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艺术学经典译丛:二十世纪艺术史》:
第一章 新艺术的幻象1885-1900
在此之前,法国印象派已实现了与传统的决裂,开始将大城市及其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作为现代题材来描绘,与此同时,象征主义创作手法再一次复苏,但艺术家们的首要任务,是试图运用雕塑的手法促使绘画达到色彩和形式的独立。19世纪末,欧洲正处于经济繁荣时期,对外施行殖民主义,对内奉行复辟政策。后印象派艺术家就是在这样一个趋于老化和僵化的社会中,为寻求更为自由的社会,发展着一种新艺术的幻象。
蒙克(Munch)、凡高(vanGogh)、高更(Gauguin)和塞尚(Cézanne),这些艺术大师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有意识地离开都市迁居边缘地带。艺术家们意识到了既是权力中心、又是拜金社会的都市的危险性以及带给他们的烦扰,因而离开这里,寻求独立、安静的工作环境,忍受“极度的孤寂”(汉斯冯马雷语):蒙克在挪威的奥斯陆海湾(Oslofjord),凡高在法国的阿尔勒(Arles)、圣雷米(Saint-Rémy)和奥维尔(Auvers),詹姆斯恩索尔(James Ensor)在比利时的奥斯坦德(Ostende),费迪南德霍德勒(Ferdinand Hodler)在伯尔尼(Bern),塞尚在艾克司-普罗旺司(Aix-en- Provence),高更先是在布列塔尼大区(Bretagne),之后干脆完全躲避文明社会,跑到了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和塔希提岛(Tahiti,又译为大溪地岛)。事实上,艺术家们选择与世隔绝并非迫不得已,对于他们的艺术来说,这种隔离是一种推动力,隔离为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重要主题。
1885年至1886年的冬季,年仅23岁的爱德华蒙克在奥斯陆创作出了《病儿》。32岁的凡高画出了《吃土豆的人们》,为了更为系统地研究艺术而进入安特卫普学院深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