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佛山木雕的发展历程佛山木雕继承我国传统木雕的雕刻技艺,吸取当地石刻、绘画、泥塑等各种不同的民间艺术的某些长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会而成独特风格,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流派。木雕艺术在佛山地区极其普遍,它创始于何时,准确的产生时代和早期的面貌已难以考证。但从历史遗留实物,以及数以百计的明清祠堂、庙宇、民居来考察,早在明清时代佛山各种木雕争妍斗奇,竞相媲美,已相当成熟。《佛山忠义乡志》也记载,清代佛山木雕业己有“雕花行”、“牌匾业”等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于咸丰初年建立了同业公会兴华堂。
一佛山木雕的渊源我国的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国古代的木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先民们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如石器、陶器、骨器、木器等。传说中的燧人氏钻木取火,在原木上进行的圆、洞等的加工,当是最早的木雕了。
由于木质材料容易朽蚀,早期人类的木雕作品保存下来的很少,但从考古发掘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古代木雕的风采。如1973年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只髹漆木碗和一条木雕鱼,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木雕鱼长11厘米,宽3.5厘米,厚2.7厘米,周身阴刻着大小不等的圆窝纹,形象十分生动。它是原始社会的木雕珍品,也是我国木雕工艺品最早的实物之一。
佛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就有人类的活动,从新石器时代以至更早时候起,西樵山麓已发育为洪积冲积扇,蕴量丰富而又可供开采优质石料的西樵山,吸引着珠江三角洲土著居民进行石器的生产与开发。原始人类利用木、石等工具进行生产劳动。虽说那时的石器、木器造型简单,装饰粗糙,但却是人类在工艺史上迈出的第一步。早期人类对木材进行的修整、钻洞、刻画等,可以视为木雕艺术的萌芽。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佛山贝丘遗址中,还发现有房屋的遗迹。
所谓贝丘遗址,就是居住在水边以捕鱼、捡贝类为生的原始人类生活中贝壳等废弃物的堆积,贝壳不易风化,长久堆积以致成丘,考古界称之为贝丘遗址。佛山先民们最初的居住地是洞穴。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最终走出了山洞。在江河水涌旁边的台地上,先民们以氏族的形式定居下来。由于居住环境多水而潮湿,为了躲避风雨,在长期的摸索实践过程中,人们利用草木等天然建筑材料发明了干栏式的住房。
通过建筑结构和布局复原,可知当时的干栏式长屋多建于滨水的台地上。以干栏打桩缚柱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架承托楼板,构成底部悬空的栅架,栅架上铺以密排的小树枝及柴草,屋顶覆盖水乡常见的茅草、芦苇等。上缚竹木,以防多风天气,四周用芦草编扎成笪席以挡风雨。屋顶为两面坡形式,顶角较小,即倾斜度较大,适应南方湿热多雨的环境。此时的木构件加工工艺包括凿榫、劈削、裁截、开板等,柱身有榫孔以横贯梁木。
我们知道,佛山制陶工艺历史久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湾河宕遗址中,曾出土多种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共400余件,各类陶片达17000多片,多式多样的陶纺轮共100多个。河宕印纹陶纹饰极其丰富,除绳纹、条纹、附加堆纹外,还有大小方格纹、复线交叉方格纹、复线交叉方格凸点纹等,附加堆纹上往往拍压有类似贝壳的印纹,它们是石湾古越族先民生活在艺术上的表现与升华。随着制陶工艺的需要也带动了木制工艺的形成,并为以后木雕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秦汉时期,中原文化的传播和铁器的使用,促进了南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位于顺德区杏坛镇西南的逢简碧梧西汉遗址,出土了铁凿、环首削刀、夹砂粗陶和泥质陶器一批,分别为盒、罐、盆、甑等,还出土了具一定加工形状并带有使用痕迹的骨、竹、木器小件。从这些出土器物中可以看出,西汉时期佛山的居民已使用了铁器进行生产活动。在三水区的竹丝岗汉墓遗址中,出土60多件陶器,有勺、瓶、壶、鼎、双耳罐、三足釜、四耳罐、高足碗、卮、屋、仓、井、案、鸡俑、鸭俑、羊俑、牛俑、猪俑、狗俑等。在南海区盐步青风岭的三朝墓葬区,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很多汉代的陶壶、陶罐、陶瓶、陶鼎、陶屋、陶灶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汉代的佛山已散布着不少的聚居居民点。社会的发展和铁器的广泛应用,也带动着木雕工艺的发展。岭南木雕作为工艺品出现,始现于广州两汉前期汉墓出土的木船模型和划船俑。木船俑以圆木加工,刀法简练,已经能够很立体地表现出人物脸部表情,传神勾勒出划船人弯腰用力之态势,表现出岭南先民木雕工艺的功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