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徽州朝奉:村落 士商 互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362852
  • 作      者:
    刘森林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徽州朝奉·村落 士商 互动》从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层面和角度对徽州的历史建筑及人居环境展开考察和探讨。这种跨学科或融汇诸种角度的“科际整合”式的探究似乎较有可能比较系统地认识和厘清昔时种种繁复的“场景”。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徽州朝奉·村落 士商 互动》是一部较为系统地论述徽派村镇风貌、建筑艺术特色和徽州历史人文地理的书籍,全书共分六章。作者运用建筑学、艺术学和社会史等学科方法,对徽派建筑、村镇特征和类型、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等的多个方面,包括宗族社会、经济和耕读、建筑与村镇的择址、类别、结构、街巷、景观,以及民居、园林、装饰、陈设和风水堪舆等都作了全面而翔实的分析。
  对徽商群体进行了一定篇幅的介绍和解析。此外还涉及到徽州与周边城镇建筑、人居环境的互动,与周边城镇诗文、书画、鉴藏的交流等。阅读《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徽州朝奉·村落 士商 互动》,可以了解作为中国重要建筑流派之一的徽派建筑的美学价值、技术和艺术的特色,了解徽州人、徽州朝奉以及他们的事业、家庭,了解徽州这一神秘而不同寻常的人文地理的诸多侧面。
  《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徽州朝奉·村落 士商 互动》文字优美,图像精彩,力求深入浅出和面向大众。适用于建筑、美术、设计、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室内设计、展示设计、舞台设计等学科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也适用于广大文化工作者、对徽州历史人文地理和建筑艺术感兴趣的读者及旅行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徽州朝奉·村落 士商 互动》:
  综合型。这种类型既具有居住的功能,又以商业交通为特色和目的,同时,还兼有大型集市庙会特征及区域性中心的村落,如休宁的商山村,以及邻境宣城的水东镇、泾县的陈村等。另外,从村落基址依附的地理环境和形态空间分布的特征比较和分析,因多为范围广、规模小和分布比较分散的特点,视其地理条件和位置,似可分为山坳型、山口型、平原型、濒河型等四种。
  山坳型。大多处于山坞、山麓的村落,既便于灌溉,也便于排水和泄洪。如黟县西递、屏山村,婺源县古坦乡黄村、浙源乡凤山村和沱川乡的理坑村,以及邻境浮梁县瑶里镇等。特点是位处群山环抱之中,通常仅有一面(山道或水路)进出。如理坑村位于一条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绵延的群山袋形山谷的中段,深山坳中的古村出入仅靠一条理源河溪。
  山口型。处于山麓、隘口和交通要道附近,或山麓之山口,与交通的关联度较密切。以歙县西北部的许村为典型。平原型。如唐模、棠樾、郑村、延村、呈坎和西溪南村等,位于颇为开阔的山谷间的盆地处。新安江上游和丰乐河畔的西溪南村因系盆地地貌,方圆几十里一马平川。
  濒河型。主要分布于河曲的凹岸处、河口、渡口及河溪的冲积扇区域等处,或顺河沿溪。此类村落借助于丰沛的水资源,较易获得发展的机会,也往往成为大小不一的区域性的经济集散地和中心。如临溪、尤溪、瑶溪、溪口、北岸、小溪、昌溪、棉溪、西溪南、兰渡、深渡等;近潭、湖、塘的村落则有阳湖、川湖、月潭、冰潭、小姑潭等。除了坐落于河曲凹岸处外,也有少数建址于凸岸处的例外。如婺源县清华镇洪村的南方是一条宽3米许的小溪,溪流自西往南、狭窄而曲折地蜿蜒而去,村前就矗立于溪北反弓水的位置。不过溪河流量有限,村前沿溪的堤岸全部用石块砌筑,在溪沿处形成了一条石板路,所以并未对村落形成危害或不利的局势。万安、屯溪、渔梁、昌溪村以及邻境泾县的章渡镇等,均顺沿河溪呈带状拓展。如位于歙县徽城镇南1千米处的渔梁镇,北依乌聊山、万罗山、问政山,南隔练江水与紫阳山相望。西北面分别与府城、县城相连;东通琳村、鲍家庄;南面渡练江与古巷口、三家、阳落、紫阳观四个小村落相连。这是一个典型的、有别于常见的血缘性村落的和因经济、水路交通等因素发展起来的滨河商业村镇。从村落的平面组织和构成上看,也可分为以下若干类型:带型。带型村落市镇中最为常见的是濒江临河的村镇,因靠近水源而沿河岸呈条状线型延伸,或沿河谷阶地,或顺沟壑溪涧。其中既有近水、生产生活方面的考虑,又得交通舟楫之便,可谓“顺理成章”。祁门西30千米许的西乡锦城(现渚口村)有北水自北向流入绕经村前大片平坦土地,从西北复出村,其地是谓铜锣,水如腰带。此类村镇的一个重要考察指标就是距耕作区域浅近,能更方便生产和生活的安排。另外,临河处可资利用的资源和空间(如坡地、河滩地等)也相对丰富和多样些,质量也较高。基于建构水陆延展的前提,河道、溪涧、湖泊、海滩及道路的形状、走向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村镇演化和展开的依据、核心、骨架和边界,此时聚居区逐渐开始沿主生长轴线扩张。
  ……
展开
目录
《中华遗产·人居典范》书系/序
前言
第一章 徽州朝奉
一、徽人
二、徽州
三、朝奉

第二章 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
一、环境、气候、资源和交通
二、人口和宗族社会
三、经济和耕读文化
四、人文地理景观

第三章 空间、构成和格局
一、择址
二、类型
三、结构
四、街巷
五、边沿和景观

第四章 民居和园林
一、民居
二、园林

第五章 装饰和陈设
一、装饰装修
二、室内陈设

第六章 传播、融合和互动
一、徽州与周边城镇建筑、人居环境的互动和比较
二、徽州与周边城镇学术、诗文、书画、鉴藏的交流和互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