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太湖蓝藻水华生态灾害评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94811
  • 作      者:
    高俊峰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1.蓝藻水华生态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2.蓝藻水华生态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建立蓝藻水华生态灾害风险分级体系;开发蓝藻水华生态灾害过程模拟和评估数字模型,建立蓝藻水华生态灾害预警系统;对太湖典型蓝藻水华事件进行生态灾害评估,对不同风险等级蓝藻水华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选择若干典型蓝藻水华生态灾害事件,进行全面观测与模拟,以验证等级的划分和标准,并对预警系统进行检验。3.蓝藻水华生态灾害防治与调控:通过对典型蓝藻水华生态灾害事件的反演和模拟,研究蓝藻水华的致灾过程和调控机理;筛选出不同状况下引发蓝藻水华生态灾害的控制性因子,并评估其可能造成的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损失,由此提出调控蓝藻水华生态灾害的备选方案和治理措施;通过情景分析,设计具体调控手段和调控目标,通过模拟和结果比对,优化调控实施方案,以达到减轻和控制蓝藻水华生态灾害的目的。

展开
精彩书摘
  2.化学特征
  湖泊中的水流是大气罔中水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无论是雨水坡面漫流还是下渗形成潜流以及湖泊的水流交换过程,水体的化学性质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空气中,水分通过水蒸气与空气进行交换;在浅层土壤中,水分经历了与无机和有机物质以及土壤气体的化学交换:在地下水中,因流动较长时间就可能溶有溶解性矿物质;同时,在湖体中也存在类似的化学反应,水在每一处都与其接触的物体——空气、岩石、细菌、植物和鱼类交互作用。湖泊水体是水、溶解性物质、悬浮性物质、水生生物和底泥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并且由于湖泊相对的静水条件特征,受入湖河流水质影响较大。湖水中维持一定的化学条件是湖泊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比如,水生植物除了C0和水.还需要大量的如N和P等营养元素以维持其本身结构和新陈代谢。在无干扰条件下,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能不断地进行循环。
  3.生物特征
  湖泊的区域特征以及湖泊形态、水文及化学条件影响了湖内生物分布。由于湖泊特定的水文条件,如流速缓慢和水面开阔等,使湖泊在物质循环和生物作用等方面与河流水体明显不同。并且,不同湖泊之间因生境条件的差异,其生物群落特征也有很大差别。但在无人类干扰条件下,湖内生态系统往往呈现一种相对均衡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湖内生物种群复杂多样,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和鱼类及两栖类和鸟类等生物。(二)湖泊健康的影响因素
  湖泊自然生态系统几千年来与人类活动相互交织,湖泊健康影响原因应为自然因素与人类干扰条件2个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
  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蓄水洼地,是湖岸、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其物理形态、水动力、水化学以及生物条件构成了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系统内部的各项组成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自然条件下,其相互作用过程影响了湖泊形成、发展与消亡的过程。例如,湖泊水力一形态过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湖泊演变过程,侵蚀、搬运和堆积等水力方式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丰富的湖泊地貌如湖滨漫滩、积水沼地、湿地及阶地等。同时,湖泊物理形态特征对于湖泊物质内的循环和调节功能贡献巨大:通过截留和下渗过程可发挥存蓄功能,既有利于减少地面产流,又有利于地下水补给:底质的渗透性保证了湖泊水体与地下水体之间进行交换和循环。湖泊水力一形态过程对河流水质也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湖滨带岸坡土壤和植被的截滤。水质得到了改善:湖流及波浪等流动性特征也有利于入湖污染物的稀释。此外,水质理化指标包括重金属、有毒有机物、营养物质和DO等指标均与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例如,水中N和P等物质增加易导致蓝藻加快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水中生物群落比例失调。
  但人类一湖泊干扰响应关系是湖泊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人类各种社会经济与开发活动干扰下,湖泊系统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如水质下降、植被破坏、富营养化以及水生生物群落退化等症状,人类干扰直接影响了湖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条件。同时,湖泊系统的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的影响与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例如,人类活动导致人湖污染加剧,并使得湖泊水体交换能力下降,致使湖泊富营养化.进一步又导致了湖泊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可见人类活动影响下湖泊系统健康的动态变化过程是一个受干扰的且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自然条件下,湖泊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和自恢复能力。当外界干扰控制在一定程度,湖泊自然系统都能处于动态稳定的可自我恢复状态。但外界干扰一旦超出其自恢复临界值,湖泊自然健康即遭破坏。在湖泊早期人类活动强度较小时,湖泊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或减轻干扰的程度与效应。但随着周边干扰程度的逐步加剧,来自湖泊系统内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不利影响的累积效应逐渐显现,湖泊系统的生态利益与服务功能严重下降,并且湖泊健康进一步恶化。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蓝藻水华生态灾害的概念
第一节  蓝藻水华生态灾害的内涵
一、蓝藻概述
二、湖泊的蓝藻水华灾害
第二节  国内外蓝藻水华生态灾害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区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太湖健康状况评估
第一节  湖泊健康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一、湖泊健康的概念
二、湖泊健康的评价指标
三、湖泊健康的评价基准
四、湖泊健康评估实践
第二节  太湖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一、湖泊健康内涵
二、湖泊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节  太湖健康评价标准与分级
一、湖泊健康评价基准分析
二、湖泊健康指数分级标准
三、指标评价标准与分级
第四节  太湖健康评估方法
一、湖泊健康评估过程与方法
二、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第五节  太湖健康评价结果
一、单指标评估
二、太湖健康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太湖水质时空动态与藻类生长影晌因素
第一节  太湖水质时空动态变化
一、太湖湖体水质时间动态变化特征
二、太湖湖体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第二节  太湖藻类生长影响因素
一、太湖不同湖区富营养化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二、太湖富营养化环境影响因素季节动态分析
三、太湖藻类生长对磷输入的响应特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太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生态服务功能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第二节  太湖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一、供水功能
二、提供水产品
三、航运功能
四、水力发电
五、大气调节
六、输沙功能
七、水质净化
八、调蓄洪水
九、蓄水
十、土壤保持
十一、旅游功能
第三节  太湖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一、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二、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三、支持服务价值评估
四、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五、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流域营养盐输入对太湖蓝藻水华灾害的影响
第一节  典型小流域营养盐产出与输移过程
一、暴雨过程坡面营养盐流失特征
……
第六章  太湖蓝藻水华灾害时空分布
第七章  太湖蓝藻水华灾害评价
第八章  太湖蓝藻水华灾害风险评价
第九章  蓝藻水华评估模型与系统设计
第十章  太湖蓝藻水华灾害防治与调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