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迪迪-于贝尔曼是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EHESS)的哲学家、以及艺术史、视觉人类学教授。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之前有于贝尔·达弥施(Hubert Damisch)、路易斯·马兰 (Louis Marin)以及达尼尔·阿拉斯 (Daniel Arasse),一系列在符号学领域堪称伟大的艺术史学者。其研究对当代艺术史的思考影响极大,比如美国当今文艺复兴最炙手可热的学者Alexander Nagel就将其列在对其影响最深的思想者之一。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受邀成为2015年北京OCAT中心学术主持人,将在北京举办一系列公共讲座和展览。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在华语世界的学术影响力将在近两年达到一个高峰。
★本书品相优良,用纸讲究。封面线描画根据让-菲利普·图森的摄影作品《卢浮宫的星期二》绘制,雅黄色特种纸打底,辅以烫银工艺,简约而精致,并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思考。内文配图以单页大图形式呈现,美观大方。内文字体、字号、字距经过多次调整后,解决了学术书字数较多,视觉易疲劳的问题,给读者带来阅读透气感和清新美感。
艺术迷宫译丛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在学术图书版块打造的西方学术明星系列丛书。作者有西方学术界炙手可热的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皮埃尔·布尔迪厄和娜塔莉·亨利希。本丛书目前有四本:《看见与被看》,《在图像面前》,《艺术之爱》和《凡·高的荣耀》。对艺术家、艺术史、艺术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从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和美学的多个角度,对人类的艺术和文化行为展开新的解读,带来不同于以往的启迪和思考。
《看见与被看》的核心命题为——我们眼中所见之物的价值,甚至生命,依赖于观看我们的事物和与我们有关的事物。本书在此命题下,就审美、认知和伦理条件展开讨论。本书通过逐步分析和总结,超越了我们看待一般可视世界和特殊的艺术世界的习惯方式中的两难选题,建立起一个更加精细的“辩证图像”观——我们见到的东西总在那里边看着我们。这也是本书的目的:建立一个形式的人类学和一个图像的元心理学。
在书中我们见到了两个象征性形象,其对立构成了一对不死不休的二难选题。一边是具有宗教信仰视觉的人,他多少把圣经中关于耶稣空墓的言语转化成自己的话语:“他看见了,就信了”。另一边是同语反复视觉之人,自以为是地给自己的眼光作一个断然封闭的担保,似乎一切均一目了然,近乎于自欺欺人:“你所看见的就是你见到的东西”,画家法兰克?斯特拉在60年代就说过此话,为的是替一个名叫“极少主义”的审美态度作辩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