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筑母语:传统、地域与乡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45843
  • 作      者:
    汉宝德著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汉宝德,1934年生于山东日照、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汉光建筑事务所主持人、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创校校长,是二十世纪后半,引领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重要学者,在推动台湾建筑教育、文化资产保存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适当的交会点,是当今中国建筑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主舵手”,作者对六十年来台湾建筑界面对传统与现代的问题所做的因应予以梳理、评析,对“传统”与“现代”的内涵作了精要的阐释,也将自己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娓娓道出,希望对多元社会中的年轻一代有所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若干年后,当我有机会站在东海校园的中轴上向远山眺望时,很佩服贝先生的卓见,但是却也知道,这与中国传统无关。因为真正的传统做法,是自风水观察找到主轴,然后把主要的建筑安置在主轴上,自上而下,层层向后延伸,而不是把建筑群向两侧安置。
  张、陈两位先辈在建筑上各擅胜场。张先生是很认真的建筑师,一步一个脚印的执行者。陈先生是一位浪漫的画家,是建筑气氛的创造者。他们原本是在纽约画图,委由这边的建筑师详细作业,但首期工程文学院的结果,贝先生不满意,就把他们两位派来台湾了。张肇康是实际的主导者,早期较精致的建筑都是出之于他的手。
  与王大闳比起来,张、陈两位先生对传统的意象要清楚明显得多,也就是说比较具象。他们使用合院作为建筑单元的概念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想法恐怕也未必是贝聿铭的主意。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去东海任教,看他们完成了第三个学院——工学院,仍然是合院的形式。贝先生来台时,我曾偕校长陪他走了一趟。听他所表示的意见是,其实不必复制合院,可以按功能重新设计。这使我了解,贝是现代主义者,合院应该是张、陈二位的主张。
  由于表现传统的风貌,东海初期的学院建筑完全没有特殊功能的考虑,是一座三合院,正面为二层,两厢为一层,然后用廊子连起来。至于是否够用,也未加考虑。这是颇合中国传统习俗的。只是这些三合院并不照中国传统面对山下,而是侧向安置的。早年的东海,以博雅教育为宗旨,是以师生见面听讲为主要学习方法,所以简单的建筑并无不合用的问题。
  至于建筑的外貌呢?由于要求具象,所以是采取一种简化主义,把传统建筑去掉繁饰,予以阳春化。由于建筑材料大多改变,颇似中国建筑的模型。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好像西洋人说中国话,大体可通,而且一板一眼,只是味道有些不合,一听就知道是外国腔。
  具体地说:屋顶大,出檐深,但没有曲线与起翘;灰瓦,没有瓦垄,上面没有脊饰,下面的木构只有一排方形的小木椽子。水泥原色的方柱子及梁,没有漆饰,也没有斗拱。屋顶下及方格门窗用原木色。墙壁用砖砌,清水面,是西洋的简单砌法。这样的灰、白的原色建筑如果没有斜屋顶与合院的组成,与一般现代建筑无异。加上屋顶后,下面再加台阶,才有点中国建筑的联想,可是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日本建筑。
  仿古与仿日之争
  诚然,日本的寺庙就是灰色与木色组成的合院建筑。他们京都一带的民宅,就是自然材料、直线条的灰瓦建筑。在那个时代,大陆尚未开放,对中国古建筑有兴趣的人都到京都、奈良去参访那些来自古中国的较素朴的寺庙,受到感动。所以张肇康等人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可能很难与日本古建筑分得明白。
  ……
展开
目录
白序 建筑家的文化责任感
一 传统、现代之争的回顾
二 现代建筑怎么看传统
三 台湾现代中国建筑第一波
四 地域主义的历史意义
五 有机建筑算什么
六 现代主义是国际主义吗
七 回归乡土
八 建筑的这一代
九 乡愁说的批判
十 建筑传统承袭的思考
十一 苏州博物馆的传统与现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