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江山高隐:中国绘画史“渔隐”“舟渔”“垂钓”图像考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1710053
  • 作      者:
    赵启斌著
  • 出 版 社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绘画史上的“渔隐”“舟渔”“垂钓”图像
一、六朝和隋唐时期的“渔隐”“舟渔”“垂钓”图像
二、五代和两宋时期的“渔隐”“舟渔”“垂钓”图像
(一)五代,北宋早、中期的“渔隐”“舟渔”“垂钓”图像
(二)北宋晚期的“渔隐”“舟渔”“垂钓”图像
(三)金、南宋时期的“渔隐”“舟渔”“垂钓”图像
三、元代的“渔隐”“舟渔”“垂钓”图像
四、明代的“渔隐”“舟渔”“垂钓”图像
五、清代的“渔隐”“舟渔”“垂钓”图像
六、现代文化语境下的“渔隐图”“舟渔”“垂钓”图像

第二章 中国绘画史上的“渔隐”“舟渔”“垂钓”图像产生的人文观念基础
一、“渔隐”“舟渔”“垂钓”图像出现和发展的主体:“隐逸文化”条件下的“士人群体”及其文化特征
二、“舟渔”意象的精神象征:从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仕”“隐”关系
三、“渔隐”“舟渔”“垂钓”图像的内在观念:“舟渔”意象的象征内容
(一)通达天地的神秘寓指
(二)智慧和道德握有者的象征性寓指
(三)追寻与宇宙本体合一的象征性寓指
(四)士大夫自我高洁的象征性寓指(隐选文化)
(五)文人士大夫、亡虏幽囚的指代性称谓
(六)出世度人的宗教普渡含义
(七)知识和文化的象征性寓指

第三章 结论
部分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渔隐”“舟渔”“垂钓”图像是我国山水画史上基本的主题性绘画之一。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隐逸文化”,对于“渔隐”“舟渔”“垂钓”图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江山高隐 中国绘画史渔隐舟渔垂钓图像考释》结合中国文化的观念内涵,对“渔隐”“舟渔”“垂钓”在山水画中的隐喻、象征含义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归纳,认为早期中国礼乐政治文化所形成的文化价值理念是“渔隐”“舟渔”“垂钓”图像发生发展的重要观念支撑,是“渔隐”“舟渔”“垂钓”图像创作的核心文本依据。无论是在社会安定、和平的时代,还是在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的特殊历史时期,都是如此。《江山高隐 中国绘画史渔隐舟渔垂钓图像考释》将“渔隐”“舟渔”“垂钓”图像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创作动因与中国士人的精神状态、心理因素以及中国文化的某些基本观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揭示了“渔隐”“舟渔”“垂钓”图像形成的历史根源、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深入发掘“渔隐”“舟渔”“垂钓”图像发生发展的内在精神脉络、图像创作依据的文本,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