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1573
  • 作      者:
    邢莉,邢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邢莉,女,蒙古族,祖籍内蒙古喀喇沁旗。现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著有《游牧文化》、《草原文化》、《观音:神圣与世俗》,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等,并撰写有关的论文4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和草业科学等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的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研究成果在同类著作中处于前沿水平,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中关于清代以来至今,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机制、变迁动因、变迁结构、变迁形态的深入阐述,关于游牧民与农耕民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论述登,不但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马文化建构了牧人整体生活秩序,促进了牧人精神世界的律动。这些不见经传的人类的“经验”是人类的财富。牧具的发明和牧具的使用都表现出人类为了生存在合理的范围内与自然保持着适度索取和低度控制的关系,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游牧民族在他们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类型,对此,人们不应认为是粗俗、落后和停滞不前的。”
  三蒙古族游牧文明标志性的精神文化符号
  游牧的蒙古民族在草原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与农耕民族有别的生活世界,他们建构了独特的表达方式。人类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而不表达他的生活。这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构成了一个新的领域。”游牧的蒙古族有其表达生活的物质文化符号,也有其表达生活的精神文化符号。作者认为,蒙古语、长调民歌、史诗《江格尔》、长生天崇拜是蒙古族标志性的精神文化的象征符号。
  (一)蒙古语:游牧文化的镜像
  语言是事物在人们心灵的图像。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德·索绪尔的贡献之一是区别了“语言”和“言语”。他认为语言是社会性的,非个人性的,只能通过社会成员所签订的一种契约而存在。而言语则是语言的个人方面,个人的行为。语言的意义不仅与一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形成的特定的表象和声音相联系,而且与人们的社会活动相联系。正因为如此,“就人类而言,通过语言的功能性分化不仅使得人类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类型,而且也是建构不同社会的重要的元素。
  蒙古语的产生和传承负载着蒙古族游牧生活的深刻的历史记忆。他传承着牧人的知识谱系,联系着人们遥远的过去与现在的情感。人类学、民俗学的不同学派都重视语言这一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的意义。他们虽然从各个角度研究语言,但是都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蒙古语不仅是蒙古族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类民俗事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语言文化学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语言与民族文化的研究,语言成了人们了解某一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民俗生活的重要切入点。游牧业是蒙古族最主要的生计手段。据文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蒙古族的游牧业经济达到了辉煌时期。在蒙古封建王主的推动下,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畜群。据史书记载,以一千帐幕为一个古列延,这样的古列延就有七十多个。对于这一时期的畜牧业发展概况,民族学者、历史学者、考古学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牧业的生产生活中,蒙古族不仅传承了古老的畜牧业生产技能,承继和创造了游牧文化,同时,他们也创造了带有鲜明的游牧文化色彩的民族语言。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生态解读
一 追逐水草游牧的生活方式
(一)移动——牧人生活方式的选择
(二)草原的生态特征与牧人的生态理念
(三)牧人生活的节律与草原生态时间
二 蒙古族游牧文明的标志性符号
(一)车、马、帐是蒙古族游牧文明的标志
(二)车、马、帐的整体结构维系了游牧社会
(三)车、马、帐是牧人生存智慧的表征
三 蒙古族游牧文明标志性的精神文化符号
(一)蒙古语:游牧文化的镜像
(二)长调:游牧生活的绝唱
(三)史诗:牧人文化精神的表述
(四)长生天:牧人的深层信仰
四 对游牧文化的评估
(一)游牧文化的价值
(二)游牧文化的非自足性
第二章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变迁的历史坐标
一 明代:游牧文化变迁的肇始期
(一)内蒙古区域内形成的汉族板升聚落
(二)农耕文化在土默特一带的兴起
(三)内蒙古区域内部变化的动向
二 清代:游牧文化变迁的转型期
(一)农业文化圈、半农半牧文化圈的形成与二元体制的建立
(二)盟旗制度的建立与游牧距离的缩小
(三)喇嘛庙的建构与定居态势的形成
(四)草原城市商贸文化的拓展
三 民国时期:游牧文化变迁的确认期
(一)蒙古族内部变革的新思路
(二)内蒙古区域四个文化圈的形成与互动
(三)蒙古族多种生计方式的出现与牧业观念的转变
四 游牧文化的衰微期:定居家庭牧业的产生
(一)制度文化变迁的背景
(二)马文化符号的衰微和转型
(三)内蒙古区域的城镇化
第三章 游牧文化变迁的外在动因
一 汉族移民与内蒙古人口的增长
(一)清代与民国时期农耕民族移民的类型与动因
(二)1949年后向内蒙古地区的移民
二 内蒙古区域的开垦与游牧文化的变迁
(一)清代的开垦与清政府的放垦政策
(二)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继续开垦
(三)1949年后的开垦与新建设
三 农进牧退与草原生态环境的退化
(一)草原生态问题的提出
(二)草原生态环境的严峻与农业开垦
(三)草原生态状况的严峻与草场的过度使用
第四章 内蒙古区域农耕生计方式与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构建
一 内蒙古区域农耕村落文化的形成
(一)汉族移民的定居与村落文化的形成
(二)内蒙古人口的增加和密集
(三)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二 蒙古族生计方式的重构——蒙古农民社会的形成
(一)游牧民的流动与生计方式的抉择
(二)从蒙古包到定居房屋的变迁
(三)部分蒙古族向农耕生计方式的嬗变
三 蒙古族农业的生活方式——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烟台营子村为个案
(一)烟台营子村概况
(二)烟台营子村落生活的农业传统
(三)1947年以后农业的发展
四 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形成与变迁
(一)蒙古族内部的迁移和人口的叠加
(二)半农半牧生计方式的形成与蒙汉杂居
(三)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照克图嘎查生计方式描述
第五章 1947年后内蒙古区域游牧业生计方式的变迁
一 从1947-1980年蒙古族游牧生计方式的变迁
(一)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的互助合作时期
(二)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人民公社化时期
二 从游牧到定居
(一)当代牧人生活描述——以锡林郭勒盟乌里雅斯太镇等牧区访谈为实证
(二)当代牧人生活节律描述
(三)当代牧业的社会组织——牧业社区
三 文化转型中牧业生计方式的变迁
(一)目前保护草原的重大举措的实施
(二)牧业生产技术的变迁
(三)牧人商品意识的增强和消费习俗的变迁
(四)牧人保护草场的新生产经营模式

下篇
第六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 农牧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冲突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
(二)农牧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民族冲突
(三)农牧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贫富冲突
二 从蒙汉族际婚看蒙汉文化的融合与变迁
(一)蒙汉通婚的初期——汉族“随蒙古”的阶段
(二)蒙汉通婚的中期:互相选择的阶段
(三)当代蒙汉通婚:具有规模的阶段
三 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汉化倾向与族群认同
(一)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文化特征
(二)蒙古族命名习俗的汉化倾向
(三)蒙汉通婚家庭的汉语命名倾向与蒙古族族别选择
第七章 敖包祭祀文化的变迁
一 敖包祭祀的神圣性与生态功能
(一)牧民对敖包的阐释
(二)敖包祭祀文化的神圣性
二 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2006年5月13日乌审旗敖包祭祀为个案
(一)清代以来敖包祭祀文化的变迁
(二)敖包形制的传承与变迁
(三)敖包祭祀仪式的传承与变迁
三 当代敖包祭祀的民间组织与传统的建构——以2008年7月东乌珠穆沁旗白音敖包祭祀为个案
(一)白音敖包祭祀与民间组织的建构
(二)敖包祭祀组织的话语权
(三)敖包祭祀与民间权威的表述
(四)文化个体与民间组织的互动
第八章 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
一 那达慕是蒙古民族的节日
(一)那达慕与“耐亦日”
(二)那达慕节日的文化特质
(三)那达慕节日的时间选择
二 那达慕的传承与建构——以2006年7月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建旗50周年举办的那达慕为个案
(一)2006年7月东乌珠穆沁旗旗庆那达慕符号阐释
(二)那达慕传统的新建构
三 那达慕核心符号的传承、衍化与族群认同
(一)那达慕在当代的传承
(二)那达慕符号的衍化
第九章 蒙古族过年习俗的变迁
一 当代蒙古族过年习俗的多元形态
二 过年习俗文化符号的变迁
三 过年习俗中人文精神的传承与族群的文化边界
第十章 成吉思汗祭祀仪式的变迁
一 祭祀文化空间及祭祀象征物的变迁
二 民族国家时期的新建构
三 祭祀仪式的传承与族群认同
(一)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时间的传承
(二)达尔扈特的传承与变迁
(三)鄂尔多斯祭祀成吉思汗的民间语境
(四)成吉思汗龙年大祭的传承与变迁
第十一章 庙会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巴林右旗荟福寺2007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大祝愿法会”为个案
一 荟福寺庙神圣空间的重新建构
(一)历史传统与荟福寺及庙会的建构
(二)民间信仰与荟福寺及庙会的构建
(三)荟福寺及庙会重构的民族国家叙事
(四)荟福寺及荟福寺庙会的重建是僧侣阶层的要求
二 当前荟福寺庙会的民间叙事——以内蒙古巴林右旗2007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庙会为个案
(一)民众信仰仪式的文化传承
(二)对庙会仪式的文化阐释
三 荟福寺庙会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