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引言1
12纳米结构的组成、特异效应和性质2
121纳米结构的组成2
122纳米结构的特异效应3
123纳米结构的性质6
13纳米结构组装的原理8
131微观和宏观的相互作用8
132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性分子12
133从分散态到凝聚态的转变:组装的开始13
134堆积几何:获得所需的组装结构14
14纳米晶体的组装18
141无机矿物质的分子直接组装20
142纳米晶体组装的条件21
143纳米晶体的形状22
144粒子的溶液相组装22
145纳米晶体组装的生长机理25
15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26
151层状氢氧化物的合成与表征26
152负载型羟基氧化物的构筑及催化性能研究28
参考文献28
2层状氢氧化物的合成、表征与测试方法
21氢氧化物与羟基氧化物37
22氢氧化物的主要合成方法38
221固态反应法38
222金属盐或氧化物的水解法39
223碱性溶液沉淀法39
224尿素水解法39
23氢氧化物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39
231物相表征、形态分析、成分分析40
232性质分析43
参考文献47
3层状化合物Cu(OH)2的组装
31CuO亚微米带准阵列的设计合成53
311简介53
312CuO亚微米带准阵列的合成与表征54
313CuO亚微米带准阵列的形成机理讨论56
314结论60
323D Cu(OH)2分层超结构的组装生长61
321简介61
3223D Cu(OH)2 分层超结构的合成与表征62
3233D Cu(OH)2 分层超结构的形成机理讨论65
324结论70
参考文献70
4层状化合物βFeOOH的合成组装
41FeOOH介绍74
411FeOOH的结构和性质74
412FeOOH的研究进展77
413FeOOH的研究思路77
42实验78
421仪器和材料78
422样品的合成方法78
423样品的仪器表征78
43结果与讨论79
44结论81
参考文献82
5γAlOOH纳米结构的合成组装
51AlOOH介绍87
511AlOOH的结构和性质87
512AlOOH的研究进展88
513AlOOH的研究思路89
52准1D γAlOOH 纳米结构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90
521实验方法90
522产物的物相、形貌和结构分析90
523γAlOOH 纳米结构的 PL 光谱94
524γAlOOH 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讨论94
525结论97
53四分之三球状γAlOOH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应用研究98
531实验部分98
532结果与讨论99
533结论107
54CTAB辅助合成卷心菜状γAlOOH及其吸附性能研究108
541实验部分108
542结果与讨论109
543结论117
参考文献119
6负载型羟基氧化物的构筑及催化性能
61负载材料的构筑124
611AlOOH负载125
612FeOOH负载126
62负载材料的电催化性能127
621双羟基氧化物修饰电极电催化性能127
622负载型双羟基氧化物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128
63负载型羟基氧化物的研究思路128
参考文献129
7Pd/γAlOOH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71实验部分134
711实验仪器与试剂134
712Pd/γAlOOH复合材料的制备134
713Pd/γAlOOH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135
714Pd/γAlOOH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135
72结果分析与讨论135
721TEM、FESEM 和 HRTEM 表征结果135
722XRD分析结果137
723Pd/γAlOOH修饰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137
724Pd/γAlOOH修饰电极对NNK的电催化性能初步探索140
73结论142
参考文献142
8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金/钴氢氧化物膜修饰
81实验部分147
811实验仪器与试剂147
812修饰电极的制备147
813实验方法148
82结果与讨论148
821邻苯二酚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148
822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混合溶液的循环伏安行为148
823缓冲溶液pH值的影响149
824纳米金沉积时间的影响150
825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选择性测定151
826稳定性、重现性与干扰实验151
827样品测定152
83结论154
参考文献154
9NiAlLDH/G修饰电极对尿酸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91实验部分158
911实验仪器与试剂158
912样品合成方法159
913NiAl LDH/G复合物电极的制备159
914NiAl LDH/G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160
92结果与讨论160
921产物表征结果160
922NiAl LDH/G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性能研究162
93结论165
参考文献16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