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保部门开展了多种、多次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生态环境调查工作及污染源管理工作,积累了大量数据。但是,对环境数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一直没有开展系统研究。环保行业的信息化具有横向相对松散、纵向相对紧密的特点,这使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面临诸多问题:如网络系统建设凌乱、数据传输与交换效率低下、重复建设、共享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现象严重。
《国家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分析了我国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国家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的概念,并对该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技术框架、主要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国家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指出国家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的实质是政府主导建设的环境信息资源网,核心由三级环境数据中心,依托于四级专网的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以及分别依托于内网、专网和互联网的各级共享服务门户构成。《国家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共享与数据服务的内涵进行区分和界定,对我国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类别、特点进行了对比,明确了三级环境数据中心的关系和建设策略,提出以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的环境数据资源共享建设思路及统筹规划、分层分级管理、数据共享的运行管理模式。在研究EA/FEA、SOA、MDM、IRP等主流信息工程理论方法在国家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中心集成应用的基础上,扩展提出了基于标准数据集的环境数据资源组织方法。数据资源的构建采用标准数据集的方式,管理和组织以资源目录和元数据为主线。
对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模式和标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两级交换中心、三级交换节点的数据交换模式,设计了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标准的框架,以及基于数据库和文件两种接入方式的数据传输与交换框架。对环境数据中心构建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系统提出了环境数据中心总体技术框架和核心建设的四种能力(数据管理、应用支撑、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服务);对四种能力在环境数据中心建设中的体现、关键流程和应用场景进行了设计和描绘;对环境数据体系和数据库体系构建方法、过程和主要产出进行了定义,初步设计了环境数据体系和数据库体系。依托国家四级环境保护专网设计了环境信息资源目录,运用基于标准数据集的数据资源组织方法,设计了共享数据组织和服务基础框架。最后将上述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部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数据中心、国家生物物种资源数据库平台、污染源普查数据集成与服务平台、环境数据共享管理机制研究等建设实践。
《国家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读者对象为环境信息化相关从业人员、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及教职人员、IT咨询从业人员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