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北抗日联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6119613
  • 作      者:
    赵瑞军,赵聆实,刘辉主编
  • 出 版 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东北抗日联军》以抗联军史为主线叙述历史,以英雄业绩为重点表现军魂,突出文物、文献实证特色,让文物、文献说话。依托丰富、珍贵的抗联文物、文献,着力挖掘、研究抗联历史,文图并举、形象生动,内容翔实、细节充分,引发思考,耐品耐读,诠释、讴歌了伟大的抗联精神,展现了一幅幅抗联英雄的画卷……
展开
精彩书摘
  《东北抗日联军》:
  为了消灭中国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达到永远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了世界上少有的殖民文化统治措施,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了无以复加的摧残。他们以其武力的压服强行输入入侵民族文化,企图将中国东北完全“日本化”。
  这种为殖民统治服务的殖民地文化所造成的危害是深重的。伴随着殖民统治的建立发展,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毁灭与强占中国东北的文化机关,禁毁与进步图书、报刊、电影、戏剧,监视与屠杀爱国的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并建立殖民文化统治机构与制度,强行输入充满侵略色彩的所谓“优秀文化”,并使其与中国封建旧文化相结合,这就使由于五四运动而兴起的中国新文学在中国东北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使中国东北人民很难直接、全面地了解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在残酷的殖民统治下,“协和文化”迅速发展,呈现逐步取代中华民族文化的趋势,殖民地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正常发展。
  殖民地文化所宣扬的是所谓以“日满一德一心、民族协和、王道乐土、道义世界”为纲目的“建国精神”。这种殖民地文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奴化教育,渗透着日伪统治意图与政策,毒化着东北人民的思想,成为日伪毒害与麻醉人民思想的工具。殖民地文化对文化界、教育界、知识界的影响就更为深重,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思想被奴化。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奴化思想,更使一些人盲目地崇拜日本天皇制度、日本文化,自认为做一个中国人可耻,产生极度的自卑、自贱心理。这种奴化思想所造成的灾难程度是不容低估的。
  1941年12月22日,日伪推出《战时紧急经济方策要纲》,以所谓考虑伪满在国防上的特殊地位为名,提出伪满将“采取满足日本的战时紧急需要的应急措施”,公开以“政府形式”确立了伪满作为日本经济附庸的地位。该要纲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下列方针:第一,高度强化经济统制;第二,在五年计划中,原来依赖日本提供的资材,要提高自给率,并且只限于“战争紧要而立即产生效用的产业”方面实施计划;第三,加强农产品的增产和征收,“努力增加对日输出能力”;第四,加强“满、支、鲜大陆相邻的三个地区之间的物资相互交流与劳务相互调剂”;第五,军需资源要限制国内的消费,加强增产,特别是钢铁、煤、液体燃料、轻金属、农产品等,“要努力增加对日贡献”。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东北沦陷 日本殖民统治肆虐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
第二节 伪满政权
第三节 血腥暴行

第二章 奋起抗日 肩负民族救亡重任
第一节 还我河山
第二节 创建武装
第三节 联合抗日
第四节 抗日联军

第三章 配合抗战 烽火关东声威远扬
第一节 主动出击
第二节 游击战术
第三节 挥师西征

第四章 艰苦卓绝 挑战人类生存极限
第一节 孤悬敌后
第二节 密营岁月
第三节 抗联文化
第四节 鱼水情深

第五章 舍生殉国 热血铸就英雄壮歌
第一节 不屈头颅
第二节 英雄群体
第三节 巾帼英杰
第四节 无畏少年

第六章 配合苏军 收复东北功勋卓著
第一节 野营整训
第二节 东北光复
第三节 英雄名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