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能力的人,如伺创业
一、洞察天下大势
617年,隋大业十三年,就是隋炀帝执政的第十三个年头,由于隋炀帝实施的一系列错误决策,造成了民不聊生、国力衰竭和天下群雄并起的混乱局面。作为大隋帝国高层团队成员的李渊集团,是死守在狂风巨浪中四处漏水随时会沉没的大隋帝国这艘巨轮上,还是跳出这艘已失去方向的大漏船,自己创业打出一片新天地,这是必须进行的抉择。
1.纷乱之中发现战略机遇
对任何一位想干大事业的人来说,“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谁?”、“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前进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这些问题无法回避。
对于“我们是谁?”的问题,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回答非常简单和明确,即李渊是大隋帝国高级官员和皇亲国戚,用企业语言叫做大隋帝国公司高管。而对于“我们想成为谁?”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要复杂得多。
一个人要回答自己“想成为谁”,就必须对他所处时代环境和自身所具备的条件进行透彻分析和综合权衡,也就是说要审时度势,最重要的是把控发展机遇。如果我们从历史已经发生的结果看,以李渊李世民为首的大唐创业团队的确很好地把控住了隋末社会大动荡带来的战略机遇,可谓是深谋远虑、部署周密、环环紧扣。
首先,我们来看看李渊李世民父子是如何发现战略机遇的。作为大隋帝国高管,李渊目睹了隋炀帝执政以来的种种乱象,特别是隋炀帝大肆开工建设重大工程,如营建东都洛阳、修建大运河,修复长城,修建离宫别苑,加之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和无休止的巡游,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从大业七年开始,全国已经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反抗;大业九年,更是发生礼部尚书杨玄感叛乱;大业十一年,窦建德的势力已经遍及河北大部,自称长乐王,建都乐寿(河北献县);此外,山东有徐圆朗、河南有瓦岗军、南方有刘元进、李子通、杜伏威等武装势力。加上地方武装及脱离隋朝中央指挥的武装力量,势力大的超过23支之多。在这种情况下,李渊李世民判断认为,大隋帝国已经无药可救,自己与隋朝捆绑在一起,只有死路一条。李渊李世民认为,原隋朝国土上已经有几十支较大的武装力量在争夺,在天下没有最后定于一尊的情况下,谁都有机会代替隋朝重新主宰天下。
其次,唐高祖李渊本人胸怀大志,有经略四方的雄心,为人豁达,善于结交各方人才,加上,当时民间广泛流传着“李代杨有天下”的谶语,促使李渊李世民认定隋末的大乱之世正是创业的大好机会。
如果隋炀帝时,大隋帝国依然像隋文帝开皇年间一样稳定和繁荣,李渊也许终其一生只能在大隋帝国公司当一个滋润的高管,而李世民也可能继续类似的职业生涯。如果是那样,中国历史上顶多又多了几位有影响的大臣,而不是改变中国历史面貌的伟大政治家。发现战略机遇,是大唐帝国兴起的历史起点,也是大唐式领导的逻辑起点。
当我们将目光从隋末大乱之世转向现代企业界后,同样可以发现,审时度势,善于发现战略机遇,并抓住战略机遇是杰出企业家的共同特点,发现和抓住战略机遇也是他们事业发展的起点。下面我们来看看三个杰出企业家事业起步的故事。华为抓住市场机遇开启了世界级电信设备供应商之门
1988年成立的华为公司,以2万元起步。最初的业务是贸易,当时被称为“倒爷”,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一个偶然机会,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碰到一单从香港向内地销售电话程控交换机的生意。通过这个生意,任正非敏锐地发现了内地巨大的电话程控交换机市场。于是,他决定自己生产电话交换机,这一决定开启了一个世界级电信设备企业的发展征程。华为的发展从中国电话交换机市场机会的发现开始。①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机会,对此,任正非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做法。由于华为的主要客户是电信运营商和信息服务商,为了避免与自己的客户竞争,《华为基本法》明确宣布:“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远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华为对机会的把握充满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华为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领域.不与客户进行竞争,表面上失去了一些机会和收益,但却帮助华为从电信运营商那里持续地获得了商业机会。试想一下,有谁愿意与竞争对手达成业务。
事实上,华为在把握机会的过程中,反对“机会主义”的做法。他们不认为所有机会都要去抓,对机会要进行选择和甄别。一些短期有利可图,但长远没有前途的机会,最好放弃。这一点,在UT斯达康猛抓小灵通机会,赚了一笔钱,但很快从市场上消失的案例中得到了验证。华为把握的是战略性机遇,是有发展前景的机遇。李嘉诚不断发现市场新机遇建立起和黄商业帝国
蝉联多年世界华人首富头衔的李嘉诚是一位把控机会的高手。1949年,李嘉诚由于长期阅读《当代塑料》期刊,看到塑料时代必将到来,塑料市场将会很大,于是在1950年创办了“长江塑料”,主要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1957年,李嘉诚突然决定不再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改生产装饰用塑胶花,直到1964年,塑胶花市场持续旺盛,李嘉诚成为塑胶花大王。1958年,李嘉诚开始兴建12层工业大厦,正式进军房地产业。1967年,发生政治动乱,地产出现低潮,李嘉诚看准未来机会,大量收购地皮物业,迎来了事业大发展。李嘉诚总结自己的成功时说过:“要有国际视野,掌握和判断最快、最准的资讯。不愿改变的人只能等待运气,懂得掌握时机的人能创造机会;幸运只会降临有世界观,胆大心细,敢于接受挑战但能谨慎行事的人身上。”①梁稳根把控中国城市化战略机遇造就工程机械行业传奇
三一重工创始人梁稳根2011年以700亿财富登上“胡润百富榜”中国大陆首富位置。他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首要原因是他入对了行。梁稳根曾说过:“工程机械行业是个前景很好的行业.加上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这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达80%,而我国却不到40%,如果中国城市化每提高2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从农村转移一个美国的人口到城镇,这意味着工程机械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三一重工的超常规发展,可以看成是梁稳根为首的团队对于战略机遇的成功把控。
2.志当存高远,给自己设置挑战性目标
在发现了隋末的创业机遇后,李渊李世民父子下决心自己创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他们对“我们要成为谁?”,也就是发展目标的回答上,心里非常清晰,就是要在群雄逐鹿的大乱之世争天下,建立新的王朝,李渊本人的目标自然就是成为一代帝王。
“志当存高远”,凡是有大成就的人,志向远大是前提条件。如果当初李渊李世民父子没有创业的雄心壮志,没有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也就没有后来的大唐帝国。
做大事的人制定战略目标,一定要有挑战性,这些目标绝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目标。在许多情况下,他们设置的目标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让许多人觉得不可能实现。换句话说,做大事的人都有伟大的梦想,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终身。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时期就拥有了这样的梦想——建立大唐帝国,因而可以说,当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大唐梦”。杰出企业家在创业初期,同样怀抱宏大的志向,下面来看华为的例子。
……
展开
——吴兢唐代历史学家。《贞观政要》作者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司马光宋代政治家,大历史学家
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新中国主要缔造者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李世民大帝是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由于他的勋业,也由于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成为以后所有帝王的规范。
——柏杨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学者
贞观之治是一个有影响的样本,激励了后世如乾隆皇帝,忽必烈汗和日本的德川家康等各种各样的统治者。
——《剑桥中国隋唐史》世界汉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