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制作陶器?
陶器的制作,总的来说需要经过制坯和烧造两个步骤。
陶坯的制作,在早期都采用手制或模制。手制采用捏制与泥条盘筑两种成型方式。捏制是将泥料用手捏制成型,适用于制作器形较小、对工艺要求不太高的器物,器壁上往往留有指纹,器形也不大规整。泥条盘筑法是用一根长泥条从下向上螺旋式盘筑,再将里外抹平,制成器形。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大件器物,制成的器物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裴李岗文化的陶器都是手制,因技术不高,所以器壁厚薄不均,带有一定的原始性。今天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还采用这种方法制作陶器。
模制在早期主要以篮子为模。有的以篮子为外模,在内部涂泥制坯;有的以篮子为内模,在外面涂泥制坯。因此,在最早的陶器外面,都留有考古学上称之为“篮纹”的工艺痕迹。模制发展到后来出现了专门的模具。模具多用生土制成,或经素烧,也有铜或铁等金属质,现在一般多用石膏。制陶时将泥料涂敷或打成泥片置入模型内,用手或机械压制成器坯,稍千取出,可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轮制法。做法是将泥料放在转动的陶车旋轮上,借其快速转动的力量,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形。仰韶文化的陶器基本上都采用手制,有些陶器上留有经慢轮修整的痕迹,可见这时期已经有了初级形式的陶车了。龙山文化早期,陶器的成型方法仍然以手制为主,慢轮修饰仅作辅助,但至龙山文化晚期,轮制成型开始普遍运用。此后,轮制一直是陶瓷成型的主要方法。
从烧造工艺看,在陶窑未出现以前,陶器一般是在露天平地堆烧的,即在平地上先铺一层木柴和草秸之类的燃料,将陶坯放置其上。周围再堆燃料烧制而成。陶器烧制温度很低,只能达到500-6000℃,因此陶质疏松,有渗水现象,表面不光洁,相当粗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先民们发明了封烧,就是在堆好的燃料上面及周围再封上一层泥,在顶部和周围留下气孔。这样既提高了烧造的温度,也节省了燃料。封烧比堆烧前进了一步,温度可达800℃左右。其后,又改进了封烧,建起了专门烧陶用的陶窑,温度可高达900-10000℃以上_。高温窑炉的逐步形成,不仅提高了陶器的质量,也为以后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陶器有哪些种类?
陶器的种类,按陶质来分,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泥质陶采用中砂性黏土做原料,有的还淘洗土中的杂质,因而成品中含砂量极少,质地细腻,成型稳定性好。夹砂陶选择含砂量较大的陶土,或在泥料中掺细砂做羼和料,胎质较粗。夹砂陶的胎中含砂。能提高耐热性,在高温焙烧下不变形,因此可做炊器。后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有烧制。
考古学界根据陶器烧成气氛和内含成分的不同,对古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进行了分类,主要有红陶、彩陶、灰陶、黑陶、白陶、彩绘陶,另外还有釉陶,如三彩、珐华,明代出现的紫砂也属于陶器。一般说母系氏族社会主要以红陶、灰陶、彩陶为主.父系氏族社会主要以黑陶、灰陶、白陶为主。夏、商、周时期烧制有灰陶、磨光黑陶、彩绘陶、红陶、白陶以及各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陶塑、建筑用砖等。战国时期发明了铅釉陶和琉璃陶制品,唐代出现三彩釉陶。宋代以后,釉陶器物逐渐减少,琉璃陶建筑构件增多。宋代以后由于瓷器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陶器日益减少,几乎不见于日常生活,而多为专门制作的建筑构件和陪葬明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