肿吋,应先持棉签压按在针孔处的血肿上,持续5—10分钟,如血肿不再增大,不需处理,局部皮肤青紫可逐渐消退。如经上述按揉,血肿继续增大,可加大按压力度并冷敷,必要时加压包扎.48小时后改为局部热敷,以消散瘀血。为了防止血肿的发生。针刺时一定要注意仔细察看皮下血管走行,尽量避开血管再行针刺。
  ……
展开
目录

上篇 眼针技术概论
1 眼针技术的学术源流
2 眼针技术的基本原理
3 眼针的器具
4 眼针操作的技术规范
5 眼针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6 眼针技术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下篇 眼针技术的临床应用
7 睑腺炎
8 睑缘炎
9 眼睑痉挛
10 上睑下垂
11 慢性泪囊炎
12 细菌性结膜炎
13 春季结膜炎
14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15 细菌性角膜炎
16 真菌性角膜炎
17 眼干燥症
18 葡萄膜炎
19 白内障
20 玻璃体混浊
2l 青光眼
22 视网膜动脉阻塞
23 视网膜静脉阻塞
24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25 视网膜色素变性
26 视神经萎缩
27 视神经炎
28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29 视疲劳
30 共同性斜视
31 麻痹性斜视
32 弱视
33 近视
34 远视
35 老视
36 面神经麻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