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三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79131
  • 作      者:
    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三卷)从纵向展开对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的梳理和研究。以金融学术动态和具有学术含量的金融史实为基础,概括成17个专题,进行梳理评介,展现了辛亥革命百年来经济金融领域各主要学派的学术观点和主张,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其中包含的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探讨等对于解释当今金融领域中热点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 第三卷》:
  马寅初认为,有四种因素导致战时货物供给不足,推动物价上涨。一是战时国境因被敌人封锁,进口产品来源逐渐减少,甚至断绝,使原本依赖进口的产品减少。二是因交通运输工具多被政府占为军用,或运输通道由敌人所占领和封锁,货物难以在地区间余缺调剂,导致部分地区无法及时补充物质。三是国内农工群众为军队所吸收的不在少数,工厂开工不足,农村耕地无人耕种,更加使货物的供给减少。四是市侩奸商囤积居奇,货物私藏不出,也导致了市面上货物的供给不足。“凡此种种,无不使物价飞涨,引致通货膨胀”。刘絮敖认为,战时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物资的绝对减少引起通货的相对增加,具体来讲,生产减少、输入减少、囤积居奇、运输不便和消费集中(主要是指战时大量人口转移到西南各省)等原因引起了物资供给的减少,而外汇资金不充裕也影响军需产品和民用物资的进口,加剧了物资的贫乏。胡寄窗认为,战时的信息和交通都不通畅,随着港口的封锁程度日益加大,物资缺乏更加严重。加之后方交通工具非常落后,使得物资运输不畅,相对丰裕地区的物资不能输送到物资短缺的地区,物资无法实现余缺调剂,从而加剧了物价上涨的趋势。政府一方面无法增加物资供应,另一方面也无法加强交通设施,从而物价问题一直持续加剧。王亚南认为,一切的原因,都是在生产不足的基础上发生提高物价作用的。“我们抗战的经济基础,原来就是生产不足物资奇缺的。一到战时,自然更感不足。所以我们战时物价高涨,尽管原因很多,但无一不是在这生产不足的基础上发生提高物价作用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夕发生在中国的金融危机透视
一、引子:19世纪末期两次较大的金融风潮回顾
二、辛亥革命前夕上海金融风潮产生的背景
三、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回顾
四、这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分析
五、辛亥革命前夕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第二章 百年中国治理通货膨胀思想学说和主张
一、法币改革前(1911-1934年)治理通货膨胀思想学说和主张
二、纸币流通与战争条件下(1935-1949年)治理通货膨胀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三、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治理通货膨胀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四、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治理通货膨胀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第三章 百年中国银行业制度建设及展业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银行制度建设及展业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业制度建设及展业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第四章 百年中国证券业展业制度建设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一、北洋政府时期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及展业思想(1911-1926年)
二、国民政府时期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及展业思想(1927-1948年)
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及展业思想(1949-1978年)
四、改革开放后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及展业思想(1979-2011年)

第五章 百年中国保险业制度建设及展业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一、民国时期保险思想(1912-1949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保险思想(1949-1978年)
三、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前的保险思想(1979-1991年)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之后到加入WTO之前的保险思想(1992-2001年)
五、加入WTO以来的保险思想(2001-2012年)

第六章 百年中国合作金融制度建设及展业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一、民国时期合作金融制度建设及展业思想学说和主张
二、1949-1978年新中国改革开放前时期合作金融制度建设及展业思想学说和主张
三、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时期合作金融制度建设及展业思想学说和主张

第七章 百年中国外汇管理制度建设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一、民国时期外汇思想(1912-1949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外汇思想(1949-1978年)
三、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前的外汇思想(1978-1992年)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的外汇思想(1992-2001年)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时期的外汇思想(2001-2012年)

第八章 百年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一、金融监管的自然发轫阶段——松散的管控时期(1928年前)
二、金融监管的初步发展阶段——政府集中管控时期(1928-1949年)
三、金融监管的发展与成熟阶段——重大调整时期(1949年至今)
四、百年中国金融监管思想与制度安排的演进

第九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货币制度建设的讨论
一、20世纪30年代推动中国货币银行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二、关于货币本质及货币制度本位的讨论
三、关于利率、汇率及通货膨胀的讨论
四、关于银行组织与制度建设的讨论

第十章 南开指数专题
一、南开指数概况
二、南开指数的内容
三、南开物价指数的价值和社会影响
四、南开指数的历史评价

第十一章 关于中国人民币性质问题的讨论
一、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制度环境
二、人民币是否具有阶级性的讨论
三、黄金是否是人民币的价值基础的讨论
四、人民币是否是劳动券的论述
五、人民币是否是信用货币的论述
六、对讨论人民币性质问题的历史评价

第十二章 关于人民币是否是劳动券的讨论
一、提出讨论人民币是不是劳动券问题的历史背景和制度环境
二、骆耕漠论述人民币是劳动券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骆耕漠论述人民币是劳动券的逻辑分析
四、卓炯论述人民币是劳动券的逻辑分析
五、顾准论述人民币不是劳动券的逻辑分析
六、对讨论人民币是否是劳动券问题的历史评价

第十三章 关于中国“三平理论”的讨论
一、“三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二、早期对“三平理论”的诠释
三、“三平理论”研究的演进和研究的思路
四、后期对“三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五、对“三平理论”讨论的历史评价

第十四章 关于中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关于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基础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区别与配合方式
三、我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实践回顾
四、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使用的实践总结
五、计划经济时期关于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研究
六、转轨时期关于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研究
七、危机后对于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新焦点
八、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特殊性

第十五章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三十年的几个主要问题讨论
一、改革第一阶段(1978-1993年)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二、改革第二阶段(1993-2003年)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三、改革第三阶段(2003-2008年)几个重要问题的争论

第十六章 关于中国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讨论
一、围绕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背景所展开的相关讨论
二、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概念——对价的讨论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及其后续评价

第十七章 “蒋·王论战”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评价
一、论战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论战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三、论战产生的社会影响
四、对论战的历史评价
百年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和金融事业发展大事记(1911-2013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