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漂移、改写与再造: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区域电影之形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6036751
  • 作      者:
    龚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龚艳,1980年生,电影学博士,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文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电影文化与批评、电影史论。参与与主持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双重镜像:华语电影中的身份政治”、“新媒体语境中的电影美学核心版图建构——互动叙事、虚拟现实与电影发展新模式研究”、“双城记:1940-1950年代港沪两地电影研究”等。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两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港沪戏曲电影往事》、《分叉路与浮桥:“冷战”初期的中国电影》、《双城记之四人行:1948-1952年——朱石麟、李丽华、刘琼、舒适渔港沪影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理论研究丛书·漂移改写与再造: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区域电影之形成》是作者龚艳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之上经过修订而成的一部电影史论结合的学术专著。由于作者对这一选题的情有独钟,使得论著的选题及考察的角度都有其独特性,介于断代与专题的交叉研究。尽管属于中层研究范畴,但仍可以说是一个可能产生学术思想增长点的研究角度。作者将对某一特殊时段,即从对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50年代初的中国电影格局的演变研究放到冷战时期的大背景之下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中国电影版图在这一阶段逐渐分化为三个重要的区域:上海、香港和台湾。而此后,即在随后的“十七年”时期,中国内地电影业又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上海”、“北京”、“长春”三个重要的电影中心。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理论研究丛书·漂移改写与再造: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区域电影之形成》中具有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国电影发展格局的“两次分化”的概念,从而较好地对冷战初期中国电影版图的区域性与差异性进行了概括。通过对电影人员、资源、企业、体制等因素的分析,并以此为出发点,描述了中国电影在冷战初期的形态特征,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电影的形态差异和艺术特质,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点。正如论文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漂移”、“改写”、“再造”所标明的那样,对这一特殊时期中国电影语言的裂变和分化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极具凝聚力的概括。
展开
精彩书摘
  张善琨决定在租界拍片,而这正符合当时“孤岛”里那些“活在当下”的难民们所需要的“娱乐”。张善琨的新华公司在租界开拍的第一部影片是《乞丐千金》(1938,卜万苍)由梅熹和陈燕燕主演,拍摄完成后就在租界放映,很快就收回了成本。就这样,张善琨的“影戏大王”时代拉开了序幕。“孤岛”时期张善琨主持下的电影创作大多是以商业片为主,如《貂蝉》(1938,卜万苍编导,顾兰君、金山、顾而已主演)、《武松与潘金莲》(1938,吴村编导,金焰、刘琼、顾兰君主演)、《四潘金莲》(1938,吴永刚编导,袁美云、顾兰君、陈燕燕、童月娟主演)等影片。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进入租界,国产电影的局势出现了另一个变化。对于张善琨和川喜多长政的合作一直是张善琨生命轨迹中颇受争议的事件。“经过数月的软硬兼施,张善琨才答允‘出山’……他同意与川喜多长政一起重组电影业。一九四二年四月,张联同十二家‘孤岛’电影企业组成伪中华联合制片股份公司(简称‘中联’),张善琨任总经理。官方的合并理由是‘为了加强制片工作和对影人提供更大弧度的表演机会’。这个解释明显是生意术语,真正原因其实是把电影中央集权化。‘中联’实际是一家半官方电影公司,创业资金三百万中储券的一半来自‘新华’、‘艺华’及‘国华’,另一半则来自‘中电’。为表示公私机构的团结合作,十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都在新公司拥有行政职位,汪伪南京政府外交部长褚民谊任董事长;实权却落在张善琨及副董事川喜多长政手中。”和川喜多长政的合作使张善琨成为电影界头号“附逆”。
  抗战胜利之后,对“附逆”的讨伐似乎成为当时社会“泄愤”的最好出口,“孤岛”时期逐渐成长起来并和日本当局有着密切来往的电影企业家张善琨成为了最大的靶子,他本人被称为“张逆”,妻子童月娟被称为“张逆之妾”。有一则报道说,“据最近来自江西上游旅客谈,电影界巨奸张善琨逃往屯溪时,即被军政当局拘捕,张逆之妾童月娟,因一时手头拮据,曾将其首饰……金饰,入……变卖;然熟悉……金银饰物店,人知其为张逆妻妾,均……拒绝。此时,屯溪金价每两七万,张妾穷途末路,以每两一万价贱卖,竟仍无人过问。”2与此同时,还有很多“附逆”影人也是讨伐的对象,很多在“华影”工作过的对象,在面对“附逆”讨伐的时候,是不敢露面的:“在伪‘华影’的许多导演与明星中,现在不敢见人的有梅熹,李丽华,徐欣夫,岳枫,李香兰及白光等多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语境与问题的突现
一、遭遇历史
二、归来与重建:商业片的复苏
三、从对话到改写

第二章 漂移——城市与战后写作
第一节 战争城市人
一、“附逆”与“重庆人”
二、官商共营与电影复兴
三、双城故事:朱石麟、刘琼、李丽华、舒适
第二节 战后写作
一、“忠诚”与“背叛”:《一江春水向东流》、《腐蚀》、《丽人行》
二、1946年的白杨
三、屠光启
四、好莱坞与战后本土化写作:《相思债》及其类型
第三节 分叉路与浮桥
一、归来的袁牧之
二、海上花:台湾与香港

第三章 改写——革命叙事与影像修辞学
第一节 对话:时代的罗盘
一、1949年的八大民营厂
二、1951:“整风”运动与电影界的“何去何从”
第二节 主题与改写问题
一、类型的修剪与改写:以反特片为例
二、改造:身体与思想
第三节 推手:两性关系中的革命话语权
一、男性角色与意识形态话语改写:以赵丹四部影片为例
二、表演“新”中国与两性问题
三、剥茧而出:女性与革命叙事

第四章 再造——阶级、所有制与视觉政治
第一节 公私之变
一、身份与正名
二、大历史与小历史:“上影”三人
第二节 重塑:意识形态与民族性
一、对照记:苏联电影之影响
二、民族性表达:戏曲电影里的庇护与建构
第三节 家国话语和新主流文化的建立
一、国营电影厂与区域电影文化确立
二、上海电影传统与中国电影

第五章 结语——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一、大分化之地域电影之形成:上海、香港、台湾
二、小分化之重建与“十七年”电影基调的形成——北京、长春、上海
三、结语

附录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