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夏小正》新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031773
  • 作      者:
    何新著
  • 出 版 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何新,系中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国际知名政论家、战略问题评论家;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教师,1980年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职于全国政协,从事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译著50余种,60多卷册。他涉研领域宽广、学境立志高远、观点坦豁新锐、见解独到达观。
展开
内容介绍
  《何新古典新论:<夏小正>新考》是名震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在天文历法方面有过多年探索性研究的专家——何新的又一部力作。慎终追远、博古论今;引经据典,诠释新考。重述了自己对古代历法研究的点点滴滴,观点鲜明,富有新意。“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欲寻民族文化之根基,不可不读此惊世之作。
展开
精彩书摘
  胡厚宣说:“殷代历法已经有了闰月,闰月所以调节四时。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则殷人已有四时的观念,乃毫无问题。”(释殷代末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又言:
  甲骨文的四方和四方风名,由上看来,与四时相配合,也好象有些线索。但是关于四时的字样,则还一直没有被认识出来。甲骨文春秋之义,用作年,并不是说的春天和秋天,夏冬二字,用为夏季、秋季之义者,迄今亦有待发现。
  有四季之分期而不见四季之名称,应如何解释这一矛盾?我认为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应将自然季节与农业季节相区分。东周以后,此两种季已密切不分。但在殷商以前,则很可能二者是不相同的。
  杨树达释商代四方名,认为皆与草木有关,即以草木之象区别四时的变化。(胡厚宣先生认为“其说可通”,见《复旦学报》1956年第1期)他认为析者,即取象于草木甲忻茁长。故析即商代春季之名。夹即荚,草木荚实。此为夏季之象,亦即商代夏季之名。夷者杀也。秋气肃杀,故用夷为秋季之名。勺即伏(于省吾说,《甲骨文字释林》),谓万物藏伏。是冬季之象。并用作冬季之名。
  故商人称四时之名,实与后世不同,而其根据,则来自对四季自然现象的观察。周人的四季名称则与商人不同。他们可能首先采用了春夏秋冬的称法。汉经学家训四季名称谓:春者屯也,动也。夏者大也,秋者熟也。冬者终也,四名皆与农事有关。
  周人农业发达,而商人牧业发达。所以称四季为析、荚、夷、伏,皆取象于草木自然。而周人名四季为春夏秋冬,则根据于农业生产。
  在西周,周人仍只祭四方神。《礼·曲礼》:“天子祭四方。”《公羊僖三十一年>:“天子有方望之事。”何休注:“谓望祭四方之神”。另配上一个土神,或称社神。《诗经·小雅·甫田》:,“与我牺羊,以社以方。”郑笺:“秋祭社与四方。”何楷《世本古义》亦谓:“方社祭四方之神及后土”。
  逮于晚周,四方神转化为东西南北四帝。四帝配星各主二十八宿中之七宿。此俗应与《尧典》中的四方四季分配“鸟、火、虚、晶”四星有关。但是,自周人把“五”的数字崇拜观念注入了这一系统后,遂将北斗七星别立一主,作为“中宫”,由此而演出新的五方神即五帝的观念。
  郭沫若《金文丛考·金文所无考》谓:
  “五行之观念,亦为金文所无,金木水火土等文字虽见,然义均实质,绝无神秘之嗅味,因之五行生胜,命德转移及五方五祀之说,均无丝毫痕迹可以征考,《洪范》-文,其名构成意识之产物,与《禹贡》《周易》同,绝非自然发生之文字,亦绝非周初所宜有。”又谓:罗振玉《殷虚契考释·礼制篇》言商代祭有五方帝……余旧亦颇是认此说,然细考实依稀仿佛之说也。此所谓五方帝者,纯属皮傅而已。
  这一说法是有坚实根据的。
  《史记·封禅书》云:“五帝之祀始于秦”。说秦初只祭四帝,至春秋晚期才增人中央帝成为五帝,这一演变说明四方神转变亦为五帝系统的时期,至早亦应在晚周春秋之世。
  三
  五方与五帝观念,必待二十八宿与北极(中宫)观念确定以后。天与地的观念是相对应的。天有四方、四神,地也有四岳、四祗。所以商人并没有地之中土观念。他们当时甚至尚没有大地一体的概念。他们所言的“土”,都是很具体的。他们的“中”,也具体地指所处的居邑,而没有大地中心的观念。(对于地“中”何在的问题,直到战国时期还是一个在辩论着的问题。见《庄子·天下》:“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殷商人多次迁徒,也就说明了他们并没有地中心的概念。但在春秋时天上中宫的概念形成后,地上五岳的概念也相应出现了。这时才有了五方神和五帝的说法。因此,是五数崇拜、方位崇拜、四时崇拜与星象崇拜的结合,最终构成了五宫、五方、五帝的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出现,为五行理论,从宗教神学方面准备了条件。
  但是,五行学说的出现,还要有一条件,这就是哲学的条件。春秋时出现的五材说正提供了这一条件。
  五行观念的质料构成因素,是春秋流行的五材学说。
  ……
展开
目录
新版序

卷壹 《夏小正》新考
序《夏小正》考释
《夏小正》经传注释
《夏小正》物候表
诸家考《夏小正》星象表

卷贰 古历法研究
端午节来源新论
上古五行十月历考论
关于十月历法
太一阴阳五行十月历起源
五行说来源新探
《礼记·月令》与阴阳五行历法
《春秋繁露》所记述的五行历法“月令”
《诗经·七月》(译文)
《七月》(原文)
《七月》(译文)

卷叁 古月令
《逸周书·周月》
《逸周书·时训》
《礼记·月令》
《吕氏春秋·十二纪》
《淮南子·时则训》
《夏小正》《诗经·七月》《礼记·月令》物候对照表
《史记·律书》八风十二音律与十二月份图
月名及音律、物侯表
《四民月令》所载物候与人类活动表
《四民月令》所载人类活动表

卷肄 附录
《管子》中的三十节气与十月历
西南客族以夏至(星回)为新年
殷商以夏至为岁首(摘录)
殷历建未说
古华夏为人类农业文明起源地
参考书目
何新著作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