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史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5853
  • 作      者:
    帅民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帅民风,现任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纤维艺术分会常务理事、广西漓江画派常务理事、帅础坚艺术馆副馆长、三象造形学研究会会长。先后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文学学士学位、日本千叶大学美术教育学硕士学位、日本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及个展共计50余次;赴法国、马来西亚等国考察;出版《基础造形学教育课题初探》等6部著作,发表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文库: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史研究》由教育功用之考量;艺术设计之调研;文化遗存之赏析;画出彩虹之寄予;当下国情之文脉;远逝美术之追寻;精神意识之演绎;抗战美术之缅怀;美术社团之评述;华文书艺之诠释;南洋水墨之释义等十三章构成。
展开
精彩书摘
  马来亚沦陷时期,因被逮捕受刑、疾病、缺粮而罹难死亡的马来亚华人大约40万人,为当时马来亚华侨总数的17%。抗日军队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战死者达千余人,其中大部分是华侨。华人画家也没能幸免。有人选择与家园共存亡,参与抗战,无畏无私、勇敢地投入抗日战斗行列中,以鲜血浇洒马来亚壮丽的山河,死而后已。在此浩劫之下,华人文化艺术工作者,有的为了支援祖国的抗战,不畏牺牲,如林学大;有的在日军“大验证”的搜捕行动中牺牲,如张汝器、郑芝吾等;有的放下画笔,另谋生路,如画家刘抗、蔡天定等;有的转入地下参加抗日活动;有的死里逃生,颠沛流离而侥幸存活,从此隐姓埋名、逃离家园,如施香沱、郁达夫等。
  一大验证中之牺牲
  福建厦门人林学大,是新加坡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的创办人之一,1916年毕业于福州省立高级师范艺术教育系,1936年到新加坡,1938年任新加坡南洋美术专科学校校长。此后直至逝世,他把一生的精力都贡献给美术教育事业,被称为新加坡、马来亚美术教育的拓荒者,享有“南洋美专之父”的美誉。他擅长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甚多。他还创办了《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画刊》,为师生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林学大在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的首届毕业典礼上训勉学生时说:“本校成立之日,正值祖国抗战之时,北望中原,遍地烽烟,而我等则处身斯境,专心研究美术,其非幸运乎!然念及邦国之危难,我等同道又岂可熟视而无睹……尤其处在祖国抗战之秋,美术必寄有抗战之精神使之成为一具犀利之武器……则美术之价值,方有深重之意义。”
  ……
展开
目录
清代中国影响下的新马华人美术——兼序帅民风《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史》
引言马华美术之心路

第一章 当下国情之文脉
第一节 蓝绿天成之国度
一 联邦独立之今日
二 三大民族之介绍
三 自然人文之环境
第二节 马来华人之由来
一 南洋词语之考证
二 马华结社之更迭
三 国民意识之立场
第三节 美术交响之现状
一 当代教育之齐驱
二 百花齐放之争艳
三 学术论著之跫音

第二章 远逝美术之追寻
第一节 原始美术之发现
一 非沙漠区之证明
二 石器时代之造物
三 尼阿洞穴之遗风
第二节 土族工艺之传承
一 竹藤编织之文化
二 纹饰图形之魅力
三 改宗回教之物化
第三节 外来美术之共存
一 中国贸易之贡献
二 娘惹文化之土生
三 殖民因素之影响

第三章 精神意识之演绎
第一节 南洋意识之觉醒
一 侨民思想之生成
二 意识流变之导向
三 马华文学之衍化
第二节 南洋美术之形成
一 南洋美术之传授
二 地方色彩之塑造
三 画风品味之探索
第三节 本体意识之流变
一 华人意识之形成
二 南洋美术之表里
三 马来华人之二元

第四章 抗战美术之缅怀
第一节 救亡救国之展开
一 马华漫画之声讨
二 赈济难民之援助
三 画家抗战之努力
第二节 新马沦陷之遭遇
一 大验证中之牺牲
二 免于劫难之幸存
三 逃离虎口之求生
第三节 战后美术之重建
一 马来亚化之意向
二 抗战美术之研究
三 历史逝者之追思

第五章 美术社团之评述
第一节 美术社团之活动
一 社团沙龙之星火
二 战后社团之燎原
三 当今社团之繁昌
第二节 美术画廊之展示
一 社团画展之展示
二 艺斋画廊之形成
三 国立馆廊之质性
第三节 文艺副刊之宣传
一 日报副刊之面世
二 文艺副刊之纽带
三 杂志特刊之散记

第六章 华文书艺之诠释
第一节 条分缕析之明义
一 断章有检之直言
二 沿波讨源之端要
三 时势足迹之知行
第二节 三线并行之荣茂
一 华文授课之扶助
二 书画教育之相随
三 培训课堂之补充
第三节 神融气泰之书家
一 逸韵高致之师范
二 清新俊逸之高学
三 志美行厉之魁首

第七章 南洋水墨之释义
第一节 水渍墨韵之生成
一 文人墨色之南来
二 南洋水墨之缶音
三 传统风格之回归
第二节 追求自我之画格
一 西画构图之境界
二 中意西理之风格
三 三应三新之途径
第三节 重造自然之三象
一 挑战时代之共识
二 自得造化之滥觞
三 南洋画风之特色

第八章 热带雨林之解读
第一节 峇迪遗产之变貌
一 峇迪绘画之先驱
二 自成一派之衣钵
三 峇迪绘画之二杰
第二节 水彩意韵之情结
一 新马景色之描绘
二 五光十色之宁静
三 艺术情怀之挥洒
第三节 油画表现之唯美
一 印象技法之导入
二 本地色彩之笔触
三 马来亚化之多元

第九章 理论著述之刍议
第一节 马来美术之撰述
一 观察南洋之感受
二 马来艺术之探源
三 笔耕艺术之留痕
第二节 新马丹青之初论
一 史论要点之强调
二 华人美术之论著
三 艺海钩沉之美谈
第三节 书画心路之集注
一 书艺法度之观瞻
二 画家意匠之探微
三 书画心路之写意
……

第十章 教育功用之考量
第十一章 艺术设计之调研
第十二章 文化遗存之赏析
第十三章 画出彩虹之寄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