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第一书·引领未来的新科技:生命不老的源泉(干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争论,核心就在于如何看待人类胚胎的道德地位。
在关于干细胞的基本概念介绍中,我们知道了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功能的区别:胚胎干细胞大都处于原始未分化阶段,比成体干细胞可塑性大,用于治疗人类疾病时医疗安全性高,医疗效果显著,属于最为理想的用于临床治疗的干细胞。因此,科学家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要进行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首先要解决胚胎干细胞的来源。目前,胚胎干细胞主要取自辅助生殖,如体外受精时多余的胚胎、流产胎儿尸体的生殖细胞,以及核移植研究中创造的胚胎。但是,不论何种来源,总是会损坏甚至毁灭胚胎,这样就触及了如何对待人类胚胎的伦理问题。保守的、激进的和中庸的各种观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伦理争论。
1.反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主要观点有: 第一,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会损坏和毁灭胚胎,这有违人的尊严和基本人权。持保守态度的人,特别是西方国家一些宗教人士和反对堕胎团体人士认为,受精卵从诞生之初就是“人”的生命开始,作为胚胎形态的“人”,一开始就“具有人的潜质”和“具有完全的位格”。也就是说,从受精的那一刻起,受精卵就“具有完全的人的道德地位”。只要是“人”,其生命就神圣不可侵犯,就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保护。所以,他们坚决反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坚持认为破坏人类胚胎就是毁灭生命,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第二,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就是把人类胚胎当工具,助长了将人类胚胎的“工具化”和“商业化”的风气。持该观点的反对者强调:人应该是研究的目的,不应该成为别人的“工具”和“手段”。从自愿流产的胎儿尸体中分离得到的生殖干细胞,由于尚处于未分化阶段,所以也具有“多能性”,用它治疗一些遗传疾病,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但利用生殖(干)细胞做医学研究,也触及人类胚胎道德地位的争论。反堕胎人士认为,这种研究会导致堕胎率上升和人类胚胎“商业化”,甚至认为这种研究“无异于杀人”。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2002年发表的一段讲话令人印象深刻,他当时一再反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说“这是为拯救生命而毁灭生命的行为”。
第三,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去创造一个研究性胚胎,是违反“自然规律”。将体细胞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内,由核质融合而产生的胚胎,就是克隆胚胎。保守派人士极力反对这一研究,认为克隆胚胎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一方面,它“违反自然规律”,“行使了造物主上帝才有的权力”;另一方面,还容易引起“滑坡效应”,即出现滥用克隆技术,导致人类离开两性结合繁衍子孙后代,社会核心家庭解体,人类基因多样性受到威胁,人类自身价值和价值体系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你知道吗? 第一次克隆 多利羊诞生于1996年7月5日,1997年首次向公众披露。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科学家认为,“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多利”的诞生之所以轰动全世界,是因为它是世界上首列没有经过精、卵结合,而由人工胚胎放入绵羊子宫内直接发育成的动物个体。
2.与此针锋相对,支持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主要观点有: 第一,早期胚胎不能说是“具有潜质的人”,也不能说是具有位格的位格人,只能说其具有发展为人的潜能。如果从受精卵起就是“人”,那么我们怎么来保卫这些未能着床而流失的胚泡呢?如果有“发展成人的潜能”的就是人,那么精子和卵子也有这方面的潜能,我们又该如何保卫呢?既然人类胚胎有一个启动和发育的过程,那只有生长发育到某个阶段的胚胎才具有人格地位。
第二,治病救人是医学最高伦理准则,为医学进步而开展胚胎研究是合乎伦理道德的。
随着当今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人类大多数常见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都能得到治疗和有效控制,而许多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亨廷顿舞蹈症、癌症等仍缺乏根治的办法,全球成千上万的患者仍在痛苦中受煎熬。现在,科学家正在探索干细胞基因疗法,希望找到根治慢性遗传疾病的新途径。因此,支持这一研究的人士认为,出于治病救人的目的,在严格管控条件下积极开展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道德上应是可以得到支持的。
支持者认为,只要经严格管理,加强伦理评审,牢牢掌握以下三个重要条件:研究目的应是为提高医疗技术造福大众;只在14天内的早期胚胎阶段进行实验;研究性胚胎不植人人和动物子宫生长发育,那么这种研究在伦理上是可以得到支持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