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和伯医案精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75364
  • 作      者:
    王荣祖主编
  • 出 版 社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和伯(1891-1970),少年时跟随名医金子久攻岐黄术。终身以医为业,殚精竭虑,拯救病人于危难困厄之中。早年擅长热病时证、咳嗽吐血,晚年尤精虚劳杂症、疑难怪病等,见解独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行医生涯中,他力挽沉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证经验,蜚声遐迩,名扬浙北沪上。一生积累了大量医案,案语翔实,文采斐然。善用四六骈体,对偶工巧,读来朗朗上口,深为同行私淑者倾倒。
展开
内容介绍
  《王和伯医案精选》来源于王和伯早年的出诊病案,曾经他亲阅校正,经其学生整理而成。《王和伯医案精选》依外感热病、杂病、肺病、心脑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病、气血津液病等分类叙述,注重脉因症治分析,辨证用药丝丝入扣。每方常用十一味药,分量轻巧,理法方药齐备。对当今中医临床医生提高临床辨证水平与临床疗效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王和伯医案精选》:
  川连,银花,白头翁,枫斗,秦皮,白芍,生地榆,马齿苋,麦冬,丹皮,生山药,藕。
  二诊大进甘凉合苦寒法,生津养液、解热化毒。痢下半系瘀血,皆前受燥烈之药,血液被其煎熬,枯干黏结而成。顷得濡润之品,故得续续而下。第津液之涸,有加未已;而毒焰之威,燎原未熄;加以肺胃之阴,亦被灼烁。顽痰堵塞,欲吐不易。致令胸脘之间满闷不适,欲嗳不出,懊(忄农)异常。咽喉微痛,肌肉甲错。寤不安寐,口燥无津。顷诊脉象左手弦数较减,右手滑而且大。舌质底绛,苔黑,边腐而起白屑。证情还在险途,尚无十分把握,尽心力而为之,以冀津回热化,庶可转危途而适坦道。努力前进,以博转机。
  西参,丹皮,竹茹,天花粉,瓜蒌皮,川贝,秦皮,白头翁,川柏,川连,银花,旋覆花。
  冯太太己巳六月嗜酒之体,湿火易胜,陷于曲肠,淆乱清浊。痢下红积,临厕后重。纳食如常,脉缓舌黄。治法宜升清降浊,以化其积,而行其滞。药饵外当慎口腹,毋恃胃强而恣食无节也。
  葛花,鸡距子,川连,白芍,广皮,大腹皮,木香,山楂,冬瓜子皮,茯苓,荷蒂。
  冯宝宝己巳六月吸受暑湿,遏阻气分。先有寒热,继加下痢。身热神疲,胃不思纳。汤饮下咽,即有呕吐。脉滞舌黄而腻。当用清化暑湿。
  吴萸炒川连,炒扁豆,六一散,广皮,藿梗,佩兰叶,神曲,茯苓,芽谷,半夏,葛根。
  袁花王佐相夫人己巳七月痢疾古有“滞下”之称,滞则不通之谓。脾气素虚,输运失职。水谷之湿,蕴蓄于内,时令之湿,入而助虐。肠胃清浊混淆,升降之机失度。始而泄泻,继转下痢。气伤则色白,血伤则色赤。气血并伤,赤白交见。肠胃为传导之腑,主通降之职。邪阻于腑,通降有乖。不通则痛,临厕愈甚。肝气乘机攻逆,一昨呕吐色青。以久病孱弱之身,又加泻痢迭作。元气愈伤,精神益困。形容消瘦,谷食不进。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危殆之状,不言可喻。诊得两手脉象,均形缓弱少力。舌质净润,口渴引饮。姑拟疏导曲肠,以化积垢;参人扶持脾胃,以调气血。俾得痢缓食进,庶有转机之幸。得谷则昌,古训有诸。录方附后,还希斧政。
  吴萸炒川连,当归,木瓜,山药,焦白芍,山楂炭,大腹皮,木香,广皮,炒芽谷,荷蒂。
  新木桥祝幼山夫人己巳八月湿浊挟滞,互阻肠胃。清升浊降,为之紊乱。上则呕吐频频,下则痢下赤韧。延绵辗转,旬日于兹。呕吐渐次差缓,而汤饮药汁入口,仍泛逆不能下膈。脘次自觉寒冷,可知湿浊之邪,犹留恋于阳明胃腑,胃气当降而不降也。痢下次数依然无度,腹不甚痛。惟临厕之间,腰尻异常酸楚。显系寒湿下滞,厥阴气陷,肝气当升而不升也。吐多本属耗液,加以谷食如废,则胃液更无生长之资料。舌中虽见光剥,要未足为“挟热痢”之的据也。况舌根仍灰腻,亦即下伏之寒湿可知。脉来左弦右滑,重按均无数势。拟辛以开中,温以理寒,参入酸苦以护津液。是复方之制,当否?候裁。
  ……
展开
目录
一、外感热病
1.感冒
2.风温
3.温热
4.暑热伏暑
5.湿
6.暑湿
7.湿温湿热湿火湿毒
8.温毒疠毒
9.秋燥
10.痧癍痦痘
11.疟疾
12.痢疾
二、杂病
三、肺病
1.咳嗽
2.喘证
3.哮证
4.咯血
5.肺痈
6.肺痿
四、心脑病
1.心悸
2.类中  中风
3.头痛
4.肝风
5.眩晕
6.郁证
7.不寐
8.癫狂
9.痉厥
五、脾胃病
1.胃脘痛
2.痞证噫嗳
3.呕吐
4.呃逆
5.腹痛
6.腹胀
7.泄泻
8.痰饮
9.痰热痰火
10.便秘
11.积滞
12.积聚
六、肝胆病
1.黄疸
2.鼓胀
3.胁痛
七、肾病
1.肿胀
2.淋浊
3.遗精
八、气血津液病
1.血证
2.便血
3.虚劳
4.汗证
5.脱证
九、经络肢体病
1.痹证
2.痿证
3.腰痛
十、五官科病
十一、外科病
1.疮疡
2.痈疡
3.痈疽
4.疔毒
5.丹毒
6.疖毒
7.瘰疬
8.痰核
9.乳核
10.疝气
11.痔疮
12.睾囊
十二、妇科病
1.月经不调
2.崩漏
3.胎前
4.产后
5.带下
附录一  回忆业师金子久先生的医术和生活
附录二  论中药之真赝优劣(节选)
附录三  王和伯先生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初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