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江南都市文化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248183
  • 作      者:
    张兴龙著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兴龙(1972~),男,江苏连云港人,文学博士,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教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文艺美学、都市文化学等方向研究。已经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著作《西游记诗性文化叙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鲁伯特·默多克管理日志》(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张瑞敏的儒商智慧》(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等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江南都市文化论》致力于廓清江南文化的历史源流和都市文化精神的生成结构,以历史上杭州和扬州都市文化的原始形态,作为切入江南都市文化深层结构的实践路径,以“诗性——审美”的视角透视古代江南都市文化的神秘图式,试图进一步开拓江南都市文化的审美空间,澄明江南都市文化的基本理念和现实经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在长江文明这一中华文明另一源头的内部,江南文化的审美性与其他区域文化也有着相当的差异。在历史上的审美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只有江南文化是最名副其实的审美,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而不是同为南国的巴蜀、荆楚、闽粤演绎出了宗白华先生所说的“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悠闲安逸的土族门阀用惊人的智慧、华美的文笔、经验的服饰、怪异的思维向北国的民族演奏一段中国最难以抹去的自由的审美的乐章。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其主要表现在人的主题和文的自觉上,其实,无论是人的个体性从社会中凸现出来,张扬个性与审美,还是文学上的为艺术而艺术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即它们拥有其他区域文化没有的特性,“他们畏惧早死,追求长生,服药炼丹,饮酒任气,高谈老庄,双修玄礼,既纵情享乐,又满怀哲意,这就构成似乎是那么潇洒不群、那么超然自得、无为而无不为的所谓魏晋风度;药、酒、姿容,论道谈玄,山水景色……,成了衬托这种风度的必要的衣袖和光环。”同为南国的巴蜀、荆楚、闽粤都根本不能与之相媲美。即使是荆楚文化代言人的屈骚美学浪漫精神,不仅显得身单影孤,绝少集体呈现的壮阔气势,而且,嵇康之流在个性张扬的飘逸与人性的内在分裂的痛苦的完美契合上非屈原所能比的。马克思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以魏晋风度为代表的江南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上堪称一个“自由个性”的阶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学者才会大胆地把中国诗性文化的审美精神交付给偏安一隅的江南文化。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江南文化的历史源流
一、“江南文化之源”与江南都市文化精神的生成
二、吴文化
三、越文化
四、海派文化

第二章 江南文化的区域界定及诗性精神
一、江南文化的核心区
二、江南文化的审美维度
三、江南文化的宗教维度

第三章 江南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
一、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
二、江南文化与齐鲁文化
三、江南文化与荆楚、巴蜀、岭南文化

第四章 江南都市文化的“南回归线”
一、古代杭州的自然地理
二、古代杭州的人口种族
三、古代杭州都市文化的起源与形态

第五章 江南都市文化的“北回归线”
一、古代扬州的自然地理
二、古代扬州的人口种族
三、古代扬州都市文化的原始形态

第六章 江南都市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一、从江南之江南到世界之江南
二、长三角都市群文化现代性转换

第七章 江南都市文化的青春记忆
一、苏州:城市园林的诗画境界
二、杭州:聚焦南宋政治和文化中心的“东南大都”
三、上海:大上海的江南文脉
四、南京:从十里秦淮看南京的三张面孔
五、扬州:唐诗中的扬州都市空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