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典电影如何讲故事(创意写作书系)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291192
  • 作      者:
    许道军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编剧大师、工坊团队出品的好故事是怎样的?里面蕴藏着哪些秘而不宣的设计原理与技巧?
向经典电影学习好的故事设计,找到讲故事的“秘密武器”
作者简介
许道军,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秘书长,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作协会员,《中国创意写作研究》执行主编。出版专著、译著(含合著)有《故事工坊》《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创意写作十五堂课》《作为学术科目的创意写作研究》等5部,执行主编教材《创意写作教程》《大学创意写作》等3部。诗歌、随笔等在近百家报纸杂志发表、转载。近年来致力于创意写作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研究及编剧创作。
内容介绍
好电影都讲了一个好故事,那些遭遇“滑铁卢”、不受市场待见的“烂片”,很大程度上是故事设计存在缺陷。相较于其他文体,电影里讲的故事要接受市场更残酷的检验,它不仅关乎投资方的“身家性命”,也直接影响了观众越来越挑剔的口碑。跟着经典电影学****,就是在学习最好的故事设计。
本书从事件、人物、戏剧性、结构、世界观、冲突、悬念、视角、节奏、变化等十个专题进行阐述,深入剖析《教父》《肖申克的救赎》《罗生门》《指环王》《楚门的世界》《放牛班的春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摔跤吧,爸爸》《寻梦环游记》等数十部经典电影的故事设计。其中有概念阐释、原理分析、技巧归纳,也有结合专题内容的个案深度分析,能给未来的编剧、小说家、网文写作者以及文学爱好者提供灵感启发、经验借鉴,对于影评人、电影爱好者也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他们提高鉴赏水平,增进观影体验。
精彩书摘
前言

电影是继口头、 纸媒之后的又一种讲故事方式。 讲故事仍旧是电影的核心动作, 一般来说, 故事讲完了, 电影也就结束了。 有的电影不在意情节是否完整、 曲折, 而是着意挖掘故事背后的东西, 比如人性的复杂、 时代精神的变化、 地方性等, 或者在故事的 “讲” 上炫技, 通过奇观化、 陌生化处理, 表达导演/编剧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我们一般把它们称作 “文艺片”。 但无论如何, 故事总是要有的。 有些人经常被那些 “小情节电影” “反情节电影” 迷惑, 认为电影可以不讲故事。 实际上, 这是对故事不太了解或者不善于根据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将情节还原成故事的缘故。 不要因为导演将故事稍微情节化就不认识它们了, 让观众尤其是批评家一惊一乍, 正是电影想要的效果。
电影故事插上了技术和艺术的翅膀后, 无疑更具有魅力。 但电影制作技术不是故事的仆人、 故事的传声机, 而是反过来对故事提要求。 相对于其他讲故事类文体, 电影对故事的要求更高。 它不能够讲所有的故事, 只讲电影这一艺术手段能够表达的故事; 它也不愿意讲所有的故事, 只讲值得投资商花巨资投拍和值得观众花钱购买、 花时间观看的故事。 一个故事被电影讲述了, 至少说明它配得上成百上千人为之付出的努力, 配得上百万千万真金白银的投入。 一个小说的故事写砸了, 发表或出版后, 只涉及有限的几个人的金钱和名誉; 一个电影的故事设计有瑕疵, 方方面面都会受牵连。 不是所有的电影故事都比小说故事更精致完美, 也不是所有值得投拍的故事都被改编成了电影, 但电影故事的设计和编剧一定得认真对待, 让故事经得起成千上万人的检验。 这些人除了最专业的导演、 编剧团队、 影评专家, 还有观众这个 “终极评委”, 绝大多数时候, 观众说了算。
学习故事设计, 途径千千万, 但跟着电影尤其是经典电影学习,无疑要 “安全” 得多。 从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取法乎上, 何乐不为? 人类犯过无数错误, 咱们没有必要再去犯一次, 不是所有的教训都值得拥有。
跟着电影学习故事设计, 不是选题的取巧, 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一个人若只看电影, 不看任何纸面读物 (当然是不可能的) , 自然只能从电影这个领域辨别故事的优劣, 看得越多, 口味越 “刁”,一般的电影故事很难入其法眼 (我曾在某个讲座中, 为讲述故事节奏, 引电影 《十面埋伏》 为例, 结果当场遭到几个听众质疑, 认为我的 “口味” 太重、 “品位” 太低) 。 但如果是一位跨越多个媒介与文体的文学爱好者, 视野就会开阔得多。 也就是说, 写小说的一样可以学习电影, 而学习电影的故事设计, 不一定要去做编剧。 如果自己的故事设计达到编剧水平, 转而去写小说、 散文、 游记, 岂不是降维打击? 当然, 我只是从 “故事设计” 这个角度来说的。 故事讲得好, 小说未必一定能写好, 这个道理不难懂, 田间地头、 绿皮火车上那么多讲故事的人, 没有几个能成为小说家, 而 《故事会》 《今古传奇》 的作者个个都是讲故事高手。
故事设计和讲故事是两个动作。 故事设计好了, 还有一个讲述的过程, 当然这两个动作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 我们看到的故事基本都是情节, 是被有意组合之后的结果。 根据情节的不同状况, 罗伯特麦基将电影分为 “大情节电影”、 “小情节电影” 和 “反情节电影” 三种, 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只探讨 “故事设计” 领域。 也就是说, 无论是 “大情节电影”、 “小情节电影” 还是 “反情节电影”, 我们谈的都是 “故事设计”, 不是情节, 更准确地说, 我们是在行动、 事件层面, 根据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来讲故事。 有很多朋友不屑于这个 “低级工作”, 但恕我直言, 绝大多数作品的失败恰恰在于故事设计出了问题。 而如果有了一个好故事, 何愁做不成小说、 电影? 当然, 我们不是刻意把 “故事” 与 “小说” 和 “电影” 等对立起来, 只是强调“故事” 在创作中的基础地位, 强调 “故事设计” 的重要性。本书共十章, 分别从事件、 人物、 戏剧性、 结构、 世界观、 冲突、 悬念、 视角、 节奏、 变化十个专题, 结合经典电影展开分析。 这十个专题都是故事的要素, 也是故事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当然, 问题远不止这十个) 。 每章分两节: 第一节试图结合经典电影案例, 探讨概念、 类型、 特点和作用, 从原理上探讨它们为何 “非如此不可”,即为何众多故事不约而同地遵守某些规则; 第二节是个案深度分析,结合专题内容, 详细剖析两到四部电影, 考察其应用, 体会其奥妙。
在每章末尾还总结归纳了一些常规而实用的技巧。 本书所选的案例,未必一定是获得奥斯卡或这样那样奖项的电影; 有些案例, 可能口碑还不怎么好, 各种打分或许很低, 但它们在某些地方都有过人之处。
作为作家, 本书作者默默无闻, 但这未必是一种缺憾; 作为高校创意写作教师, 从事学术研究、 写作教学和专业阅读/观看文学影视作品, 反而能够从初学者或者一般作家的角度靠近对象, 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创作的艰辛, 收获心得。 一流的作家兼一流的研究者、 教师、导读,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凤毛麟角、 万里挑一, 但是三流的作家兼一流的研究者、 教师, 从世界创意写作发展史上看倒是不少。 就像乔丹是篮球之神, 但是作为教练就很弱, 远不及他的小弟科尔。 比方说假如有菜鸟问如何进球, 乔丹很可能会说: “很简单啊, 像我这样:三分线起跳, 空中过掉五个人, 篮下反向拉杆, 然后扣进去……” 但科尔就不会这么说, 他知道, 乔丹只有一个。 希望这本书也能像科尔带队一样, 让普通人从中获益。
本书不是编剧教材, 不教如何 “写大纲” “拉片子”, 而是从创作的角度分析经典电影的故事设计, 了解故事设计的一般原理, 学习更多的故事设计技巧, 进而提高故事设计能力。

许道军 2020年1月11 日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故事事件
第一节 故事事件的实质、 类型和功能
第二节 “神奇的重复”: 像生活一样 “随意” 或 “复杂”—— 《龙猫》 《罗生门》 《低俗小说》故事事件设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故事人物
第一节 故事人物的类型、 关系及功能
第二节 “一号位” 主人公之争及简单人物故事的结构关系—— 《菊次郎的夏天》 《人在囧途》 《八恶人》 《十二怒汉》 故事人物设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故事戏剧性
第一节 故事戏剧性的实质、 形成与作用
第二节 “成为自己” 的三种方式及其 “趣味”—— 《当幸福来敲门》 《天下无贼》 《阿甘正传》 故事戏剧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故事结构
第一节 故事的基本结构、 变体、 要求及其要素的基本联系
第二节 结构的 “极简主义” 与 “繁复主义”—— 《十二怒汉》 《云图》 《罗生门》故事结构设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故事世界观
第一节 故事世界观的实质、 内容及作用
第二节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九层妖塔》 《盗梦空间》 故事世界观设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故事冲突
第一节 故事冲突的实质、类型与功能
第二节 “对抗” 及其 “和解”—— 《三块广告牌》 《楚门的世界》 《战马》故事冲突设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故事悬念
第一节 故事悬念的实质、 类型与作用
第二节 “请观众猜谜”—— 《摔跤吧, 爸爸》 《控方证人》 《灵异第六感》 故事悬念设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故事视角
第一节 讲故事的人、 视角及其实质与类型
第二节 “适得其所”—— 《人再囧途之泰囧》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怦然心动》 故事视角设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故事节奏
第一节 故事节奏的内容、 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 “越努力, 越糟糕”: 主人公的命运 “套路”—— 《十面埋伏》 《放牛班的春天》故事节奏设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故事变化
第一节 故事变化的实质、 任务与形式
第二节 “故事怎么才算讲完?”—— 《疯狂原始人》 《寻梦环游记》 《莫娣》 《血战钢锯岭》 故事变化设计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