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从生态修复和景观的角度来说,希望尽快实现工程效果,所以需要选择一些适应气候条件、生长迅速的植物品种实现先期覆盖。随着项目实施时间的推移,原先在项目实施初期的植物品种之间的比例会悄悄发生变化,原来的先锋植物品种随着竞争的衰退而成为其中的弱势品种,甚至退出群落;而侵占能力强、生命力旺盛、寿命长的植物品种慢慢会占据主导地位。然后,目标群落形成,实现自然演替。目标群落形成后,即使在无人工养护条件下,植物仍能健康成长,在这方面也体现了目标群落植物对自然气候和立地条件的适应性。
(3)抗逆性
由于矿山弃地改造区域中,一般立地条件相对比较恶劣,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情况要求植物品种具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瘠薄、耐高温等特性,只有具有一定抗逆性的植物,在后期无人为养护条件下才能够实现自我维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抗逆性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植被能否达到自我生存的要求,影响到形成的植被在后期的稳定持久性。
(4)生物多样性
在植物品种选择时,还需考虑品种的生物多样性,由多种植物形成的植被群落的生态稳定性明显好于品种单一的植被群落。灌木、草本、草花等多层次、多品种的组合,才能形成综合、稳定的复合植物生态系统。
但是不能为了多样性而盲目增加植物品种,造成营造的植物群落失去应有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如对高陡的坡面,在植物选择时不能选择乔木,因为乔木在高陡岩石边坡不能健康成长,并且还会由于自身的重量造成坡面失稳。
2.3规划理念及目标综合国内外不同的案例可知,破损山体改造需要长时间的投入。生态修复是破损山体改造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还要对土地进行综合利用,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