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江苏沿海地区南至长江北堤、北至苏鲁边界,西与徐州、淮阴、扬州、泰州四市相邻,东临黄海。行政上隶属于南通市、盐城市和连云港市,属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7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颁布实施这个规划,它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省域规划上升到国家规划,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大规模开发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造成胁迫,潜在生态风险逐渐显现,生态环境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调查评价,摸清土地资源现状和综合承载能力;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编写组,2013)指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国家层面日益重视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土地承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耕地人口承载力即耕地粮食生产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上,代表性的有20世纪70~80年代初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主持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FAO,1982)以及1986 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陈百明,1991a)。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承载力由原先的耕地人口承载力逐渐向土地综合承载力等领域(王书华和曹静,2001;王书华和毛汉英,2001;许联芳和谭勇,2009;陈珏等,2011;胡光伟等,2012;李兰图等,2011;曾璐和彭敏,2012;王翠华等,2012;周瑞平等,2013;Liu,2012;Lane,2010;Lane et al.,2014)拓展,但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内涵、指标体系的设置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仍处在不断探索与完善阶段。本研究试图在这方面做初步的尝试,并以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案例评价工作。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现了江苏沿海地区统筹发展的需要,并将促进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区域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本研究也是“2013年重点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调查评价”项目的重要内容,是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的延续项目,属于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规划重点任务——“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继选择上海市、南昌市、兰州市、呼和浩特市4个重点城市及长株潭城市群、桂西资源富集区等区域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后,2013年项目组进一步选择了江苏沿海地区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工作,目的是了解东部土地利用矛盾突出地区和陆海统筹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特点和土地利用潜力,为补充完善土地综合承载力调查评价技术规范,研究探索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技术提供参考。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本研究通过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地质环境、生态保护、环境容量等基础数据的收集,建立符合江苏沿海地区实际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数据集和指标体系,初步了解东部土地利用矛盾突出地区和陆海统筹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特点与土地利用潜力,判别江苏沿海地区国土开发利用资源生态环境的空间适宜性和限制性,并进行土地综合承载力状态和潜力评价,划分空间限制区域,为相关部门编制宏观发展规划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为江苏乃至国家宏观发展规划及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具体内容如下:
(1)收集整合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基础数据。根据研制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数据需求,分别收集整合江苏沿海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地质环境、生态保护、环境容量等基础数据,建立江苏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综合要素数据库。
(2)评价与预测江苏沿海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综合考虑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及相关资源环境禀赋和土地利用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和测算,识别江苏沿海地区土地承载的短板与限制性要素,判别国土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预测土地综合承载力发展态势。
(3)江苏沿海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判断与等级划分。江苏沿海地区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不同区域承载力状况有所差异,依据土地综合承载力计算模型和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江苏沿海地区三市进行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判断和等级划分,同时对可载能力做出判断,并针对江苏沿海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2.2 技术路线
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提出以下技术路线(图1-1)。
图1-1 江苏沿海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技术路线
1.3 研究进展
1.3.1 土地综合承载力概念与内涵研究进展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最初是物理学概念,多用在建筑工程或地质工程中,表示“承压”、“载重”的含义。地球自然环境与生物之间,也存在着这种最基本的承压关系。地球上的生物,特别是人类,通过消耗、占用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而生存,同时向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施加压力。但是地球生物圈的容量是有限度的,当生物对自然界施加的压力超过其限度时,生物数量就不会再增加。这种承载和压力关系,在生态学上借鉴承载力指标来衡量自然环境承受生物生存压力的弹性限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开发利用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承载力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领域。威廉?福格特(1948)在其专著《生存之路》中提出了定量化土地资源承载力表达式:C=B/E;其中C为土地资源承载力(包括人和其他动物),用于表征土地向人与动物提供饮食和住宿的能力;B指生物潜力,表征土地所能够提供住所、衣着与粮食的能力;而E则为环境阻力,即环境对生物潜力所加的限制。1798 年英国学者马尔萨斯提出人口论,认为人口数量受自然环境(粮食)的限制,不可能会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其中隐含了承载力的概念内涵,为承载力的后期发展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1798年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一书中对比了人口的再生产与粮食再生产,拉开了早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序幕。1838 年,比利时数学家Pierre F. Verhulst 提出Logistic 人口增长方程,用数学方法表达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为承载力理论提供了数学表达公式,使承载力具有了一个明确的数学意义(Seidl and Tisdell,1999)。
19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牧场主和农业部研究人员使用“承载力”这一生态学概念表示一个有限的放牧区域和时间内不对牧场资源产生危害的最大牲畜数量,这个概念在1906年得到美国农业部正式采用。1921年,Park和Burgess首次将承载力的概念引入了人类生态学研究中,定义为在某一特定条件下,一个区域的食物供给最多可以养活多少人口。此后,其他学者进一步深化了承载力的概念,如美国学者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定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1953 年,Odum 将Logistic 增长曲线的理论最大值常数K 定义为承载力概念中的“种群数量增长的上限”, 将承载力概念和Logistic 增长曲线联系在一起,使承载力概念有了较为清晰和准确的数学表达式(Odum and Wolfgang,1963)。英国学者威廉?阿伦在1965年也提出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即以土地面积不变,区域土地所能负荷的人口极限密度。1970年威廉?福格特明确提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就是土地提供饮食和住所的能力,是生态学上承载力概念的进一步延伸。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Maedows 等所著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它延续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观点,认为地球生产粮食的土地、可供开采的资源和容纳环境污染能力是有限的,不能支持人类经济的无限增长,该研究成为“整个人类承载力研究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张林波,2009)。
1977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发展中国家土地潜在人口支持能力》研究,开启了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于1985年提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该地的矿产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以及工艺水平、人员素质、技能等条件,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987 年世界与环境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将在20世纪70 年代已经出现的“可持续发展”一词正式向全世界提出(Brundtland, 1987),之后著名的巴西里约热内卢会议通过《21 世纪议程》并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各国今后发展的必选模式。1995年,Joel E. Cohen 也在Science上发表“Population growth and Earth’s human carrying capacity”,提出适用于人类承载力的理论(Cohen,1995)。同期,Sagoff 在Bioscience 的“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logical economies”,以及Daily 和Ehrlich 随后对Sagoff 观点的评述,均是从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对全球人类承载力的综合分析与探讨(Sagoff,1995;Daily,1996)。这些研究均认为人类本身的生存方式,如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与自然条件一起决定着人类承载力。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在土地、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等领域进行承载力研究。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综合了土地负载力、地域容量、地域潜力等相关概念。国外研究承载力内涵的演变见表1-1。
表1-1 国外研究承载力内涵的演变
1.3.2 土地综合承载力方法研究进展
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总量估算,承载状况评价和模型模拟等(表1-3)。
表1-3 承载力评价方法
承载力要素总量估算
承载力最初的研究中,多进行“最大人口数量”的定义和计算,因此传统的承载力评价均是以承载力人口极值的估算为主要评价目的。人口极值的估算方法又包括:资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