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美食行走秘籍》:
早年的金兰酱油用倾盖式缸酿法,如今为了保障酱油的品质,金兰酱油厂由德国进口部分设备,自己又根据金兰酱油那支曲菌的性格特点设计了酿造细节,为曲菌的活动打造了标准完美的小宇宙,经过去油处理的黄豆在曲菌的作用下,需要经过不少于180天的发酵,才会有醇厚浓郁的酱香味。用金兰酱油加工的食品遍布台湾,还有更多家庭也用金兰酱油烧制菜肴,70年来,金兰的味道奠定了台湾菜的基础昧,古早味。做台湾的三杯料理,必须用台湾酿造的酱油,不然就少了那种浓郁的台味。
拜访金兰酱油厂是我的第一个行程,刚下飞机,龙凰号卤肉饭的小沈老板就开车将我们载去了远在桃园大溪的厂区,沈老板家做卤肉饭少不了金兰酱油,但参观厂区还是第一次。
大溪是看起来很一般的小镇,街景跟我们内地二三线城市的城郊结合部很像,下午四点左右,很多小店铁门低垂,放了学的小学生三三两两地自己背着书包回家.那一瞬间好像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唯一不同的是满街的店招和广告,隐隐地透露着商业的生机。
金兰酱油厂在这个小地方显得很醒目,厂门口是硕大的三只酱油瓶,分别是不同时期酱油里的王牌。我们到的同时,有两辆旅行社的大巴车也开进了厂区,一群台湾口音的阿姨妈妈爷叔伯伯们冲进了一楼的酱油博物馆。后来我们才知道,台湾推广“观光工厂”的项目,我们参观的很多工厂都有观光的项目,借由旅游来展示产品的品质和内容,让大家可以了解自己每天吃到的食物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而厂区每天需要公开展览,生产的流程自然是必须经得起推敲的,食品安全问题凼此也得到监督,变得透明。
作为酱油工厂,金兰厂空气清新,地面整洁。
我小时候在扬州生活过很长时间,每天我会穿过一个叫做蒋家桥的地方去上学,那里有一个老式的酱厂,整条街都是豆类发酵的味道,现在知道那其实是食物正常发酵时应该有的美味,但青春期的时候那满街的酱香气真的让我抓狂。可是在金兰酱油厂,空气中完全闻不到这样的气息,豆子们在哪里变成酱油的呢?期待着看见田野那样宽阔的酱厂,成百上千的酱缸戴着帽子,酱工在里面巡视,似乎有牧歌一般的音乐在里面回荡。来台湾探访美食,我期待的是像那样的质朴画面,可是,音乐戛然而止。
在酱油博物馆,负责介绍的杨先生指着一口崭新的酱缸说:“这是我们仿制的,现在会做这种酱缸的老师傅已经没有了,我们也早就不用酱缸制造酱油了。”手工的总是好的,这可能是很多的奢侈品广告深深植入在我们脑海里的印象吧。可是之后在各个酿造企业,他们都放弃了原始质朴的传统方法,改用发酵槽和流水线,这是为什么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