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于己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14599
  • 作      者:
    张士卿[等]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于己百(内科专家卷)(第2版)》集于己百教授五十余年业医临证经验之大成,分为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及附录五部分。其中小传介绍了于教授的生平;专病论治介绍了于教授对内、妇、儿、外诸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证的诊治精萃,见解独到,论述精辟;诊余漫话介绍了于教授的学术精华、学习中医三要素及常用对药、组药举隅;年谱介绍了于教授从医以来的大事记略;附录介绍了于教授之父于有五先生传略。
  全书体例新颖、主题鲜明、资料翔实、内容丰富,适用于中医工作者特别是中医临床医师使用,也可作为有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1.外阴白斑似“痒”“疮”,血瘀血虚是关键
  中医古籍无外阴白斑、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阴痒、阴肿、阴痛的特点来看,似属“阴痒”、“阴疮”的某些类型;从其后期枯萎清冷的症状而言,有时又有“阴冷”的某些特点。
  外阴白斑,虽生于前阴皮肤黏膜,实为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在局部的表现。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及足厥阴肝经密切相关,一般认为是肝脾肾功能失调,生化乏源,精血亏损,外阴失于濡养,血虚化燥生风引起。而正虚邪侵,或湿毒内袭,或肝经郁热,湿热郁蒸,湿毒、湿热下注又使症情加重。
  于氏根据中医古籍对皮痹“风湿痹病之状,皮肤顽厚”(《诸病源候论》)、“痹在于皮则寒”(《素问·痹论》)的记载——即说明皮痹是气血闭阻、瘀血为病所致的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冰凉清冷,或是皮肤硬化为特点的病证;并结合西医对本病病理检查有增生、硬化的改变,认为外阴白斑与皮痹,无论在症状上,还是在病机上,都是非常相像的,属血瘀为病,由血瘀导致血虚,血虚组织失养,血虚化燥生风引起。因此,于氏强调在对外阴白斑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要掌握血瘀导致血虚,血虚失养,化燥生风的规律,抓住血瘀血虚这一病机关键。
  2.养血润燥祛风,勿忘活血化瘀
  外阴白斑,似皮痹而非皮痹,似疮痒而非疮痒,就是说其症状与皮痹、疮痒相像,其病机与痹病、皮痹类同。此外,皮肤、黏膜肥厚增粗,或萎缩硬化又是其基本病理改变。“痹者,闭也……壅闭经络,血气不行”(《杂病源流犀烛》)治当通络活血为主;肥厚增粗,萎缩硬化属“结”、“留”、“坚”证,治宜“散之”、“攻之”、“削之”。本病亦称外阴营养不良,又有瘙痒之症而似阴痒,又当采用补血养血、调补肝肾、祛风止痒为主的治则。
  ……
展开
目录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一、慢性胃炎
二、溃疡病
三、溃疡性结肠炎
呃逆的治疗
一、呃逆的辨证治疗
二、小半夏汤加味熏吸内服治疗顽固呃逆
三、伏龙肝煎液煎煮逍遥散治疗妊娠呃逆
苓桂术甘汤合枳术汤加味治疗胃下垂
一、定病证多属“痰饮”胃胀、胃痞;辨病因总由“中虚”气滞、水停
二、立治法贵在“补中”行气、化饮;遣方药当选“枳术”、苓桂术甘
三、典型病例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一、胆炎胆石属“胆胀”,肝郁湿热结滞成
二、“痛则不通”须散郁,行气通腑是大法
三、方选仲景“大柴胡”,随证加味用咸宜
感冒证治格律
病因病机
二、辨证施治
咳喘证治六法
一、解表宣肺法
二、清热宣肺法
三、清燥润肺法
四、补脾化痰法
五、滋肾益肺法
六、温肾纳气法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哮喘、鼻炎
一、证属寒哮、风哮、鼻鼽,病因外寒引动“夙根”
二、治宜祛风、解表、化痰,方选“小青龙汤”加味
临证治疗高血压,镇肝息风效堪夸
一、基本处方
二、常见加减
三、典型病例
胸痹心痛的治疗
一、阴虚阳亢、夹瘀夹痰,“蒌薤夏”合镇肝息风
二、阳虚痰盛、心脉痹阻,“枳实薤白桂枝”加味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病窦综合征案
肾炎的治疗
……

诊余漫话
年谱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