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艾丽斯·沃克:妇女主义者的传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8063883
  • 作      者:
    王晓英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何为女性天才?女性创造力?女性文化?女性力量?
传统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压力、社会地位、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各方面对女性生命的影响。她们的脆弱与无力,勇敢与坚持,成就与光芒在这里呈现。
这些影响了人类历史与思想进程的伟大天才女性的生命、思想与言词,必然会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精神养料与理想标杆。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晓英,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女性文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等多个项目。著有《走向完整生存的追寻:艾丽斯?沃克妇女主义文学创作研究》等多部学术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艾丽斯·沃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美国作家,也是妇女主义价值观的倡导者和运动领袖。沃克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她在小说中大胆涉及社会问题的勇气使她成为美国文坛的传奇人物。《艾丽斯·沃克:妇女主义者的传奇》以此为背景,沿循艾丽斯·沃克的人生轨迹,以沃克人生经历中的重要事件、文学创作背景和作品故事内容、作品的接受度为基础,加入对其妇女主义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文学成就、社会影响等的描写和论述,真实完整地呈现沃克作为美国文坛传奇人物的形象。
展开
精彩书摘
1955年12月1日星期四,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一家百货公司担任裁缝助手的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度过了漫长劳累的一天,等她下班后搭上公交车回家时已经非常疲倦了。这位黑人妇女还有一个身份,她是当地美国黑人组织NAACP(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成员。按照种族隔离法的规定,她在公交车的前门付了车费后,从后门上了车。在黑人座位区正好有个空位,于是她坐了下来,并把随身东西放在腿上。
公交车驶过几站后,上来了一位白人,可这时车厢里的座位已经坐满。司机叫帕克斯让出她的座位。不知道是因为那天她特别疲劳,还是因为她再也无法忍受如此的羞辱,帕克斯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很快,两位巡逻警察赶到,将帕克斯带到警察局,以她公然拒绝给白人让座的罪名拘捕了她。帕克斯在警察局打电话给NAACP的黑人律师E.D.尼克松,请求他帮助交保释金。E.D.尼克松认为,警察以违反当地公交车种族隔离法令的罪名拘捕帕克斯,有违联邦宪法。E.D.尼克松下决心将这个案子告到美国最高法院,他知道帕克斯在黑人社区中广为人知,为人所敬重,人们将为她的申诉而行动。他相信,如果最终获得有利于帕克斯的判决,必将导致种族隔离法的废除。于是他立刻打电话给一些当地的黑人领袖,第二天一早,他又去蒙哥马利德克斯特大街浸信会教堂,在那里,他找到了非常有影响力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
E.D.尼克松建议黑人采取拒绝搭乘公交车的方式进行抗议,因为蒙哥马利市公交车的乘客70%都是黑人,这项行动一定能产生影响。当天晚上,马丁·路德·金在他的教堂举行了一次领导人会议。大约有50位黑人牧师及其他人士到场,会议决定在12月5日星期一开始“拒搭公交车的抵制行动”,因为那天正是帕克斯的出庭日。
行动的前一天晚上,马丁·路德·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他担心参加拒搭公交车行动的黑人太少,以至于抵制行动失去意义。他深知,如果这次抗议行动不成功,黑人的命运将会比以前更加悲惨。星期一早上6点不到,他就和同伴前往察看第一班公交车的情况。第一班公交车过去了——空的。15分钟后,第二班也经过了——还是空的。第三班公交车上有几个乘客,不过都是白人。抵制运动奏效!
这一天,帕克斯被判了2年的监禁。蒙哥马利的白人们并没有将黑人的抵制行动当回事,以为只要天气不好,黑人们马上就会去搭乘公交车。因此在协商时,他们毫不让步。然而,法庭的判决激起了更多黑人的愤怒,拒绝搭乘公交车的行动一直持续。蒙哥马利公交车的经营收入大幅度滑坡,就连市中心的商店也失去很多生意——因为人们走路去上班后,逛街的时间也所剩不多。白人当局开始采取各种手段施加压力,比如,警察勒令黑人计程车司机,必须收足45美分的车资,以迫使黑人搭乘便宜的公交车。
然而,黑人们毫不动摇,继续拒绝搭乘公交车,以表达对于帕克斯的判决以及种族隔离政策的抗议。在大街上,曾有这样一个情景:一辆公交车司机将车停在一位蹒跚走路的黑人老妇人身旁,问她要不要搭便车,老妇人严词拒绝,说:“我不是为自己而步行,我是为了我的孩子和我的孙子们而步行。”
1956年11月13日,传来了最高法院宣布阿拉巴马州种族隔离法令违宪的消息。1956年12月21日,抵制行动进行到1年16天的时候,最高法院废止了公交车种族隔离法令。这天一早,马丁·路德·金、E.D.尼克松,还有前来助阵的白人牧师,他们一起搭乘了取消种族隔离后的第一趟公交车,马丁·路德·金和白人牧师并肩坐在车厢前排的座位上。蒙哥马利拒搭公交车抵制运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也激发了声势浩大的美国民权运动。
当帕克斯拒绝给白人让座位时,艾丽斯只有11岁,年幼的她尚不太明白蒙哥马利抵制运动的伟大意义。但当她从波士顿回到伊藤顿,在巴特勒贝克学校读书时,已经表现出了对种族歧视强烈的反抗意识。在高中同学们的眼里,艾丽斯是一位充满魅力的女孩,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且各方面都出类拔萃,更引人注目的是她性格中的反抗精神。艾丽斯的高中同学波特·桑福德清楚地记得,当年大多同学都不敢对种族隔离政策表达不满,但艾丽斯总是毫不畏惧地指出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并提出抗议。伊藤顿镇附近有一个名叫岩鹰山的景区,每年夏天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白人到这儿露营、聚会、游泳或登山。每到这个时候,白人就会雇用当地的黑人到景区做卫生或帮厨。艾丽斯曾被一家沙拉店雇用,每天的工作就是连续好几个小时不停地清洗生菜和切西红柿片。有一次,艾丽斯和另一位同学搭乘桑福德的车去打工的地方。桑福德回忆说:“在我车里,艾丽斯说道,白人学生可以坐校车去学校,黑人学生只能走路去学校;白人和黑人做一样的工作,得到的报酬不一样。白人将脚踩在我们的脖子上,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我说,抱怨没有用,我们只能接受这一切。听我这样说,艾丽斯非常气愤,她立刻要求下车,还将另一位同学也拉下了车,说搭乘我的车是个耻辱。结果那天她们坚持徒步走到打工的地方。”
展开
目录
目 录Contents
第一章黑人佃农的女儿
一、一双明亮的眼睛
二、飞来横祸
三、孤独的少女
四、身穿盔甲的骑士
五、最初的反抗
第二章动荡的大学岁月
一、斯佩尔曼女子学院
二、霍华德·津恩教授
三、华盛顿示威
四、莎拉·劳伦斯女子学院
五、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三章在民权运动的前
一、一个名叫“摩西”的女人
二、种族主义的堡垒
三、黑人历史顾问
第四章 腥风血雨中的爱情与婚姻
一、烈火下的爱情
二、第一对跨种族夫妻
三、女儿的诞生和母亲的抗争
第五章初露锋芒的黑人女作家
一、论文获奖
二、《曾经》和《让死亡见鬼去吧!》
三、《格兰奇·科普兰德的第三生》
第六章北方访学和教学
一、拉德克里夫的访问学者
二、首创《黑人妇女文学》课程
三、《爱与烦恼:黑人妇女的故事》
四、“晚安,威利·李”
第七章为了黑人妇女文学的复兴
一、发现赫斯顿
二、寻找佐拉
三、探寻黑人妇女的创造力
第八章从南方到北方的人生转折
一、告别南方
二、《女士》杂志的编辑
三、婚姻解体
第九章黑人妇女的力量之歌
一、《革命的牵牛花》
二、《梅丽迪安》
三、《你不能压制一个好女人》
四、从纽约到旧金山
第十章一部献给精神的小说
一、《紫色》
二、普利策奖
三、陷入争议的旋涡
四、访问中国与创办出版公司
第十一章《紫色》从小说到电影
一、制片人和导演
二、剧本与演员
三、两场电影首映式
四、电影《紫色》引发的风波
五、奥斯卡奖
第十二章妇女主义的创造者与践行
一、妇女主义者
二、与文共生
三、行动主义者
四、真实之美
附录:艾丽斯·沃克生平大事及著作年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