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三角戏》:
在这两天,不仅全体演职人员会得到班主的慰劳,就是这些演职人员的家属也有免费的伙食供应。对于过路的艺人,倘若这些艺人能懂得行规行话,如进门之后知道如何摆放雨伞,如何与演职人员用行话交谈等,便可以受到热情接待;但如果该艺人不懂上述规矩,则不予接待。在演出时,要由男演员先过场、上台、开笔(化妆),随后则是女演员。除了对开笔、登场有严格的规定,在平时的坐姿、卧姿上,三角戏常班也有不少相对固定的规矩。如在厢房内,男演员不准坐“龙口箱”(即两个箱子的接缝处),女演员则不准坐“盔头箱”(即盛放头盔的箱子)。在集体宿舍内,不准坐“龙口”床(即床中央),不准掀帐子,到了晚上睡觉时,则不准串铺,不准在外住宿,不准趿鞋,不准成双拍打鞋子,要一只一只地拍打等。
就是在方便时,也要遵循小便入尿桶的“日撒板、夜撒响”等规定。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所谓的“床”,其实是地铺,因为戏班规定不能搭高铺,睡地铺而不睡床其实有“要实不要空”之类的寓意。当艺人去世之后,戏班则给予安葬,并在当地台壁上设牌位。该牌位不仅戏班自身的艺人要祭拜,而且过往的戏班也要祭拜。
1949年前,三角戏班主要演出拜年戏、祭祀戏、傩神戏和赌博戏之类的由集体发起、集体娱乐的戏。
此外,三角戏班同时还上演由个体发起、集体娱乐的庆寿戏,贺岁戏,庆婚戏,乔迁戏,儿童的满月、百日、周岁之类的喜庆戏等。在上述演出习俗中,以春节期间的拜年戏最为普遍。可以说,是最悠久、最受人们喜爱的新春佳节催生了三角戏这一最普遍的演出习俗。拜年戏的开演时间往往自大年初一始,直至正月十五或正月底二月初才结束。当然,在不少地方,拜年戏演到清明前后农忙开始之前也不是不可能的。
拜年戏所演的多是跳竹马之类的小戏,戏班自然多是三角戏竹马班。有趣的是,可能是为了喜庆的需要,这些三角戏竹马班几乎都以“新年班”命名。既然忙碌了一年的各地村民对这些三角戏竹马班充满了期待,“新年班”的成员自然也不肯草率行事。在出门之日(正月初一),“新年班”全体成员都要到关帝庙或堂主殿,求神请马、祈求平安后才离家出村。
如果这个竹马班是刚刚成立的新班,则新班必须到庙里开眼才能离家出村。“请马”就是将放置在庙宇之内的竹马取出,因为三角戏竹马班的主要道具是竹马,艺人们对它们敬之如神。正如将菩萨从庙内搬往他处谓之“请菩萨”一样,从庙宇中取出竹马只能叫“请马”。“开眼”和“开光”意思相差不大,只不过后者是指菩萨,前者是指竹马而已。
新年班的艺人们到了需要演出的村社,还要事先打听—下该村规矩,如有的村庄视白马为不祥之物,那么白色的竹马就必须留在村头等候,直到班主和艺人们到该村的宗祠,祭拜村人的祖先之后,白马方能进村。倘若艺人与该村村民同宗,那么,祭拜宗祠时还须庄重,要用香烛、鞭炮等物隆重祭拜。在祭拜祖先时,还要献上红帖。献红帖也有讲究,如果红帖被平放在桌上,意味着艺人们路途劳顿,需要招待吃饭。祭拜宗祠之后,艺人开始在村庄的主要街道上“游马”。“游马”的主要目的可能是出于宣传的性质,它—方面告诉村民戏班进村了,另—方面则向村民展示其跳竹马的技艺,并以此招徕观众。游马之后,艺人则率先在族厅(小祠堂)跳马做戏,然后才能挨家挨户地跳马拜年,而被拜年的人家则根据实际情况,或分送艺人红包,或在请吃年酒点心之后再加送红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