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2541134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三个作者一台戏,弦歌十载,厚积薄发,以小说的方式描绘出扣人心弦的精益敏捷到DevOps发展脉络。
  《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涉及市场、产品经理、开发、测试和运维等角色,描述了各个角色如何理解、应对和驾驭乌卡时代的不确定性,是一本融合理论、实践以及情感的趣味读物,可以帮助读者洞察到互联网企业和技术公司是如何在管理、流程和文化上进行迭代和创新的。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立杰,资深敏捷创新专家,华为云MVP,中国DevOps社区核心组织者,PMI-ACP认证讲师,规模化敏捷认证咨询师(SPC4),多年产品研发管理与敏捷实施经验,专注于敏捷组织转型、研发效能提升、创新落地指导。曾任京东首席敏捷创新教练、IBM客户技术专家、百度高级敏捷教练、北大光华,新华都商学院MBA特邀讲师。
  
  许舟平,微服务与云计算技术专家,推崇知行合一的敏捷开发和DevOps实践。曾作为IBM敏捷专家为华为研发管理转型提供服务,专注于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互联网技术创新落地。目前在工业富联担任技术副总裁,负责富士康云(FiiCloud)的技术架构和研发管理,致力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与实践。
  
  姚冬,资深DevOps与精益,敏捷专家,软件工程专家;中国DevOps社区核心组织者,中国DevOpsDays大会核心组织者。曾任IBMDevOps产品线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现任华为云软件开发云首席技术布道师。公众号AgileRunner,专注精益,敏捷/DevOps技术分享。

展开
内容介绍

  《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以轻小说的形式,借助于逼真的场景演绎了一名软件工程师从敏捷走向无敌DevOps的技艺精进历程。软件工程师阿捷从发现敏捷、学习敏捷、应用敏捷进而扩展到DevOps领域的仗剑走天涯之旅,一路上或自学成才,或拜师学艺,最后习得吸星大法,兼容并蓄,深度掌握了敏捷与DevOps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不仅构建出自己的关键知识体系,最后还和赵敏双剑合壁,走上共同精进之路。
  《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涉及市场、产品经理、开发、测试和运维等角色,描述了各个角色如何理解、应对和驾驭乌卡时代的不确定性,是一本融合理论、实践以及情感的趣味读物,可以帮助读者洞察到互联网企业和技术公司是如何在管理、流程和文化上进行迭代和创新的。

展开
精彩书摘

  《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套装共2册)》:
  “向左,还是向右?”挂在岩壁上的阿捷用手摸了摸腰后的家伙盘算着,“只剩下最后两个岩楔和一个快挂了,还差 30 米才能到顶,应该选哪边呢?左边的岩壁虽然看起来更陡一些,但抓点可能会更多一些。右边的岩壁貌似坡度一般,可是……”
  “铃铃铃……”,一阵手机铃声打断了阿捷的思考。
  阿捷在腿上蹭了蹭沾满镁粉的手,从腰间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手机。
  “不能再掉下去了,上回就是在攀岩的时候被一个垃圾电话骚扰而摔坏了自己心爱的黑莓手机。”阿捷边想着边按下接听键,刚说了一句“你好”,一个悦耳的女声就已经在耳边响起:“请问是徐捷先生吗?”
  “嗯,你好。哪位?”
  “您好,这里是 Agile 有限公司中国研发中心,请问您方便在 6 月 18 日上午来我们这里拿下 offer 吗?……嗯,好的。那咱们 6 月 18 日见。”
  10 分钟后,阿捷兴奋地站在广西阳朔月亮山的岩壁顶端,望着远处被夕阳映红的青山秀水,大喊:“Agile,我来啦!!”
  作为世界通信行业顶尖的公司,Agile Corp.(NASDAQ:AGIL)在全球80 多个国家拥有分公司,从Agile 中国1996 年成立起,Agile 中国研发中心就多次被中国的媒体评为外企最佳雇主,成为Agile 的员工也是很多软件开发者的梦想,阿捷没想到刚来到阳朔放松一下,居然就接到了Agile 公司的offer(录用意向书)。
  2005 年8 月18 日,这是一个值得阿捷记住的日子,因为阿捷终于加入了梦想中的Agile 中国研发中心。
  第一次在Agile 大厦里面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座位,结果尴尬地被人领回去;第一次用上边哗啦啦响着边磨咖啡豆的咖啡机;第一次可以自己在系统里定制想要的键盘、鼠标甚至印有自己名字的杯子;第一次在自己工作台上的小白板列出自己每天要做的重要事情;第一次跟走错屋的老外Rob 打招呼,聊天;第一次参加Charles 主持的月度部门会议,拘谨地做自我介绍;第一次加入Agile 的业余篮球队,认识许多其他部门的人。Agile 的一切都是那样新鲜,那样令人兴奋。
  阿捷发现,此时自己才开始理解Agile 公司的文化与历史变迁。正如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所说的那样:“小公司的文化挂在墙上,大公司的文化自在心中。”Agile 能够从一个只有两人的车库公司,发展成为在全球拥有几万员工的大公司,并成为业界的领头羊,依靠的正是这种深深植根于每个员工心中的文化。
  阿捷被深深地打动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家伟大的公司、一个天才汇聚的地方、一片任由自己翱翔的天空,所有这些不正是自己多年来的渴望与追求?在Agile 这样一个注重人才、注重员工发展的公司,自己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光明,机会更多。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一样,能够遇到自己的知心爱人是非常难得的,一旦找到,就一定要牢牢抓住,不要轻易放弃。
  转眼间阿捷已经入职5 个月了。在这5 个月里,阿捷的业务项目上手很快,毕竟TDSCDMA(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以后简称TD)的东西对阿捷来说轻车熟路,早在2003 年的时候,阿捷就曾经作为项目经理带着一帮兄弟做过基于TD 的运营系统软件开发,这也是为什么袁朗他们在面试完阿捷,填写面试反馈时,在“相关技能”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都给了阿捷满分的主要原因。对于这段经历,阿捷在面试时留了一手,并没有说自己是项目经理,而只是说自己作为架构师如何与同事们一起协同开发。阿捷留了个心眼儿,毕竟Agile 公司是赫赫有名的大牌外企,中国研发中心高手如云,而阿捷应聘的职位也仅仅是一个高级软件工程师,阿捷担心自己项目经理的经历会被人认为不能踏实本分地做好技术工作。
  在Agile 中国研发中心里面,除了阿捷所在的TD 项目开发组,还包括了负责传输业务的中间件开发组和负责底层协议的开发组,袁朗是TD 的项目经理,中间件组的项目经理叫周晓晓。周晓晓长着一张苦瓜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基本上让人看了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阿捷只在入职的时候被袁朗领着和他打过一次照面。通信协议团队的项目经理是个典型的美国佬,高高大大白白净净,自己座位前的个人小白板上不是记着米斯特比萨和赛百味的送餐电话,就是写着“I’m on holiday from XX to YY. Limited access to my email box. please call my mobile phone to reach.(我自XX 到YY 休假,有限查看邮件,请打电话给我)”。阿捷每当看着Rob 背着旅行包匆匆外出时,心里就想着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三个项目经理都汇报给Agile 中国研发中心的电信系统解决方案事业部老大Charles 李。说起这个他,同组的大民告诉阿捷,查尔斯在进入Agile 中国研发中心之前,曾经在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大公司供职多年,大家对他的评价早就达成共识,就是三个字“稳,准,狠”。Agile 中国研发中心的高层将查尔斯挖至旗下组建了现在的电信系统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带起来三个能打硬仗的团队,直接支持Agile 中国的销售团队对中国市场进行深度挖掘。阿捷现在所在的TD 团队就是查尔斯所期望的“尖刀连”,希望能够帮助Agile 公司在中国的电信市场上生生地切下一块蛋糕。
  不过,在阿捷看来,不仅仅是袁朗这个团队,周晓晓和Rob 的团队也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周晓晓是Charles 早期建团队时从其他部门转过来的那批老员工之一,凭借在Agile 的老资历,总算在阿捷进入Agile 半年前提升到项目经理。听周晓晓团队的同事们私下里说,周晓晓最怕别人说他“没能力”“凭资历”之类的话。在平时的项目管理中,周晓晓经常因为不敢做决定而让大家进行漫无目的的讨论。而且,在其所负责的项目中,经常提出一些非常不切实际的项目时间估算,这个时间估算通常非常离谱的。据说最离谱的一次是原本只需要4 人月的工作,他愣是估出了9 人月,自己还振振有词。所以周晓晓团队的同事们都并不十分认可周晓晓的管理方式,而周晓晓原来所熟悉的CMMI 那一套在现在的团队中又不适用,弄得他现在很没头脑。
  说到那个Rob 就更神奇了。据知情人士讲,Rob 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大男孩,年轻的时候玩滑板听摇滚开着轰轰响的福特野马在中学门口泡美眉,总而言之除了念书外什么都喜欢,高中毕业后就在美国加州一家零售店里做店员,折腾了几年之后刚好赶上IT 热,在家苦读了一个夏天的计算机书籍就成为Agile 公司程序员了。之后经历磨难,
  从辉煌走向泡沫,从泡沫走向辉煌,终于在差不多40 岁的时候成为经理,而升任经理的条件之一,是他必须到中国用三四年的时间带起一个团队,把他在美国实施的那些通信协议相关的项目迁移到中国来。这刚好也满足了他儿时想到中国这个神秘东方国度看看的愿望,反正他只要按时给前妻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就好。说到技术,Rob 还真有两把刷子,别看他没怎么正经上过学,凭借在Agile 十余年的积累,不仅在通信协议上的造诣不浅,而且已经成为Agile 为数不多的六西格玛黑带。
  阿捷发现Agile 公司虽然推行了六西格玛,但收效甚微。首先,整个部门一直在收支平衡的困境中挣扎,曾经有两个季度收支平衡后,整个部门还专门拿钱出来庆祝了一番。真的令人费解,一个上千人的部门,不挣钱好像是很正常的事情,反而一旦挣了钱,不管多少,肯定是完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其次,部门一直在呼吁不要对客户“过度承诺”,还指定了专人负责,但“过度承诺”还是层出不穷,一直无法解决。第三,无论是涉及多个产品的大版本,还是针对某个客户的小的改进,虽然中间设定有多个检查点,但检查点常常不能按期通过,从而导致最终发布期限一推再推,几乎没有一个项目是不延误的。第四,跨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问题很大,相互间的需求一直变来变去,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来管理和控制这种变化,经常导致几个产品在最后的集成阶段因为接口不一致而出现问题,甚至有些产品需要推翻重来。第五,阿捷所在的是Agile 公司内最复杂的一个部门,因为历史悠久,研发地点分布在全球7 个国家10 个办公地点,不仅仅有文化、时差的问题,更有研发流程不统一和需求管理混乱的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Agile 中国研发中心电信系统解决方案事业部在软件开发管理上的现状。
  其实不光阿捷这样的新人看出了这些症结,像大民、阿朱这些Agile 的老员工也都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而且这两年电信的日子不好过,各大公司兼并的兼并,裁员的裁员,Agile 的市场地位也不再那么牢固了。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在技术上紧紧追赶,国内的厂商在客户关系和产品价格上已经屡次让Agile 中国吃了苦头。如果说当年的Agile公司独霸天下,那现在的Agile 公司已经日薄西山,而Agile 中国研发中心更像是“最后的武士”,在努力维护着Agile 中国的产品开发和质量的尊严。
  ……

展开
目录

 敏捷无敌:Agile 1001+
第01章 末日帝国,Agile 公司的困境
第02章 重任在肩,如何打破人月神话
第03章 橄榄球与敏捷软件开发
第04章 兵不厌诈:我们的第一次冲刺
第05章 冲刺计划最为关键
第06章 每日立会,不仅仅是站立
第07章 敏捷回顾,只为更好地冲刺
第08章 燃尽图,进度与风险的指示器
第09章 团队工作协议,高效协同的秘诀
第10章 持续集成,降低集成的痛苦
第11章 结对编程,你开车,我导航
第12章 背水一战,客户为先
第13章 计划扑克、相对估算与发布规划
第14章 精益软件开发的精髓
第15章 拥抱变化,但不是随意变化
第16章 提升团队生产力的公式
第17章 有策略的测试自动化才会更高效
第18章 DoD,真正把事做完
第19章 跨团队协作的SOS 模式
第20章 分布式开发的喜与忧
第21章 大地震
第22章 敏捷与反脆弱
第23章 餐馆排队与多项目管理
第24章 工作可视化
第25章 WIP 与看板

 DevOps 征途:星辰大海
第26章 打通任脉的影响地图
第27章 打通督脉的用户故事地图
第28章 MVP 与精益创业
第29章 规模化敏捷必须SAFe
第30章 敏捷发布火车
第31章 代码赌场
第32章 黑客马拉松
第33章 设计冲刺与闪电计划
第34章 DevOps 文化:信任、尊重与担当
第35章 跨越敏捷与DevOps 的鸿沟
第36章 灰度发布与AB 测试
第37章 持续交付流水线与运维可靠性
第38章 熵减定律、演进式架构与技术债
第39章 朴素的DevOps 价值观
第40章 华丽的DevOps 原则
第41章 超越DevOps,更要DevSecOps
第42章 化茧成蝶,打造极致用户体验
第43章 极限制造
第44章 无敌的戴乌奥普斯
参考文献
主要人物介绍
大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