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升降理论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肺系疾病在中医临床上包括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痨、肺痈、肺胀、咳血、衄血等病证,是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它体现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组织间的协调关系。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保证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素问·六微旨大论》日:“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充分说明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对人体的重要性。“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但在肺尤为重要,“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利,肺气壅浊,则周身之气易致横逆而犯上”(《医门法律》)。肺主气,司呼吸,其病理表现主要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失常,可由肺脏自身或他脏所干而致。治疗无论重在治肺或肺与他脏同治,其关键乃是调理气机的升降平衡。现以咳喘为例谈谈升降理论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一)肺脏本身气机的调理
肺主宣发和肃降,这是肺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一升一降,是对立的统一体。没有宣发就无所谓肃降,没有肃降,也无所谓宣发。只有宣(升)肃(降)并举,才能气道通畅,呼吸调匀,保持人体内外的气体交换,才能使气血津液敷布全身,内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外达肌腠皮毛,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如果肺只有升无降或有降无升,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肺失宣发则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病理现象。肺失肃降则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咳痰、咯血等病理现象。治疗时首先用宣散法或肃降法为主,以此达到肺脏本身气机升降平衡。宣有宣发、宣散、宣开、宣疏、宣畅等意思,宣可去壅,宣法包括宣散发表、宣疏肺气以及宣郁理气、宣通壅滞。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杏仁、荆芥、苏叶、防风、桔梗、牛蒡子、射干、马勃等。降有肃降、降泄、下气、下瘀、降火、降痰、降逆等意思。降法包括肃降肺气、降气化痰、降火肃肺、肃肺祛痰。常用药物有苏子、杏仁、桃仁、旋覆花、白前、沉香、半夏、枇杷叶、瓜蒌、槟榔、葶苈子、青礞石等。临床上肺失宣发和肃降两种病理现象往往并存,故治疗时应注意宣中有降、降中有宣,最终达到升降平衡。如患者咳喘不得平卧,痰多而稀,兼有恶寒发热,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浮者,辨证属外寒内饮,宜温宣,多用小青龙汤(炙麻黄、白芍、干姜、细辛、五味子、桂枝、清半夏、甘草)辛温解表,温肺化饮。症见咳喘气逆,甚则鼻翼扇动,恶寒发热,口渴,汗出或无汗,舌红,苔黄或白,脉滑数,辨证属表寒里热,宜清宣,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生石膏、杏仁、桔梗、薄荷等)清热宣肺平喘。如患者咳嗽痰多,喘憋不能平卧,胸闷气促,纳呆,舌质淡,苔白腻,脉滑,辨证属痰阻气逆,宜温降,可用三子养亲汤加味(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杏仁、前胡)降气化痰。症见咳喘,难以平卧,痰多而黄,不易咳出,胸闷痞满,纳呆,便于,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属痰热壅肺,宜清降,可用清气化痰丸(瓜蒌仁、杏仁、陈皮、茯苓、清半夏、黄芩、枳实、胆南星、甘草)清热降气化痰。此外,在药物配伍上,桔梗主升,枳壳主降,杏仁、前胡集宣降于一体,杏仁偏温,前胡偏凉,临床两对药物常一起使用,升降寒热兼顾,以共同调节和恢复肺的升降出入平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