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多尺度图像融合理论与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219146
  • 作      者:
    才溪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多尺度图像融合是图像融合中的一种主流技术,《多尺度图像融合理论与方法》作者在多领域探讨了这种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前景,值得关注。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学屯,具有多年一线维修与维护经验,现为大学老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完美体现。
展开
内容介绍
  《多尺度图像融合理论与方法》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多尺度图像融合的理论和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多尺度图像融合技术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多尺度图像融合理论与方法》内容包括:图像融合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现状,像素级融合的基本方法及评价标准,多尺度图像融合的基本框架、研究现状及难点,金字塔变换、小波变换、多小波变换、Curvelet变换、Contourlet变换的基本理论及基于各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多尺度边缘表示理论及基于多尺度边缘的图像融合算法。书中的算法大都做了详细的计算机仿真实验,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大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2.1  像素级图像融合的预处理
  由于像素级图像融合是针对各源图像的对应像素直接进行重要显著信息的融合处理,像素位置之间的微小差异和像素灰度受到的噪声污染都会造成融合质量的急剧下降,所以,像素级图像融合对源图像的配准精度和图像质量要求很高。图像配准和图像去噪也因此成为像素级图像融合重要的预处理。源图像的配准精度和图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像融合的效果,同时也影响着多传感器系统的性能及其应用。
  对图像配准和图像去噪的详细介绍已超出本书范围,下面仅为使读者理解两种预处理的基本思想,分别对图像配准技术和图像去噪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2.1.1  图像配准
  在实际应用中,图像配准与图像融合技术是密不可分的。通常,获取源图像的成像传感器在位置和姿态上会有所不同,这使得待融合的源图像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平移、旋转、尺度伸缩等几何空间差异,而这种空间差异对图像融合的效果影响很大,所以对源图像进行图像融合之前,需要通过图像配准来消除源图像之间的空间差异。
  图像配准的目的就是将源于同一场景的不同时刻、不同视角、不同传感器的多幅源图像做几何对齐,以便用于后续的图像融合等处理.近年来,图像配准已成为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个热门研究问题,并已广泛应用于航空影像自动制图、图像三维重构、计算机视觉、医学图像分析、遥感数据分析等领域。
  图像配准的基本思想就是找出一种图像转换方式将不同图像相互对齐,以消除图像之间的形变差异。通常,这些差异表现为各幅图像具有不同的分辨率、不同的位置(平移和旋转)和不同的非线性变形,等等。根据图像差异的不同,人们构造了不同的图像转换模型(也称为几何变换模型),常用的全局变换模型包括刚体(Rigid)变换、仿射变换、透视(Pcrspcctivc)变换、投影(Pcctivc)变换、多项式(PolyIomial)变换。
  一般情况下,图像配准方法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特征空间、相似性度量、搜索空间和搜索算法。其中,特征空间包含了用于配准的图像特征,相似性度量用来定量描述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搜索空间可看作图像几何变换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而搜索算法一般为最优化算法。可以说,图像配准本质上就是一个寻优问题,即利用特征空间中的特征,使用搜索算法,在搜索空间中找到使得相似性度量最优的解。
  通常,人们按照用于配准的图像特征,将图像配准方法分为两大类:基于灰度信息的图像配准和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图像融合基础
1.1 图像融合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2 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图像融合的应用
1.4 图像融合的分类
1.4.1 按信息表征层次分类
1.4.2 按图像源分类
1.4.3 按融合方法分类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像素级图像融合概述
2.1 像素级图像融合的预处理
2.1.1 图像配准
2.1.2 图像去噪
2.2 像素级图像融合方法综述
2.2.1 加权平均图像融合方法
2.2.2 IHS空间图像融合方法
2.2.3 主成分分析图像融合方法
2.2.4 伪彩色图像融合方法
2.2.5 基于统计估计的图像融合方法
2.3 像素级图像融合性能评价
2.3.1 主观评价
2.3.2 客观评价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多尺度图像融合基本框架及研究现状
3.1 多尺度图像融合的产生
3.2 多尺度图像融合的基本框架
3.2.1 多尺度分解方法
3.2.2 融合准则
3.3 多尺度图像融合的研究现状
3.4 多尺度图像融合的研究难点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
4.1 金字塔变换
4.1.1 高斯金字塔
4.1.2 拉普拉斯金字塔
4.1.3 对比度金字塔
4.1.4 梯度金字塔
4.2 基于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传统方法
4.2.1 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的图像融合方法(LPT)
4.2.2 基于对比度金字塔的图像融合方法(CPT)
4.2.3 基于梯度金字塔的图像融合方法(GPT)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
5.1 小波变换
5.1.1 一维小波变换
5.1.2 二维小波变换
5.2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传统方法
5.2.1 选取系数绝对值最大的融合方法(w-Max)
5.2.2 选取对比度绝对值最大的融合方法(w-Ctr)
5.2.3 基于匹配度的融合方法(w-Match)
5.3 一种基于小波域隐马尔可夫树模型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5.3.1 隐马尔可夫模型
5.3.2 小波域隐马尔可夫树模型
5.3.3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多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
6.1 多小波变换
6.1.1 一维离散多小波变换
6.1.2 二维离散多小波变换
6.2 基于多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传统方法
6.2.1 选取跨方向子带贡献最大的融合方法(DMWT-Qumar)
6.2.2 基于Canny边缘检测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DMWT-Canny)
6.2.3 基于范数的多光谱图像矢量融合方法(DMWT-Norm)
6.3 一种基于多小波域双变量Alpha稳定分布的矢量图像融合方法
6.3.1 Alpha稳定分布
6.3.2 多小波系数矢量统计特性分析
6.3.3 矢量融合方法具体步骤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基于Curvelet变换的图像融合
7.1 Curvelet变换
7.1.1 连续时间Curvelet变换
7.1.2 离散Curvelet变换
7.2 基于Curvelet变换的图像融合传统方法
7.2.1 选取系数绝对值最大的融合方法(CT-Max)
7.2.2 选取区域能量最大的融合方法(CT-Emax)
7.2.3 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融合方法(CT-PCNN)
7.3 一种基于Curvelet域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图像融合方法
7.3.1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
7.3.2 基于Curvelet域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图像融合方法
7.4 实验结果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
8.1 Contourlet变换
8.1.1 LP变换
8.1.2 方向滤波器组
8.1.3 Contourlet变换及其特点
8.2 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传统方法
8.3 Contourlet变换低通滤波器对融合算法性能的影响
8.4 Contourlet变换低通滤波器对融合图像中伪轮廓的影响
8.5 Contourlet变换低通滤波器对融合算法中分解层数选取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基于多尺度边缘的图像融合
9.1 图像多尺度边缘表示理论
9.1.1 信号的多尺度边缘检测
9.1.2 信号的多尺度边缘重构
9.2 基于多尺度边缘的图像融合传统方法
9.2.1 合并多尺度边缘的融合方法(MER-IF)
9.2.2 基于多尺度边缘的去噪融合方法(MER-IFNR)
9.3 一种基于多尺度边缘对失配/噪声鲁棒的图像融合方法
9.3.1 算法框架构成
9.3.2 多尺度边缘的处理
9.3.3 关键度量的定义——边缘相关性
9.3.4 多尺度边缘的配准过程
9.3.5 多尺度边缘的融合准则
9.3.6 多尺度边缘的重构
9.4 实验结果及分析
9.4.1 全局边缘相关性的单峰特性
9.4.2 无噪声失配情况下融合结果分析
9.4.3 有噪声失配情况下融合结果分析
9.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多尺度图像融合的发展趋势
10.1 多尺度图像融合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
10.2 理论技术发展对器件与系统发展的影响
10.3 本章小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