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恩格斯
0.00     定价 ¥ 3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363134
  • 作      者:
    刘娜娜,王静,张秋婷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为“杰出人物的青少年时代”文库之一,作品选取了恩格斯从出生至其成名这几十年中的重要时间节点,以此展现其成长——成才——成功的历程,表现其思想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过程,也为读者勾画出伟大思想家的成长脚印,是一部非常好的青少年励志成才读本。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新 主编
刘娜娜 王静 张秋婷 著

张新 中共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党委委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京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发表有《恩格斯传》《读懂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历史与现实的探索》等六部个人专著,主编或合著学术著作或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上、现实中各类杰出人物的青春故事,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有益的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盛赞“自古英雄出少年”,并列举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领袖,牛顿、莱布尼茨、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以及杨靖宇、雷锋、刘胡兰、嫦娥团队、神舟团队等一大批青年英杰的事例。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广大青少年树立青春标杆、明晰成长方向、激发成才动力,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组织出版了“杰出人物的青少年时代”文库,其中包含了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艺家、企业家等若干系列。
本书即为“杰出人物的青少年时代”文库之一,作品选取了恩格斯从出生至其成名这几十年中的重要时间节点,以此展现其成长——成才——成功的历程,表现其思想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过程,也为读者勾画出伟大思想家的成长脚印,是一部非常好的青少年励志成才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除了这些相伴终身的兴趣爱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开始尝试写作,从最初的文学创作到后来的政论文章。恩格斯的写作训练是从诗歌开始的。虽然当时的德国正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夜最黑暗的时期,但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仍十分活跃。恩格斯非常喜欢不莱梅的一大原因,就是在这里可以轻易买到许多传播这些新潮思想的书籍与刊物。除了歌德之外,恩格斯还格外喜欢诗人海涅、作家白尔尼等人的作品,他十分佩服白尔尼,将其称为“为自由和权利而斗争的伟大战士”。受到这些通过文学作品来传播民主主义的作家、诗人们的鼓舞,恩格斯也一度立志成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奋斗目标就是写出广受欢迎的诗歌作品。这时的写作不再是信马由缰的自由发挥,而是以出版传播为目的进行的专业创作尝试。为了实现自己当时的小目标,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辛勤伏案创作,为了构思一句诗文而一连苦思冥想几小时,茶饭不思,废寝忘食,也不觉得枯燥或辛苦,充满了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与冲劲儿。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家庭与童年时代
显赫的恩格斯家族
伟大的母亲
了不起的外祖父

第二章 从中学生到学徒
在巴门市立学校这所“精神监狱”里
一个好学上进的中学生
一言道不尽的学徒生活
文采和语言天赋齐飞

第三章 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初识“青年德意志”运动
那封来自伍珀塔尔的信
与宗教信仰的决裂宣言

第四章 炮兵士兵炮轰哲学泰斗
入伍前的苦闷与疗伤之旅
炮兵下士报到
中学旁听生和“博士俱乐部”
三发射向谢林的重磅炮弹

第五章 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在曼彻斯特按下思想的快进键
读无字之书:走向英国生活的深处
读有字之书:想得多也要读得多

第六章 崭新的起点
勤奋是才华的磨刀石:丰硕的理论成果
一开始就结束的《德法年鉴》
一战成名的“天才大纲”
详尽的英国状况:思想的新起航

第七章 与爱尔兰女工的爱情
富家公子与贫民窟女工的相遇
她为什么吸引了恩格斯?
恩格斯教会我们的爱情

第八章 与马克思一道创立唯物史观
误会重重的初次见面
相见恨晚的第二次会面
伟大友谊的首秀:《神圣家族》
在家乡的战斗
加油,无产阶级!
两条路的汇合:唯物史观的诞生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建党,是必须要做的
吵架,要动真格的
宣言书一出,谁与争锋

第十章 经受1848年大革命的洗礼
重回布鲁塞尔
再回巴黎
同回德国
被迫逃亡,检验友谊的时刻
在革命的炮火中,前进,前进!

第十一章 曼彻斯特的双重生活
主动去当“埃及的幽囚”
曼彻斯特的编外“总参谋部”
双重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十二章 与马克思的伟大友谊
一千多封信件的情谊
一个负责经济理论,一个负责经济实践
当时不为人所知的代笔故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