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当我有机会站在东海校园的中轴上向远山眺望时,很佩服贝先生的卓见,但是却也知道,这与中国传统无关。因为真正的传统做法,是自风水观察找到主轴,然后把主要的建筑安置在主轴上,自上而下,层层向后延伸,而不是把建筑群向两侧安置。
张、陈两位先辈在建筑上各擅胜场。张先生是很认真的建筑师,一步一个脚印的执行者。陈先生是一位浪漫的画家,是建筑气氛的创造者。他们原本是在纽约画图,委由这边的建筑师详细作业,但首期工程文学院的结果,贝先生不满意,就把他们两位派来台湾了。张肇康是实际的主导者,早期较精致的建筑都是出之于他的手。
与王大闳比起来,张、陈两位先生对传统的意象要清楚明显得多,也就是说比较具象。他们使用合院作为建筑单元的概念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想法恐怕也未必是贝聿铭的主意。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去东海任教,看他们完成了第三个学院——工学院,仍然是合院的形式。贝先生来台时,我曾偕校长陪他走了一趟。听他所表示的意见是,其实不必复制合院,可以按功能重新设计。这使我了解,贝是现代主义者,合院应该是张、陈二位的主张。
由于表现传统的风貌,东海初期的学院建筑完全没有特殊功能的考虑,是一座三合院,正面为二层,两厢为一层,然后用廊子连起来。至于是否够用,也未加考虑。这是颇合中国传统习俗的。只是这些三合院并不照中国传统面对山下,而是侧向安置的。早年的东海,以博雅教育为宗旨,是以师生见面听讲为主要学习方法,所以简单的建筑并无不合用的问题。
至于建筑的外貌呢?由于要求具象,所以是采取一种简化主义,把传统建筑去掉繁饰,予以阳春化。由于建筑材料大多改变,颇似中国建筑的模型。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好像西洋人说中国话,大体可通,而且一板一眼,只是味道有些不合,一听就知道是外国腔。
具体地说:屋顶大,出檐深,但没有曲线与起翘;灰瓦,没有瓦垄,上面没有脊饰,下面的木构只有一排方形的小木椽子。水泥原色的方柱子及梁,没有漆饰,也没有斗拱。屋顶下及方格门窗用原木色。墙壁用砖砌,清水面,是西洋的简单砌法。这样的灰、白的原色建筑如果没有斜屋顶与合院的组成,与一般现代建筑无异。加上屋顶后,下面再加台阶,才有点中国建筑的联想,可是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日本建筑。
仿古与仿日之争
诚然,日本的寺庙就是灰色与木色组成的合院建筑。他们京都一带的民宅,就是自然材料、直线条的灰瓦建筑。在那个时代,大陆尚未开放,对中国古建筑有兴趣的人都到京都、奈良去参访那些来自古中国的较素朴的寺庙,受到感动。所以张肇康等人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可能很难与日本古建筑分得明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