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中国译制片史:1949-196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6042790
  • 作      者:
    柳迪善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柳迪善,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电影学博士。译著《希特勒的女明星——纳粹电影中的明星身份和女性特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瓦伊达电影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库斯图里卡电影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发表论文14篇、译文3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在1949至1966年的十七年时期,国内共引进42个国家的867部影片,《新中国译制片史(1949-1966)》分上下两篇“十七年”的译制片进行整理、阐述与分析。上篇,主要从译制片前史,好莱坞影片与苏联进步译制片的历史交接,十七年时期苏联电影的发行放映、译制片的理解障碍、从历年电影周看十七年时期译制片、十七年时期译制片宣传中的商业化倾向、十七年时期译制片传播中的城乡之别等角度介绍译制片在十七年时期的引进、翻译、发行等状况。下篇从译制片的删剪与禁映、译制片的政治化倾向、译制片的身体政治学、译制片知识分子形象的他者化、译制片社会远景的乌托邦化、译制片的人性与阶级性等方面对十七年时期译制片与中国电影比较分析。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1949年前后:好莱坞影片与进步译制片的历史交接
第一节 1949年前夕进步外国电影在国内的放映情况
第二节 历史三调: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电影登陆中国
一、媒体话语:热烈推崇
二、档案卷宗:敬而远之
三、学者评述:时过境迁之后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译制片的引进及发行放映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译制片的引进方式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译制片的发行及放映
一、观众人次
二、享受的优待

第三章 电影工作者和观众对译制片的反应
第一节 发行放映者的态度
第二节 观众的困惑
一、工人
二、农民
三、士兵
四、知识分子
第三节 翻译问题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译制片宣传中的商业意识
第一节 海报
一、1949年之前电影海报概述
二、“十七年”时期译制片海报
第二节 片名与广告语
一、片名的好莱坞化
二、一片多名
三、弥漫着性与暴力的广告词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译制片传播中的城乡之别
第一节 农村观众人数的压倒性优势
第二节 农村电影放映单位及拷贝配给情况
第三节 政策的倾向性
第四节 选片中的一项原则
第五节 外交关系震荡时被牺牲的群落

第六章 “十七年”时期国别电影的兴衰走势
第一节 苏联电影
第二节 法国电影
第三节 印度电影
第四节 朝鲜电影
第五节 越南电影
第六节 南斯拉夫电影
第七节 捷克斯洛伐克电影
第八节 罗马尼亚电影
第九节 波兰电影
第十节 缅甸电影
第十一节 匈牙利电影

第七章 女性身体的多种呈现方式
第一节 女性身体的政治化
第二节 异化的女英雄
一、中苏影片:相似的言说方式
二、中苏影片对女性身体的差异修辞策略
三、中苏影片形成差异的原因

第八章 社会图景的乌托邦化
第一节 苏联电影中的“理想国”
第二节 中苏“蜜月期”新中国对“理想国”的向往
一、主流话语
二、非主流话语
第三节 中苏交恶期新中国对“理想国”的重估
第四节 “理想国”对国产电影的影响

第九章 苏联电影对国产动画片的影响
第一节 子辈神化
第二节 暴力“合法化”
第三节 人欲异化

第十章 译制片的审查
第一节 悲剧变喜剧
第二节 情爱场面
第三节 有争议的人物

第十一章 译制片的禁映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
第二节 违反民族政策的电影
第三节 苏联电影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