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当代视野下的蔡邕研究
第一节 蔡邕在东汉文坛的地位
第二节 对蔡邕研究不足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本书研究的视角
第一章 蔡邕的家世及生平
第一节 博学笃孝,师事胡广:素有令名的青少年时期
第二节 “则善戒恶,翩翩独征”:隐居乡里时期
第三节 斥言金商,名动天下:中年入仕的经历
第四节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流寓江海的十数年
第五节 修史难成,身死名浇:从卓强辟及下狱至死
第六节 蔡邕的著述
第二章 蔡邕交游活动考述
第一节 蔡邕交往密切的师长、官吏等人
一、师生情谊,影响深重:蔡邕与胡广
二、门人故吏,敬重追缅:蔡邕与乔玄
三、从学宴饮,乐在其中:蔡邕与袁氏家族
四、“对门九族”,世为姻娅:蔡邕与羊氏家族
五、书法世交,并称龙凤:蔡邕与崔氏家族
六、同朝任职,政见相同:蔡邕与杨秉、杨赐、杨彪、杨复等
七、敬慕景仰,广其致焉:蔡邕与朱穆、皇甫规、陈球等
八、著述东观,共修汉志:蔡邕与卢植、马日碑、郑玄、韩说、刘洪等
第二节 蔡邕金商门之祸所涉及的官吏等
一、被斥为国蠹的程璜、赵玹等人
二、“素不相平”的同僚刘邰
三、眦睚必报的酷吏阳球
四、拒绝拉拢,亡命江海:蔡邕与曹节、王甫、王智等宦党
第三节 蔡邕与董卓、王允等人
一、屈从强辟,信宿三迁:蔡邕“从卓”本事考论
二、灭纪废典,修史难成:王允与蔡邕之死
第四节 “管鲍之交”——蔡邕与曹操关系考论
一、共同的爱好和志趣
二、真实、坦诚的性情
三、“管鲍之交”的赏识和举荐
第五节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蔡邕与所推崇敬仰的名士隐者
一、颂赞备极,自称“无愧”:蔡邕与郭泰
二、姜伯淮、申屠蟠、范冉等名士
三、周勰、圈叔则、李子材、焦君等隐者
第六节 真心赞赏,极力奖掖:蔡邕与所称赞、举荐的其他人士
一、蔡邕与王延寿、边让、郦炎、孝子程末等
二、蔡邕与孔融、路粹、王粲、阮瑜、顾雍、王匡等
第三章 蔡邕思想研究
第一节 奉儒守道,以学救世:蔡邕的政治思想
一、崇儒守道的政治思想及立场
二、阴阳感应和谶纬思想:博学背后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态度
四、决绝宦竖,名动天下
五、立言不朽的思想
第二节 蔡邕金商门之祸本事探析
一、与权宦矛盾激化的结果
二、士大夫集团内部的罅隙
三、与泰山党魁羊陟等人的密切关系
第三节 金商门之祸的影响——蔡邕思想前后期的巨大转变
一、《论衡》一书对蔡邕思想的影响
二、金商门之祸后蔡邕对政治中心的疏离
第四节 诚挚近乎无畏,真实拟于天真:蔡邕的处世态度
一、求隐:在人世与出世之间的徘徊
二、尚真:蔡邕性格中最重要的部分
三、通脱:不以固守章句为是的个性
四、“生贵于天下”:对生命的重视和爱惜
五、甘居人下:对他人才华的真诚赞赏
第四章 才锋所断莫高蔡邕:蔡邕的碑诔等文
第一节 东汉碑文的盛行及蔡邕碑文的成就
第二节 忠孝素著:蔡邕擅长碑诔的重要原因
第三节 叙事该要:蔡邕碑文特点之一
一、裁制得当,有质有文
二、同人多篇,皆为佳构
第四节 辞采雅泽:蔡邕碑文特点之二
一、语转骈俪
二、熔铸典诰,文气渊懿
三、叠词的选用
四、语句选择上的创新
第五节 蔡邕“谀碑受金”说考辨
一、蔡邕碑文的碑主分析
二、为幼童所撰写的碑文
三、撰文受金,始自晋宋
四、多有惭德:颂美主题下文学性与写实性的矛盾
第六节 诔叙衷情,慎如可伤
第七节 蔡邕铭思,独冠古今
第八节 蔡邕的颂赞文
第五章 两汉赋家的殿军
第一节 “书画辞赋,聊以游意”:蔡邕的辞赋观
第二节 “伯嘈才逸,心精辞绮”:蔡邕赋的成就
第三节 蔡邕赋的整体风貌
一、题材多样化
二、篇幅短小化
三、表现个性化
四、感情真挚
第四节 蔡邕的纪行述志赋
一、“取死之道”的《述行赋》等
二、体奥文炳的《释诲》
第五节 “淫媒文字始作俑者”考辨——蔡邕的婚姻恋情赋
一、备受责难的《协初婚赋》
二、婚恋题材的文学作品溯源
三、文学史上的第一篇恋情赋《青衣赋》
第六节 咏物抒情赋
第七节 音乐游戏赋
附:蔡邕的五首诗歌
附录(一) 蔡邕年谱
附录(二) 蔡氏家族世系表(西汉一晋)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蔡邕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通才式人物,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举凡碑诔、辞章、史志等,靡不精通;工书擅画、精于音律,兼及天文律历、阴阳术数等,成就非凡,代表着东汉时期的最高水平,不仅绝冠当时,而且影响深远。《蔡邕研究》全面考察了蔡邕的家世、生平、交游、思想及文学方面的成就,在细致的文本阅读基础上,结合详尽的背景史料分析,力图对蔡邕及其文学成就给予客观评价,以便准确认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