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西医结合思考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81150
  • 作      者:
    陈可冀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西医结合思考与实践》精选了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历次年会名医名家对于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的观点和感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目前该领域的关键点和结合点进行了评析。各位专家论理精辟、发人深省,对于从事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员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中西医结合思考与实践》由陈可冀主编。
展开
精彩书摘
  《中西医结合思考与实践》:
  井冈山——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源地
  2007年10月,我们曾两上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参加在那里召开的两个全国性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会后参观了红军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一些革命旧址,包括位于茅坪的毛泽东居住过的八角楼,攀龙书院红军留守处及医院,茨坪的红军医院——红光医院旧址,红军经销日用品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公卖处”旧址及黄洋界等革命圣地;访问了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天下第一山》一书作者毛秉华老先生。会议期间,正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纪念活动,新落成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刚刚揭幕,我们作为开馆第一天的观众,参观了规模宏伟、内容丰富生动、极具教育意义的展览;几天下来,获益良多,许多事例十分震撼人心。而对当年毛泽东在井冈山提出的“用中西两法治疗”的背景与思路,也有进一步的理解。联想到毛泽东以后着力倡导“团结中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实与红军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艰难困苦的医疗实践密切相关,一脉相承。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中西医结合的内涵与目标亦有所发展;从仅根据缺少西医西药困难的环境实际提出的“用中西两法治疗”,到根据我国国情及科学发展规律出发提出的“创立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内涵已不断丰富,目标亦逐步提高。而井冈山实际上是我国政府一贯提倡团结中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政策思想的发源地;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也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摇篮。
  井冈山斗争的年代,被界定为自1927年8月到1930年2月,前后共2年多的时间。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失败,工农革命军从湖南文家市出发,向井冈山转移,9月29日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对部队进行改编,即著名的“三湾改编”。由于战争,加上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封锁,工农革命军的处境十分恶劣,缺乏御寒被服、药品及粮食,伤病员很多,达800余名,亟需相对安定的环境及医疗。经过努力,10月3日,工农革命军在当地号称“井冈双雄”之一的袁文才同志支持下,在其领地茅坪村的攀龙书院设立了留守处与医院,部分伤病员在医院治疗,部分则分散于老百姓家中照护。攀龙书院是一个比较大的建筑物,上下三层共有数十间房屋,其中部分房间作为红军的办公室、会议室及干部、警卫住宿用,一层的部分房间作重伤病员室,二层部分房间作轻伤病员室,医生都是当地或周围村镇的中医,所用药物除了少量碘片外,主要为中草药。1928年9月,为了建设较好的医院,由红军官兵在不多的伙食尾子中,募捐集资,就地取材,自己动手,于茨坪的西北面小井村建立了一所医院,命名为红光医院(图1),医疗条件有所改善,能容纳200多名伤病员。但1929年1月29日国民党第三次围剿时,由于来不及转移,医院中130多名重伤员及医务人员宁死不屈,被敌人全部枪杀,极为惨烈,医院亦被烧毁。目前的医院是1967年在旧址上按原貌重建的。这是一座一字形的上下两层杉木结构建筑物,坐西朝东,面积920平方米,楼房前有一片广阔的广场,楼房的正门与通向二层的楼梯位于建筑物的中间,每层两侧各有8个房间,东西相对,中间有过道相隔,上下两层共有32个房间,分作轻伤员室、重伤员室、治疗室、药房(图2)等。医院的院长是曹镰同志,党总支书记是曾志同志。在医务人员中已获查实姓名的有中医谢秋月、李宝山等,草药医伍海泉、伍洪奎等,西医有邓允庭、资彬、徐鸽等(图3)。邓允庭是湖南省委派来的,原是长沙一教会医院的医生,也是红军干部,他来时还带来了三四位医生,其中也有中医。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论坛
在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有疗效优势就有魅力——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光辉使命
倡导大康复医学理念——中西医结合应该有大的贡献
井冈山——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源地
病证结合与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
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
肿瘤防治路在何方——探索中医的相关战略地位
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
探索中国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模式——修复破碎的医疗服务链
我国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建设发展现状评介
香港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香港医疗架构及中医药发展背景与进程

第二部分  医师维权、学科建设探讨与建议
临床医生面临的伦理难题
关于中医医院临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
中西医结合临床模式探讨
依法维权——医师维权的有力武器
高级中西医结合医师知识结构及培养目标
中国中西医结合发展史
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困境与建议
中西方医学的哲学与文化考量
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在西医高等院校的
初步探讨与实践
医师责任风险防范与医师维权——认识医患关系的法律误区,重构和谐医患关系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中西医结合教材建设
关于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培养的几点思考
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的探讨

第三部分  学术前沿与进展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战略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心病的理论与实践
全国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内涵和外延
清热化湿法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及应用研究
未来10年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展望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替代”与“补充”作用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及生存期差异研究
中西医结合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的体会
血管早期损伤发病机制、临床评估与
综合干预的研究进展
MicroRNA和高血压靶器官损伤
顽固性高血压治疗的新策略——抑制交感神经:挑战与机会并存
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
发作性高血压
内皮素与高血压
构建从肝脾肾论治高血压的证治体系
多巴胺受体在高血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代谢性高血压的理念与实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