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日本、韩国,《窗边的小豆豆》教师版
★92岁繁子老师“不焦虑养育”之道;风靡日本的“奇迹幼儿园”与众不同的育儿法
★从事幼儿教育60年,教过2800个孩子的育儿心得,搬家也要把孩子送来,被每个小学抢着要的奇迹幼儿园
★她允许孩子“咬人”“争吵”“闯祸”“不好好吃饭”。然而,家长却说:“一定要让孩子在这里上学!”
在日本有一所奇迹幼儿园,这里有位92岁的繁子老师,
在60年中,她照看过2800 个孩子,
有个捣蛋鬼已经当了爷爷,有个自闭症的孩子已经是自食其力的大人。
在这所幼儿园里,孩子们自己做主,
不想吃饭就不用吃,午觉睡不着就出去玩,不想学写字时也不强迫他。
然而,家长却直呼:“一定要让孩子在这里上学!”
小学老师们每年都在期待该园的孩子们进步神速、大显身手。
繁子老师认为,孩子不必成为大人眼中的“乖孩子”,
这也不行,那也不许,孩子不会有任何成长。
孩子的内在无穷大,他们的成长有一万种可能。
陪孩子慢慢长大 ,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
★1小时读完,讲透塑造孩子一生的重要阶段
★一本小书囊括孩子所有大事,从不好好吃饭到不想学写字,从咬人到撒谎,她对待的孩子的方式正向简单,每个家长都能学会
.关于敏感期:“明明想看绘本,却非要一起唱歌,好无聊啊。”敏感期,是指对某件事情表现出强烈执着情绪的时期。所以,请一定不要将这种“执着”理解为任性。
.关于撒谎:即使孩子撒谎,也请不要过度训斥,更不要穷追不舍,给孩子留一条退路。
.关于咬人:咬人是孩子茁壮成长的证明。没有牙齿的婴儿不会张口咬人,走路不稳的孩子也不会动手打人。如果孩子惹出“麻烦”,首先要想着“啊,孩子会做这样的事了呀”,并为此感到开心。
.关于夸奖:不评价“好孩子”“真棒”,他们会因成人的评价或喜或忧,甚至追求别人的评价而去行动。
.关于“自己做”:“ 不要、不要” 的第一反抗期, 就是“ 想做、想做” 的时期。为了自己做,孩子爆发出全部的能量。
.关于吵架:争吵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像争夺自行车这样的争吵反复出现,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逐渐形成。
.关于玩:“玩得彻底” 是最好的学习。创造性、社会性、专注力、道德心、好奇心、预知危险能力……所有的能力都是通过玩来形成的。
.关于沟通:孩子是平等的存在,不要居高临下地命令。希望孩子采取某种行动时,不是命令,而是请求。我想这和工作上拜托别人的时候是一样的。
★极具颠覆性的观点:对孩子说“不可以”“你应该”“你很棒”,孩子就会渐渐失去力量。
毫无自主意愿、毫无热情的孩子,不会成长为一个像样的大人。只有儿时尽情绽放,点燃孩子心中小小的火,孩子就能积攒在人生路上勇往直前的力量。
★做不焦虑的父母,才能养育出有力量的孩子
在育儿路上,做一个长期主义。面对孩子有不管教的勇气,让我想做、我可以、我能行的力量,贯穿孩子一生。
“这简直就是一所奇迹幼儿园!”参观者都发出这样的感叹!作者是92岁繁子奶奶教师,她从事幼儿教育60年,教过2800多名孩子。更奇迹的是,这个幼儿园的育儿方式:不强制睡午觉、不命令孩子、允许孩子带玩具、吃饭由孩子自己决定、等孩子自己想学时再教、由大孩子带小孩子、老师不会命令孩子必须上什么课程等等,每个家长都热情高涨:“一定要让孩子在这里上学!”
幼儿园的理念把孩子视为一个个小小的奇迹,支持每个孩子竭尽全力绽放自己的人生。小学老师们说,每年最期待的就是奇迹幼儿园孩子的表现,他们可能在1-3年级成绩不明显,但到了5年级成绩就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我想做”“我能行”“全力以赴”,正是在幼儿园积累专注于自己选择事情的经验,让孩子在成长中迸发出极大的力量。当他成为大人,找到自己真正想努力做的事情时,这种经验将会成为他无穷力量的源泉。
1.
在育儿过程中最痛苦的是,对本应绽放满天星花朵的孩子,父母坚持认为“不应该这样,我的孩子应该是玫瑰,必须让他长成玫瑰”。换句话说,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否定。
支持孩子,帮助孩子,让他们的才能得以发展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不过,孩子优秀、富有、取得成就,并不意味着了不起,也更谈不上“育儿的成功”。
我想每个孩子都应该绽放自己独特的花朵,以独特的方式盛开,也就是我们需要发现他们的个性。
真正的不幸不是没有成为成功人士,而是一味地追求机械刻板的成功人士形象而否定真正的自我,无法认同自己,导致最终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如今,我已从幼儿园内送出了2800 多个孩子。
或许正是因为了解这些,才更能切实感受到普通的幸福——找到属于自己的花,努力使其绽放的可贵。
我们面前的孩子平安快乐地活着,就是最好的结果。
家长们请不要太贪心。
2.
咬人的孩子的妈妈有时还会很担心。她们会想:我们家孩子是不是有暴力倾向?具有攻击性?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为加害者的那种恐慌感,我能够理解。
但是,“咬人”也是孩子茁壮成长的证明。
因此,放轻松,“哎呀,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了”,像这样欣然接受就好。因为“不想被夺走玩具”的心情,正是由于孩子成长才萌生的想法。
孩子的“麻烦”是成长的轨迹。
没有牙齿的婴儿不会张口咬人。
走路不稳的孩子也不会动手打人。
连话都不会说的1 岁小孩自然不会撒谎。
是这样的吧。
因此,如果孩子惹出“麻烦”,首先要想着“啊,孩子会做这样的事了呀”,并为此感到开心。
我一直认为“这不挺好吗”的乐观情绪,对于坚强快乐地生活来说至关重要。我也希望孩子们能够豁达地去想“这不挺好吗”。
因此,爸爸妈妈们如果也面临“麻烦”的话,请试着想“这不挺好吗”。然后,满怀兴致地期待一下,下次孩子会搞出什么名堂来呢。
即使“麻烦”更严重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我们不如索性以积极的心态养育孩子!
3.
孩子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是最重要的。所以作为幼儿老师的我,一直注意不要因自己无意的言语或态度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
比如,“你不行”这句话,在孩子面前直接说出这句话的母亲应该微乎其微。但是像“你不擅长这个啊”“不太适合你”这类的话,你有没有说过呢?无意中随口而出的话语,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你不行”的否定。
对于从最爱的妈妈那里接收到“你不行”的信息,孩子深信不疑。并且会铭刻在心,大大挫伤他的干劲,让他失去积极性。
前 言
“什么?在职的幼儿老师是位92 岁的老奶奶?”
第1 章 为了培养“自由生存能力”
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
没有一个孩子与别人相同
必须引导孩子自己思考
不让孩子学习真的没事儿吗
明明想看绘本,却非要一起唱歌
孩子想做是最重要的
大川老师,我想学写名字
牛奶和茶,喝哪个
这样做会不会好些呢
真的饿了吗?真的有必要吃吗?
帮我留一份!我一会儿吃!
可以带玩具进入幼儿园
那棵树好细!爬上去很危险吧!
盘子掉在地上就会摔碎
第2 章 希望家长恪守的沟通交流法则
咬人是孩子茁壮成长的证明
不是命令,而是请求
不评价“好孩子”“真棒”
对孩子也必须守约
理解孩子,他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
为什么孩子要采取这种行动
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常识时
“你不行”是孩子内心深处永远的烙印
肯定孩子正确的行为
父母必须获得孩子的信赖
想说的时候再告诉我
与孩子相处,不需要警察和法院
第3 章 在孩子幼儿时期构筑幸福的三角形
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远比“成绩好”更重要
抱、抱、抱!传达心灵的爱意
为了自己做,孩子爆发出全部的能量
溺爱限制了孩子原本的成长
争吵是孩子成长的机会
请放手让孩子多玩耍
第4 章 照看过2800 个幼儿的“育儿秘籍”
我一路走来的育儿经验
边工作边育儿非常了不起
把吃饭这件事交给孩子
父母越着急,摘掉纸尿裤越困难
尽量少让孩子看电视
兴趣班最重要的是孩子“想学”
比起英语,要重视孩子的国语学习
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安静下来
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成长速度
不要想着讲绘本时教育孩子
选择能触动自己心灵的绘本
珍视孩子喜欢某个绘本的感情
递给我什么,我就讲什么
第5 章 我想对妈妈说的话
夫妻吵架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到
一定要夫妻恩爱
夫妻共同带孩子是好事
即使年过90,我每天都过得特别开心
感恩孩子们每天带来的欢乐
附 录
小俣幼儿生活园的绘本阅读计划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