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岁寒三友/典藏汪曾祺
0.00     定价 ¥ 6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4229769
  • 作      者:
    汪曾祺
  • 出 版 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汪曾祺的小说名篇,平平淡淡而又意味深远,描绘出超越时代的悲剧,却又带给人们温暖的人情美的心灵慰藉!

★汪曾祺的作品被众多文学名家所喜爱,如沈从文、贾平凹、莫言、冯唐、苏童、张兆和、黄永玉、王安忆、铁凝、毕飞宇、苏童、曹文轩等。

★经由编委会与汪曾祺家人、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研究专家共同商定“典藏汪曾祺”系列丛书的书名和选目,收录了汪曾祺各时期经典的代表性小说作品!

★全书以初版本或初刊本为底本,参校各种文集及作者部分手稿、手校本,最终经由汪朝校正和审定,汪朗亲笔做序。

★入选汪曾祺纪念馆推荐的典藏书系。

★布面精装,典雅精致,并附赠汪曾祺绘画作品藏书票。


展开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1939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师从沈从文先生,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他在小说、散文、戏剧、文论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先后出版小说集、散文集、文论集、戏剧集约300册,并有著作集被翻译为英文版、法文版、韩文版等。《汪曾祺全集》8卷本(北师大出版社)1993年出版;《汪曾祺全集》12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岁寒三友》精选了汪曾祺先生最代表性的经典小说作品结集成册,囊括了汪曾祺先生最广为人知的小说代表作品——《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并附上汪朗写的关于汪曾祺的文章《60岁写了个小和尚谈恋爱》。

汪曾祺的小说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充溢着“中国味儿”,洋溢着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风朴实自然,让读者重新发现了民族心灵、性灵以及传统美德。


展开
精彩书评

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沈从文

像曾祺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没有了。他的语言炉火纯青,已臻化境。

——张兆和

他是我认为全中国文章写得□好的,一直到今天都这样认为。

——黄永玉

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贾平凹

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                     

——铁凝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冯唐

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刚好。

——梁文道

汪先生是短篇小说大师,遍视当时文坛,能具汪先生那般散淡心态者,确也寥寥无几。     

——莫言

汪先生让我学习民间的北方语言,因为民间生活□是生动活泼。         

——王安忆

读大陆的作品,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

——金庸

(汪曾祺) 呈现出大家的风范,其风格似九曲流水,空谷清音,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块闪亮的瑰宝。

——苏童

每次到北京作协开会,内中有一双眼睛□聪明,那便是汪曾祺。

——顾城

好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腔调。汪曾褀的腔调就是业已灭绝的文人气,就是业已灭绝的士大夫气,这种气息在当今的中国极为稀有。汪曾褀的背后站立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陶渊明。

——毕飞宇

汪曾祺的白话句子,成精了,随手便是。

——阿城

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史航

我特别推崇汪先生的胸中之气,不会因为雕琢而伤了文气。

——双雪涛

汪先生的好,是如今大多数中国作家身上没有的好。他那种夫子气,文士气,率性而真切,冲淡而平和,有大学而平易,阅人阅世深厚而待人待物随意。

——何立伟

这么多年,从他生前的为人处世和文学作品中,我感受□深的其实就是两个字:从容。

——赵本夫

汪曾祺的作品自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并未达到振聋发聩、令人心情激荡的程度,但却会使人在心灵深处持久地颤动。       

——曹文轩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使读者也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中国作家网


展开
精彩书摘

  《岁寒三友/典藏汪曾祺》:
  巧云的妈跑了,黄海蛟倒没有怎么伤心难过。这种事情在大淖这个地方也值不得大惊小怪。养熟的鸟还有飞走的时候呢,何况是一个人!只是她留下的这块肉,黄海蛟实在是疼得不行。他不愿巧云在后娘的眼皮底下委委屈屈地生活,因此发心不再续娶。他就又当爹又当妈,和女儿巧云在一起过了十几年。他不愿巧云去挑扁担,巧云从十四岁就学会结鱼网和打芦席。
  巧云十五岁,长成了一朵花。身材、脸盘都像妈。瓜子脸,一边有个很深的酒窝。眉毛黑如鸦翅,长人鬓角。眼角有点吊,是一双凤眼。睫毛很长,因此显得眼睛经常是眯唏着;忽然回头,睁得大大的,带点吃惊而专注的神情,好像听到远处有人叫她似的。她在门外的两棵树权之间结网,在淖边平地上织席,就有一些少年人装着有事的样子来来去去。她上街买东西,甭管是买肉、买菜,打油、打酒,撕布、量头绳,买梳头油、雪花膏,买石碱、浆块,同样的钱,她买回来,分量都比别人多,东西都比别人的好。这个奥秘早被大娘、大婶们发现,她们都托她买东西。只要巧云一上街,都挎了好几个竹篮,回来时压得两个胳臂酸疼酸疼。泰山庙唱戏,人家都自己扛了板凳去。巧云散着手就去了。一去了,总有人给她找一个得看的好座。台上的戏唱得正热闹,但是没有多少人叫好。因为好些人不是在看戏,是看她。
  巧云十六了,该张罗着自己的事了。谁家会把这朵花迎走呢?炕房的老大?浆坊的老二?鲜货行的老三?他们都有这意思。这点意思黄海蛟知道了,巧云也知道。不然他们老到淖东头来回晃摇是干什么呢?但是巧云没怎么往心里去。
  巧云十七岁,命运发生了一个急转直下的变化。她的父亲黄海蛟在一次挑重担上高跳时,一脚踏空,从三丈高的跳板上摔下来,摔断了腰。起初以为不要紧,养养就好了。不想喝了好多药酒,贴了好多膏药,还不见效。她爹半瘫了,他的腰再也直不起来了。他有时下床,扶着一个剃头担子上用的高板凳,格登格登地走一截,平常就只好半躺下靠在一摞被窝上。他不能用自己的肩膀为女儿挣几件新衣裳,买两枝花,却只能由女儿用一双手养活自己了。还不到五十岁的男子汉,只能做一点老太婆做的事:绩了一捆又一捆的供女儿结网用的麻线。事情很清楚:巧云不会撇下她这个老实可怜的残废爹。谁要愿意,只能上这家来当一个倒插门的养老女婿。谁愿意呢?这家的全部家产只有三间草屋(巧云和爹各住一间,当中是一个小小的堂屋)。老大、老二、老三时不时走来走去,拿眼睛瞟着隔着一层鱼网或者坐在雪白的芦席上的一个苗条的身子。他们的眼睛依然不缺乏爱慕,但是减少了几分急切。
  老锡匠告诫十一子不要老往淖东头跑,但是小锡匠还短不了要来。大娘、大婶、姑娘、媳妇有旧壶翻新,总喜欢叫小锡匠来;从大淖过深巷上大街也要经过这里,巧云家门前的柳荫是一个等待雇主的好地方。巧云织席,十一子化锡,正好做伴。有时巧云停下活计,帮小锡匠拉风箱。有时巧云要回家看看她的残废爹,问他想不想吃烟喝水,小锡匠就压住炉里的火,帮她织一气席。巧云的手指划破了(织席很容易划破手,压扁的芦苇薄片,刀一样地锋快),十一子就帮她吮吸指头肚子上的血。巧云从十一子口里知道他家里的事:他是个独子,没有兄弟姐妹。他有一个老娘,守寡多年了。他娘在家给人家做针线,眼睛越来越不好,他很担心她有一天会瞎……
  好心的大人路过时会想:这倒真是两只鸳鸯,可是配不成对。一家要招一个养老女婿,一家要接一个当家媳妇,弄不到一起。他们俩呢,只是很愿意在一处谈谈坐坐。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有一天晚上,好月亮,巧云到淖边一只空船上去洗衣裳(这里的船泊定后,把桨拖到岸上,寄放在熟人家,船就拴在那里,无人看管,谁都可以上去)。她正在船头把身子往前倾着,用力涮着一件大衣裳,一个不知轻重的顽皮野孩子轻轻走到她身后,伸出两手咯吱她的腰。她冷不防,一头栽进了水里。她本会一点水,但是一下子蒙了。这几天水又大,流很急。她挣扎了两下,喊救人,接连喝了几口水。她被水冲走了!正赶上十一子在炕房门外土坪上打拳,看见一个人冲了过来,头发在水上漂着。他褪下鞋子,一猛子扎到水底,从水里把她托了起来。
  十一子把她肚子里的水控了出来,巧云还是昏迷不醒。十一子只好把她横抱着,像抱一个婴儿似的,把她送回去。她浑身是湿的,软绵绵,热乎乎的。十一子觉得巧云紧紧挨着他,越挨越紧。十一子的心怦怦地跳。
  到了家,巧云醒来了。(她早就醒来了!)十一子把她放在床上。巧云换了湿衣裳(月光照出她的美丽的少女的身体)。十一子抓一把草,给她熬了半铞子姜糖水,让她喝下去,就走了。
  巧云起来关了门,躺下。她好像看见自己躺在床上的样子。月亮真好。
  ……

展开
目录

受戒
大淖记事
复仇
鸡鸭名家
羊舍一夕——又名: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
黄油烙饼
异秉
岁寒三友
天鹅之死
七里茶坊
故里杂记
晚饭花
鉴赏家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
喜神
丑脸
小学同学
露水
卖眼镜的宝应人
兽医
水蛇腰
熟藕
鲍团长
60岁写了个小和尚谈恋爱
为野人作序——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