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汉孝子(小孝事亲中孝惠民大孝报国)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7845461
  • 作      者:
    全尚水
  • 出 版 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长篇小说《大汉孝子》,讲述的是汉代孝子丁兰的孝道故事。作者在研究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架构了孝子丁兰从北到南、由南返北的坎坷人生,讲述丁兰从叛逆到孝顺、从小孝到大孝、从孝亲到报国的心路历程。故事荡气回肠,情节千折百转。民间关于丁兰“刻木事亲”的传说版本众多,但均为“小孝”。作者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和丰富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倡导现代社会应践行“小孝爱家,中孝惠民,大孝报国”的孝理念。
展开
作者简介
全尚水(泉歌),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嘉兴市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某国有企业董事长。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学情结,有人称他是“作家中的老总,老总中的作家。”
2015年10月出版报告文学《田野寻问》;2018年08月出版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风起东方》,并获第28届浙江树人出版奖、第32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
长篇小说《大汉孝子》,是他历时三年倾情打造的又一部心血力作,该作品已入选2020年杭州市文联文艺精品工程、嘉兴市文化精品工程。
展开
内容介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孝,是中华传统道德的百善之先。在中国传统“二十四孝”中,“孝治天下”的汉朝出现了8位大孝子,其中以丁兰的“刻木事亲”最为典型,他是“二十四孝”中唯一讲述“浪子回头”的孝道故事。
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流传大江南北,但丁兰究竟是哪里人,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民间传闻亦众说纷纭,版本众多,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均有传说。其中有传,杭州皋亭山下的丁兰街道就是孝子丁兰的故乡,南宋人吴自牧写的《梦粱录》卷十四有文字记载:“丁兰母冢,故居在艮山门外三十六里丁桥之右,母死,刻木事之如生,冢在姥山之东。”
根据种种传闻和少量散记,作者在研究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架构了孝子丁兰从北到南、由南返北的坎坷人生,讲述丁兰从叛逆到孝顺、从小孝到大孝、从孝亲到报国的心路历程。
故事荡气回肠,情节千折百转……
展开
精彩书摘
01 燕然山兵败
汉武帝征和三年,匈奴入侵五原、酒泉,掠杀边民。两地守军出战均不敌,领兵的都尉均战死。
三月,汉武帝刘彻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与御史大夫商丘成、重合侯莽通,兵分三路,以总共十四万人的兵力再一次远征匈奴。
这,也许是汉武帝与匈奴的最后一仗。
因为,无论是武帝自身的健康状况,还是汉王朝当下的国力,以及老百姓的承受力,都已经不允许让延续了几十年的战争再继续下去。所以,上至朝廷百官下至布衣百姓,对这一仗都特别关注,希望能就此一举灭掉匈奴。
贰师将军李广利自然也这么想。这些年来,他灭大宛攻西域,得以封侯拜将。如果此仗能一举灭掉匈奴,他便可与卫青、霍去病比肩。
但是,匈奴人极难对付,他们作战时利则进,不利则退,也不羞遁走。其飘忽不定,聚散无常,奇袭和突袭是他们的惯用战法。此前十年,李广利已多次对决匈奴,可只能说是喜忧参半,胜败均分。
苍天庇佑,此战一拉开便捷报频传。
御史大夫商丘成率领的三万汉军与匈奴三万骑兵对阵,匈奴大败。
重合侯莽通的四万骑遇上匈奴二万余骑,匈奴不战而退。
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塞,匈奴派右大都尉和卫律,率领五千骑兵在夫羊句山峡拦截攻击汉军。李广利派遣属国胡骑二千与匈奴军接战,匈奴败退,死伤数百。李广利乘胜追击至范夫人城,匈奴四散奔逃,不敢与汉军对抗。
汉军士气正旺。
然,内忧甚于外患。
就在此时,李广利出征前与丞相刘屈麓密谋推立太子事发。正在指挥大军作战的他,得知家中妻儿被逮捕囚禁,如五雷轰顶,一时间不知所措。
李广利的掾吏胡亚夫因逃罪而在军中,他劝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广利未允。他认为,投降匈奴只会加速妻儿老小的死亡,不如立功赎罪,求得一线希望。
于是,李广利便以数万汉家儿郎的生命为赌注,盲目进军,以求侥幸。
他挥师北进,深入匈奴,直至郅居水,发现匈奴军队已经离去,便又派护军率领二万骑兵,渡过郅居水,继续向北挺进。途中与匈奴左贤王军队相遇,两军接战,汉军大胜,杀死匈奴左大将及众多士卒。
李广利节节获胜,但汉军长史发现他用兵有二心,认为如此不惜全军安危以求立功赎罪必然招致失败,便暗中策划将李广利扣押起来,以阻止其盲目冒险。不想,李广利觉察到了长史的策划,将其斩首,但又恐军心不稳爆发骚乱,便率军由郅居水向南撤至燕然山。
这一撤,露出了破绽。
狐鹿姑单于看出李广利有些怯战,加上汉兵往返行军近千里,人困马乏,这无疑是他发起突袭的最佳时机。于是,他亲自率领五万骑兵反扑过去,趁汉军不备,夜间在汉军营前悄悄挖掘了一条数尺深的壕沟,而后于清晨从背后向汉军发起突袭。
此时,汉军因长途跋涉,身疲神迷。除了值守的少数兵力,大部分士兵还在睡梦中。等他们发现匈奴兵冲进军营,为时已晚,只能硬着头皮冲杀出去。他们想出营列阵抵敌,却发现营前有一条深沟,进退不得。
汉军瞬间军心大乱,斗志尽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凭匈奴兵砍杀……
一阵狂乱的砍杀之后,狐鹿姑单于下令收兵,在外围死死困住汉军。
李广利横刀立马,站在遍野的尸体当中。此时,他已是身心疲惫。
昨夜,他彻夜未眠。远在京都的妻儿老小被捕下狱,自己前途未卜,他在军帐中来来回回走了一夜,完全忘记了匈奴“利则进,不利则退”的作战原则和善于奇袭突袭的作战特点,甚至完全没有了两军对垒中最必要的警觉。
P1-3
展开
目录
01 燕然山兵败
02 孤墓与遗孤
03 泪别故土
04 祸不单行
05 险遇丈夫袍泽
06 奈何又一次擦肩
07 从木谷到木山
08 官亭遇恩师
09 愤离官亭山
10 托子投江
11 重逢杏花邮
12 地裂
13 再度南逃
14 高亭山下的婚宴
15 隐身七年终露面
16 桃花女触讳犯律
17 心如槁木
18 大彻大悟
19 阴阳两隔
20 灵魂的蜕变
21 刻木事亲
22 魂牵梦萦
23 坚定初心
24 怒毙无赖
25 情法难断
26 万民书
27 押赴刑场
28 出使西域
29 雪耻报国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