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学教科书;伦理教科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5400394
  • 作      者:
    刘师培著
  • 出 版 社 :
    广陵书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汉族,江苏仪征人。1902年中举,1903年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与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国粹派。1919年11月20日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刘申叔先生遗书》。其中关于论群经及小学者22种,论学术及文辞者13种,群书校释24种。
展开
内容介绍
  《刘师培国学讲论丛书:经学教科书伦理教科书》共分三十六课,首述经学之源流,按经学之发展分为四期,分别予以论述。《伦理教科书》是刘师培关于伦理学的研究成果。《刘师培国学讲论丛书:经学教科书伦理教科书》研究内容精到,是研究中国经学流变、伦理学的主要入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课  古代之六经
  《六经》起原甚古。自伏羲仰观俯察,作八卦以类物情。后圣有作,:递有所增,合为六十四卦。虞翻以为伏羲作,郑玄以为神农作。今并存其说。而施政布令,备物利用,咸以卦象为折衷。夏《易》名《连山》,商《易》名《归藏》,今皆失传,是为《易经》之始。上古之君,左史记言,右史记动。言为《尚书》,动为《春秋》。《礼记》郑《注》。故唐、虞、夏、殷,咸有《尚书》。而古代史书,复有《三坟》《五典》,见《左传.昭十二年》。是为《书经》《春秋经》之始。谣谚之兴,始于太古。见杨慎所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大序》。虞、夏以降,咸有采诗之官,夏有道人,见《尚书》及《左传》;商有太师,见《礼记。王制》。采之民间,陈于天子,以观民风,《王制》。是为《诗经》之始。乐舞始于葛天,《吕氏春秋.古乐篇》。而伏羲、神农,咸有乐名。至黄帝时,发明六律五音之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而帝王易姓受命,咸作乐以示功成。用《乐纬》及《乐记》说。故音乐之技,代有兴作,是为《乐经》之始。上古之时,社会蒙昧。圣王既作,本习俗以定礼文,故唐、虞之时,以天、地、人为三礼,见《虞书》《注》。以吉、凶、军、宾、嘉为五礼。同上。降及夏、殷,咸有损益,是为《礼经》之始。由是言之,上古时代之学术,奚能越《六经》之范围哉?特上古之《六经》,淆乱无序,未能荟萃成编。此古代之《六经》所由殊于周代之《六经》也。
  第四课  西周之六经
  西周之时,尊崇《六经》。自文王治《易》,作《彖》文、爻词。用郑玄及惠栋说。周公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复损益前制,制为冠昏、丧祭、朝聘、射飨之礼,即今《仪礼》。而辅轩陈诗《雅》《颂》《南》《豳》,皆出于周公。观风,史官记言、记动,仍仿古代圣王之制。故《易经》掌于太!、,以《易经》可备I、筮之用也。《书经》《春秋》掌于太史、外史,《诗经》掌子太师,《礼经》掌于宗伯,《乐经》掌于大司乐。有官斯有法,故法具子宫;有法斯有书,故宫守其书。用章学诚《校雠通义》说。而《礼》《乐》《诗》《书》,复备学校教民之用。《礼记.王制篇》云:“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诸侯各邦,亦奉《六经》为典臬。因职官不备,或以史官兼掌之。诚以成周一代之史,悉范围于《六经》之中也。用龚定貪《古史钩沈论》说,兼用王守仁说。又,周公之时,作《周官经》,以明六官之职守;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时,宋儒亦多疑之。惟汉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今从刘、郑二家之说。又作《尔雅.释诂》一篇,张揖《上广雅表》。明古今言语之异同,用郝懿行《尔雅义疏》说。以备外史达书名之用。见《周礼。外史职》。又,《大行人职》亦同。故周公者,集周代学术之大成者也。用魏源《学校应增祀先圣周公议》说。《六经》皆周公旧典,用章学诚《校雠通义》说。足证孔子以前,久有《六经》矣。故周末诸子,若管子、墨子,咸见《六经》。墨子称《诗》《书》《春秋》,多太史中秘书。《管子》亦言“泽其四经”,《注》云:“《诗》《书》《礼》《乐》也。”是道家、墨家,咸见周室之《六经》矣。盖周室未修之《六经》,固与孔子已修之《六经》不同也。《公羊传》言“未修之《春秋》”,则《春秋》以外之五经.亦成有未修之旧本矣,惟后世失其传耳。
  ……
展开
目录
《刘师培国学讲论》编辑缘起
前言
经学教科书第一册
序例
第一课 经学总述
第二课 经字之定义
第三课 古代之六经
第四课 西周之六经
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
第六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第七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下
第八课 尊崇六经之原因
第九课 两汉易学之传授
第十课 两汉尚书学之传授
第十一课 两汉诗学之传授
第十二课 两汉春秋学之传授
第十三课 两汉礼学之传授
第十四课 两汉论语之传授
第十五课 两汉孝经之传授
第十六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第十七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书学
第十八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第十九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第二十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第二十一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论语学
第二十二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孝经学
第二十三课 宋元明之易学
第二十四课 宋元明之书学
第二十五课 宋元明之诗学
第二十六课 宋元明之春秋学
第二十七课 宋元明之礼学
第二十八课 宋元明之论语学
第二十九课 宋元明之孝经学
第三十课 近儒之易学
第三十一课 近儒之书学
第三十二课 近儒之诗学
第三十三课 近儒之春秋学
第三十四课 近儒之礼学
第三十五课 近儒之论语学
第三十六课 近儒之孝经学
经学教科书第二册
弁言
第一课 易经总义
第二课 易经卦名
第三课 卦名释义
第四课 论易卦之作用
第五课 释三易
第六课 释周易之旨
第七课 论易有三义
第八课 释彖辞
第九课 释爻辞上
第十课 释爻辞下
第十一课 释易象
第十二课 释十翼
第十三课 说筮法
第十四课 说互体一
第十五课 说互体二
第十六课 说互体三
第十七课 说互体四
第十八课 释卦变一
第十九课 说卦变二
第二十课 说卦变三
第二十一课 说比例
第二十二课 论易经与文字之关系
第二十三课 论易学与数学之关系
第二十四课 论易学与科学之关系
第二十五课 论易学与史学之关系
第二十六课 论易学与政治学之关系
第二十七课 论易学与社会学之关系
第二十八课 论易学与伦理学之关系
第二十九课 论易经与哲学之关系一
第三十课 论易经与哲学之关系二
第三十一课 论易经与哲学之关系三
第三十二课 论易经与礼典之关系上
第三十三课 论易经与礼典之关系下
第三十四课 论易词上
第三十五课 论易词下
第三十六课 释易韵
伦理教科书第一册
伦理教科书序例
凡例
第一课 释伦理之义
第二课 伦理之起原
第三课 中国伦理学之派别
第四课 论伦理与人类之关系
第五课 论己身之重要
第六课 论权利义务之界限
第七课 论人当修身之故
第八课 论修身之难易
第九课 论心身之关系
第十课 论人性有体用之殊
第十一课 论知之作用
第十二课 论情之作用
第十三课 论意之作用
第十四课 说命
第十五课 说德
第十六课 说才
第十七课 说道
第十八课 说省身
第十九课 说立志上
第二十课 说立志下
第二十一课 说力行
第二十二课 说良知上
第二十三课 说良知下
第二十四课 说主敬
第二十五课 说义
第二十六课 说动静
第二十七课 说扩充
第二十八课 说主一上
第二十九课 说主一下
第三十课 说刚柔
第三十一课 说清和
第三十二课 说学
第三十三课 说尚武
第三十四课 说治生
第三十五课 说卫身
第三十六课 说言语容貌
伦理教科书第二册
弁言
第一课 论家族伦理之起源
第二课 论家族伦理之利弊
第三课 论父子之伦上
第四课 论父子之伦下
第五课 论父子之伦当实践
第六课 论兄弟之伦上
第七课 论兄弟之伦下
第八课 论兄弟之伦当实践
第九课 论夫妇之伦上
第十课 论夫妇之伦下
第十一课 论夫妇之伦当实践
第十二课 对于宗族之伦理
第十三课 对于戚党之伦理
第十四课 论宗族戚党伦理均当实践
第十五课 论对于奴仆之伦理上
第十六课 论对于奴仆之伦理下
第十七课 总论齐家之道
第十八课 结论
第十九课 论公私之界说
第二十课 论中国社会伦理不发达之原因
第二十一课 论社会伦理之起原及范围
第二十二课 释仁爱上
第二十三课 释仁爱下
第二十四课 释正义上
第二十五课 释正义下
第二十六课 释和睦上
第二十七课 论和睦下
第二十八课 论义侠
第二十九课 论秉礼
第三十课 论择交
第三十一课 释服从
第三十二课 释诚信
第三十三课 论洁身
第三十四课 对于师友之伦理
第三十五课 论对于乡党之伦理
第三十六课 结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