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嘉兴人文精神的历史记忆:100个嘉兴历史文化遗珠拾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742930
  • 作      者:
    袁锦贵著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天下第一清官陆稼书”;“陈万青兄弟苦学成才”;“《红楼梦》评论家周春”;“清代数学家李善兰”;“真儒、农学家张履祥”;“项圣谟画坛独树一帜”……《嘉兴人文精神的历史记忆:100个嘉兴的历史文化遗珠拾粹》,时间下限止于近代,凡卒年超出1919年但主要文化贡献在1919年之前的历史人物均纳入《嘉兴人文精神的历史记忆:100个嘉兴的历史文化遗珠拾粹》。
展开
作者简介
  袁锦贵,男,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秘书、浙江省高职高专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嘉兴市第五批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高职素质教育研究会会员、文秘公关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教育研究员、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应用文写作》负责人。先后主持教育部文秘教指委课题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2项、省旅游局课题1项、省社科联普及课题1项、市社科规划课题5项、市科技局软课题1项,获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展开
内容介绍
  《嘉兴人文精神的历史记忆:100个嘉兴的历史文化遗珠拾粹》时间下限止于近代,凡卒年超出1919年但主要文化贡献在1919年之前的历史人物均纳入本书,人物籍贯有争议的按照《嘉兴市志》和最新研究资料综合考虑是否选取,在文化内容的选择上既考虑文化大家、文化事件的影响力,又统筹考虑各个文化阶层、类别、区域的代表性和全面性,所有条目原则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编排。
展开
精彩书摘
  据考证,包括嘉兴在内的江浙一带百姓,古时过端午,就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
  从嘉兴清代大诗人朱彝尊的《午日吴门观竞渡》诗中可知,直到清代,端午竞渡仍被吴越故地的百姓看作是纪念伍子胥“伍相”的一项民俗活动。这种活动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达到鼎盛。《秀水县志》、《烟雨楼史话》、《古禾杂识》中记载了当时南湖龙舟竞渡的盛况:每年端午节,嘉兴百姓抬着龙头祭庙后,挂灯下水,再是龙头点睛。然后一声炮响,群龙飞驰、百舸争流,舟中搭起彩棚,前后彩旗飘舞、锣鼓喧天,每条船两侧坐着二十条壮汉,手持大木桨,勇悍威武。
  河边观者如云,万人喝彩,气氛热烈,如痴如醉。除了在烟雨楼上观看的达官贵人外,龙舟竞渡的沿岸,常搭起许多凉棚观看,或驾舟隔湖眺望。
  还有人设了酒席,坐在那儿边吃边看。龙舟过时,便燃放鞭炮,这时龙舟又会起劲地表演一番。清代著名诗人马学乾、吴锡麟在烟雨楼上目睹其盛况后,分别赋《烟雨楼观竞渡诗》、《五日南湖观竞渡诗》。
  据说,伍子胥被抛尸入江后阴魂不散,“乃有遗响,发愤驰腾,气若奔马,威凌万物,归神大海”,“子胥恚恨,驱水为涛”,“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见《吴越春秋》、《越绝书》、《论衡》等)。从此,伍子胥被吴越民间当成了潮神、涛神、江神。
  吴越故地每到端午也就有了龙舟竞渡、“迎伍君”等习俗。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有的说是因为人们敬仰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将想追上去救起他,也有的说是因为曾有人看到骑着白马站在潮头的伍子胥,而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开始泛起初潮,人们驾舟追潮,是希望见到伍子胥显灵,民间因此有“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之说。
  而嘉兴关于伍子胥的遗迹也足以说明伍子胥的嘉兴情结。旧时,嘉兴城东30里外的大桥镇胥山村有一座约90亩山底面积、20米海拔高度的胥山,在历代方志的记载中,这座“小山丘”每每被列为重点名胜加以介绍。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期,吴国大将伍子胥伐越时,扎营练兵于此,死后又葬于此山,故得名。从散见于各处的记载来看,山上原有伍子胥墓,山脚下则有伍相国祠,祠前方亭内还置有一碑,镌刻着伍子胥相国之功德;山之西有伍子胥磨剑石,长三四丈,平整的巨石中有一道极深的剑痕;山的东面,一条宽约25米的伍子胥河潺潺流过,河上建有一座石板桥,名为“伍子塘桥”。周边还有伍子塘、练浦等古迹,传说是当年伍子胥练兵的地方。明弘治元年(1488),二月十五日,朝鲜官员崔溥游历大运河途经嘉兴时曾作诗《过秀州西水驿》:从崔溥的《漂海录》关于嘉兴一节的描写,可以推断当时的伍相祠就在三塔湾至西水驿一带。
  嘉善的西塘和魏塘得名也与伍子胥有关。据说,伍子胥领兵讨伐越国,经过魏塘时,为了军事和水利,他开凿了现在尚存的伍子塘,又叫伍水;伍子胥还开凿了西塘的市河胥塘。古时候,西塘叫做斜塘,因为嘉善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水的流向倾斜人西塘南面的文水漾,伍子塘、乌泾塘两条大河斜流到这里汇合,所以称斜塘。传说当年伍子胥带兵行军曾经过西塘,那时候西塘还不是一个镇,居住的人不多,河道也狭窄,伍子胥的战船难以通过,他就下令军士挖掘市河、拓宽河道,伍子胥开凿的那条市河就叫胥塘。除此之外,嘉善汾湖八景中有“胥滩古渡”,话说当年吴越两国在此大战,伍子胥大败越军,当地人为了纪念伍子胥渡湖作战大胜,便把这里叫做伍子滩;藏兵荡如今还叫藏兵荡,位置在嘉善的丁栅,相传伍子胥在这里藏过一支奇兵;茜泾塘也写作千金塘,伍子胥逃楚之时,被茜泾塘所阻,饥饿难耐,得一女子救助,然女子却为他所累,投水自尽,伍子胥人吴以后,功成名就之时,为报答救命之恩,投进千金,茜泾塘因而得名千金塘。
  伍子胥竭忠尽智却被冤杀,让人扼腕叹息,在老百姓的,口耳相传中,这位忠贞的贤臣自然也就成了仙,成了神。平湖乍浦山湾渔村有水仙庙,传说伍子胥死后忠魂不散,成了水仙,千年来保佑着这一方的渔民,如今水仙庙还在,更让人平添几分感伤;伍子胥还化身为潮神,海宁的海神庙,便是纪念伍子胥。民间传说《午时水洗眸,晚来若乌枭》中所说的纪目墩一带,曾是伍子胥当年练兵养马的地方,至今,桐乡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烧香祭拜伍子胥的习俗。
  嘉兴端午食粽子的习俗较他处更为兴盛,目前所看至的嘉兴粽子的明确历史文录,是明万历《秀水县志·风俗》所记载的“角黍”,而清代张燕昌《续鸳鸯湖棹歌》:“樱桃熟时乳燕飞,豆荚堆盘笋蕨肥。榴花红映茭叶绿,与郎吃粽送寒衣。”更发展出了新意。在嘉兴,端午节又被称为“粽子节”,如今,粽子已不仅仅是嘉兴端午节的传统食俗,而是风靡全国的著名小吃,近年来,嘉兴五芳斋粽子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美食,五芳斋粽子号称“江南粽子大王”。你知道粽子的来历吗?传说伍子胥因多次向吴王夫差进谏,夫差不但不听,反而赐他一把宝剑,要他自刎。忠心耿耿的伍子胥知道,夫差如此残暴,吴国一定要灭亡了。临死前,他留下了三条遗嘱:一、他死后,把他的脑袋挂在东门,他要亲眼看到越国大军攻进姑苏城。二、做好躲避战祸的准备,让每户人家打造一条小木船,吴国是水网地带,河港纵横,芦苇丛生,越国的军队进攻时,可以坐船躲避到芦苇中去。三、用箬叶包裹大米,用稻草捆扎后,称为粽子,挖地窖藏于地下。并吩咐等到立春,便在地窖四周洒下雄黄,以驱逐鼠虫。
  却说越国经过休养生息,在伍子胥死后第二年,果然在大夫范蠡的统率下,起兵伐吴,吴军被打得大败,等到勾践和范蠡的大军打到姑苏城下的时候,夫差才想起伍子胥的告诫,但悔之已晚,便自刎于吴山。
  ……
展开
目录
第一阶段 唐以前的嘉兴历史文化
1.马家浜述说“史前嘉兴”
2.吴越争雄槁李城
3.伍子胥情结嘉兴
4.秦始皇斩嘉兴龙脉
5.汉代父子辞赋家
6.朱买臣负薪苦读
7.陆绩孝、廉传千古
8.孙吴建嘉兴子城
9.“鬼之董狐”干宝

第二阶段 唐宋元时期的嘉兴历史文化
10.一府二县三孔庙
11.大运河上杉青闸
12.山水田园诗人丘为
13.旷世烈夫许远
14.朱自勉嘉兴屯田
15.中唐名贤相陆贽
16.新乐府运动先驱顾况
17.著名诗僧船子和尚
18.刘禹锡“惟吾德馨”
19.浙江首状元陆宸
20.文偃创立云门宗
21.绣线图存陆晃遥
22.江南绝笔唐希雅
23.鱼头参政鲁宗道
24.千古绝唱沈硅墨
25.“后乐”宰相卫泾
26.王希吕“无家可归”
27.宋代海宁才女朱淑真
28.妇科世家陈木扇
29.岳珂吁天辨诬
30.常棠修《澉水志》
31.许□乐贫爱书
32.广陈隐士赵孟坚
33.秀州义士陶造图
34.杨梓改造海盐腔
35.元四大画家之吴镇
36.堆朱杨成名扬天下
37.朱碧山银槎杯巧夺天工
38.梵琦建塔百折不挠

第三阶段 明清时期的嘉兴历史文化
39.叶春不讲私情
40.姚文悬鹅拒礼
41.明代布衣诗人周鼎
42.“正人”项忠忠勇报国
43.张宁凛然使朝鲜
44.明初书画家姚绶
45.吴昴牛棚苦读成才
46.茶磨山高士许相卿
47.黄光□创鱼鳞海塘
48.王江泾张经抗倭大捷
49.沈东溪“飞火”退倭寇
50.骨鲠之臣魏大中
51.书画收藏大家项元汴
52.赵瀛重建烟雨楼
53.名臣、藏书家郑晓
54.冯皋谟蔑视严嵩
55.丁宾散尽家财为百姓
56.袁了凡倡导善举运动
57.陈龙正创同善会馆.
58.水利“鲁班”朱文才
59.《全唐诗》奠基人胡震亨
60.谈迁呕心沥血著《国榷》
61.清官、藏书家高承埏
62.项圣谟画坛独树一帜
63.吴尔埙断指报国
64.周宗彝卖尽家产卫家乡
65.海宁思想家陈确
66.“业布衣”的儒商沈方宪
67.真儒、农学家张履祥
68.“武原二仲”多孝义
69.抗清义士吕留良
70.石佛高士巢鸣盛
71.黄媛介乐诗画谋生
72.郑瀣原封回银
73.园林塑手张涟父子
74.一代文宗、藏书家朱彝尊
75.葛老农信义保千金
76.天下第一清官陆稼书
77.著名诗人、藏书家查慎行
78.钱同文济困扶危不留名
79.清初小说家徐震
80.陈书夜纺授经
81.冯景夏改制粮斛除积弊
82.吴仪洛学医“济世”
83.棋圣范西屏和施襄夏
84.鲍廷博藏书为公用
85.《红楼梦》评论家周春
86.陈万青兄弟苦学成才
87.篆刻“负弩前驱”张燕昌
88.陶瓷史专家朱琰
89.布衣金石家吴东发
90.张廷济“筑室因藏善本书”
91.朱为弼清白操节
92.藏书家计光□诗画双绝

第四阶段 近代嘉兴历史文化
93.许瑶光三任嘉兴知府
94.平湖派琵琶大师李芳园
95.清代数学家李善兰
96.平民诗人张炎
97.海上画派先驱蒲华
98.清末外交家许景澄
99.“硕学通儒”沈曾植
100.国学大师王国维
辛卜记嘉兴历史文化的多棱镜
嘉兴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12年12月)
嘉兴省级及以上老字号名录(截至2012年12月)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