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最珍贵的将是人力资源,互联网时代,灵活用工将成为未来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双方的一个重要的变化趋势,信息技术及大数据分析的广泛使用,为共享员工的推广提供了技术基础。
本书从“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干部领导艺术”“激励机制建设”“约束机制建设”“人才供应链”“共享员工——未来新趋势”入手,结合知名企业实际案例与作者在过去20年(2000—2020年)作为一线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经历,解答了一系列与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变化有关的问题。以期能为企业家、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顾问带去一定程度的启示。
第一节 时代带给企业的挑战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仅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从20 世纪末门户网站出现开始,到今天互联网无处不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高速发展,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对企业影响同样深远。互联网与购物相结合,催生了电子商务;互联网+ 传媒,出现大量的门户网站、自媒体与个人IP 等;互联网+ 运输服务,出现曹操专车、花小猪等企业,革新了传统的交通服务模式;互联网+ 医疗服务,出现了丁香医生等服务,对传统医疗带来冲击;互联网+ 金融行业,出现了支付宝、微信零钱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 社交,出现了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服务平台。
一、高科技企业
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剧烈变化,高科技企业也必须积极寻求转型发展。
2000 年,全球较大的15 家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总和是170 亿美元,而按照2017 年5 月的数据,全球排名前15 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则是2.4 万亿美元,17 年间全球前15 大互联网上市企业的市值提升140 多倍。在2017 年全球前15 家互联网企业中,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榜上有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的IT 企业与现代的互联网企业必将有所冲突,最终,传统的IT 企业要么在对抗中消亡,要么在融合过程中发展成适合现代需要的新型高科技企业。
未来,高科技企业必将面临前有在互联网领域成名已久的龙头企业的拦截,后有众多互联网时代的后起之秀追逼的严峻形势。总体而言,在互联网时代,高科技企业将在商业模式、人才供应链、内部管理三个层面面临巨大挑战。
1.商业模式
高科技企业通常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国家依旧需要对高科技企业进行认定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便是证据。过去高科技企业的行业经验、技术专业性、行业准入规则等,均可以成为高科技企业用来抵御竞争者的第一道防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高科技企业的第一道防线逐渐失去效用,高科技企业甚至不太清楚未来的竞争对手来自何方,在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模式面前,传统高科技企业并不是如传说中的那般强大。
最近几年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过去高科技企业收费的产品,新兴起的企业已经开启免费模式。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也是高科技企业更新商业模式的核心出发点。很多高科技企业,尤其是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通过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和掌握的海量用户(粉丝),直接倒逼整个产业链条进行价值重塑和服务变革。
第一章 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
开章案例 富士康:智能生产机器人的应用
第一节 时代带给企业的挑战
一、高科技企业
二、传统企业
三、现代服务业企业
第二节 企业的变革
一、所有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
二、企业的“互联网+”与“+ 互联网”
三、企业变革的必要性
四、企业变革的类型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变革
一、优化组织架构
二、优化人才服务
三、倡导正能量文化
第四节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变革
一、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组织
三、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第五节 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变革
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二、人才供应链
三、激励平台
四、干部管理与领导力开发
章末案例 海尔集团:共同体的链群生态
第二章 干部领导艺术
开章案例 格力电器:领导者要狠一点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
一、领导层的责任
二、高层干部的责任
三、中基层干部的责任
四、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
第二节 组织能力的核心体现
一、组织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与人力资源
三、提升组织能力
第三节 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干部的领导力
一、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干部履责层次
二、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干部的管理技巧
第四节 打造干部领导力
一、干部自我修炼
二、干部外部影响力打造
第五节 领导艺术
一、领导艺术的最终结果
二、领导行为是一门艺术
章末案例 华为:三权分立的干部管理
第三章 激励机制建设
开章案例 腾讯:用激励影响员工
第一节 激励的内核
一、保障性
二、个人发展层面
三、荣誉和社会成就层面
四、工作氛围与精神愉悦层面
第二节 主观能动性与绩效表现
一、主观能动性
二、绩效表现
三、主观能动性与绩效表现间的关系
第三节 变革激励
一、吸引外部人才
二、激发员工人尽其才
三、保留现有优秀人才
四、创造良性竞争环境
第四节 激励机制的打造
一、打造激励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激励机制组成部分
三、激励机制的不同标的
四、中长期激励机制
章末案例 京东:无法拒绝的激励
第四章 约束机制建设
开章案例 海底捞:高绩效下的高激励
第一节 约束机制的必要性
一、激励约束的前提条件
二、激励约束的必要性
三、激励约束机制的方式和评价
四、激励约束机制的运作过程
第二节 约束机制的有效性
一、绩效管理的理念
二、绩效管理的目的
三、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
四、绩效管理体系的组织
五、绩效管理体系的要素
第三节 建立绩效管理约束机制
一、绩效计划
二、目标调整
三、辅导与反馈
四、绩效评价
五、绩效申诉
六、绩效结果应用
七、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关键
第四节 不要为量化而量化
一、并非任何工作都可以量化
二、不能量化目标的处理方式
三、如何判断非量化绩效目标
章末案例 中国平安:绩效管理深入人心
第五章 人才供应链
开章案例 碧桂园:“成人达企”
第一节 组织能力左右变革成败
一、大企业的功败垂成
二、小企业的短命夭折
三、组织能力建设决定企业存亡
第二节 组织能力具象化
一、资源
二、机制与结构
三、企业家精神与价值观
第三节 人才供应是关键
一、人才“规划”阶段
二、人才“采购”阶段
三、人才“制造”阶段
四、人才“供应”阶段
五、人才“品控”阶段
第四节 人才供应链的打造
一、人才供应链的必要性
二、建立动态的人才标准
三、人才的选拔
四、人才供应链管理强调差异
章末案例 小米集团:打赢人才战
第六章 共享员工——未来新趋势
开章案例 横店集团:共享员工促复工复产
第一节 人力资源部是否还需要
一、人力资源管理遇到的挑战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定位
四、人力资源部的价值呈现
五、人力资源部是否必要
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影响
一、对雇主品牌宣传和传播的影响
二、对人力资源专业工作的影响
第三节 大数据的影响
一、大数据的主要应用
二、其他领域大数据的应用
第四节 共享员工
一、溯源
二、发展和形式
三、展望
章末案例 云南某企业:人力资源部该不该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