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与精神医学:彩色插图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82790
  • 作      者:
    李洁编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精神医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
  艺术活动超越了自然科学,超越了生物医学,超越了脑,她让人生追求自由与想象,她使人生触及心灵、激发灵性,她给人生增添消解平庸、克服困境的神奇魔力。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洁,1962年生,北京市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顾问编委,《精神医学杂志》特邀编委。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协会(WACP)工作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民族心理与精神医学学组副组长,广州市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教授;法国Georges Mazurelle医院高级访问学者,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高级访问教授。编著《文化与精神医学》,译有《追求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荣获“广州医师奖”。
展开
内容介绍
  精神医学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除了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外,它还与人文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文化精神医学的进一步延伸、拓展,作者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精神医学不仅是科学的、逻辑的,也是艺术的、直觉的;或者说,它是脑与心灵的交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倡导精神卫生工作者不仅需要求真、行善,亦需要审美。
  《艺术与精神医学》介绍了艺术的起源与本质,艺术表现的门类与风格,美的概述、分类与作用,以及起源于欧美国家的美术治疗与音乐治疗。探讨了西方历史中与精神医学有关的美术作品,以及西方美术与精神病理现象;解析了几位大艺术家的独特创作;是国内首部较全面阐述及深入研究艺术与精神医学的作品。
  《艺术与精神医学》脉络清晰,旁征博引,图文并茂,文笔优美,从哲学、美学、艺术到精神医学等领域均有涉猎,是一本交叉科学的读物,可供精神科医生、护士、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以及从事人文科学并对精神医学和“疯狂”感兴趣的同道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本书不仅显示出作者广泛的精神医学历史知识,还折射出其作为精神科医生深厚的人文素养,且较好地将精神医学与人文学科相结合,可谓是别具一格。此外,该书还具有图文并茂、文笔生动流畅等特点,是一本在国内精神医学界或人文领域难得、少见的跨学科读物,值得一读。愿此书的出版能为国内的精神卫生工作者以及对“疯狂”有所探索的同道们带来帮助与启迪。
  ——张明园教授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身为一名精神科医生的作者,不仅拥有科学家的头脑,还散发着美与艺术的气韵。能够跨越生物精神医学,从更宽泛的艺术视角看待精神卫生问题,实属难得。作者继2011年编著《文化与精神医学》一书之后,又编著了这本《艺术与精神医学》,力求在人文科学与精神医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力图将科学与艺术,脑与心灵相联系。作者在书中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观点:学习医学尤其是精神医学的专业人士,不仅需要接受临床思维与科研思维的训练,亦同样需要接受艺术与美的启迪、渐染。这本《艺术与精神医学》,作者循证有依据,下笔有丹彩,为精神医学领域中打开了另一扇窗。这是一本富有人文气韵的学术佳作,值得阅读”。
  ——毕新东教授  世界精神医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理事 、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医学院精神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3章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与解析
  在西方美术的历史长河中,一些绘画与雕塑无不承载着心灵的痛苦,或是精神病理的信息;或是艺术家运用“无意识”、“梦境”等手段,或是艺术家借用精神障碍患者的“旧逻辑”(paleologic)、“幻觉”进行创作,使其艺术作品闪烁出不同的光芒,可谓“神奇”。在超现实主义领袖、法国诗人、精神科医生安德列·布列东(André Breton,1896-1966)看来,“神奇的始终是美的,任何神奇的东西都是美的。的确,只有神奇的才是美的”。①因此,精神卫生工作者乃至对“疯狂”有所探索的人文学者不妨对此深究一番,以便进一步增加对“疯狂”的理解或是对艺术“创新”的领悟。
  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精神卫生工作者,不仅要与时俱进,了解世界精神医学之动态,树立国际视野;同时亦要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历史的眼光,而广泛深入地涉猎艺术领域与增添我们的历史厚重感不无关系。
  一、反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术作品
  湛蓝的爱琴海孕育了“高贵单纯”、“静穆伟大”的希腊人,辽阔、深邃的大海又启迪了希腊人的灵性,促使他们通往智慧、善良和优美之宝地,开启了西方社会文明之先河。古罗马人则不仅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亦创造了属于罗马自己的辉煌。可以说,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明既承载着众神的故事,又面对着顽强的生命力。透过神的故事,让众生读懂人间悲喜,面对现实生活则开启哲学、医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智慧。
  1. 尼俄柏的痛苦
  相传,古希腊神话中的尼俄柏是底比斯王安菲翁的妻子,因生有七子七女而十分骄傲,并由此傲慢地嘲笑太阳神阿波罗的母亲女神勒托只生下一儿一女,还阻止底比斯人向勒托奉献祭品。女神勒托故此大怒,命令儿子阿波罗用箭射死尼俄柏的七个儿子,女儿阿耳忒弥斯射死她的七个女儿。尼俄柏悲伤过度,含恨而亡。她死后,一阵狂风把她吹回了儿时的故乡,在那里的一座荒山上,尼俄柏化作一尊大理石雕像,常年以泪洗面。相传在尼俄柏死后出现了一种花:红花铁线莲,其花朵具有鲜红的颜色,仿佛是从她痛苦万分的心中流淌出的鲜血,于是,这种铁线莲又称之为“尼俄柏花”。
  因此,尼俄柏成了西方文学史上痛苦、悲伤和忧郁的象征。古希腊著名的雕塑家、建筑师斯珂帕斯曾创作了雕塑《尼俄柏》,但不幸失传。后人创作了不少类似的复制品。我们仔细端察,这尊雕像不仅反映出尼俄柏即将失去最后一个女儿的悲剧性瞬间:母亲撕心裂肺的痛苦,女儿的极度恐惧(图3.1),亦为我们领悟母女、母子之间特殊的深层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现实生活中,父女、父子之间的感情似乎一般表现不出母女、母子之间的那种感情深度。
  2. 美杜莎的头颅
  美杜莎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三个蛇发女妖之一。据说,美杜莎曾经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因吹嘘自己比雅典娜长得漂亮,而被智慧女神雅典娜夺去了她的所有美丽,只留给她一个丑陋的妖怪之躯。后来,雅典娜又把美杜莎的头固定在自己的盾牌上,当其敌人看了盾牌上的美杜莎的脸就会变成石像。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意大利著名画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一幅名叫“美杜莎的头”的作品(图3.2),不仅展现了古希腊神话故事,更让我们看出类似急性焦虑发作的情景:美杜莎惊恐万分,魂魄俱丧。
  3.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不仅是西方医学的开山始祖,也是精神医学之父。他并不赞同精神错乱来自于超自然的力量,而是认为人体内存在四种液体(humors):血液(代表热),粘液(代表冷),黄胆汁(代表干),黑胆汁(代表湿)。如果这四种液体在身体内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时,即为健康。当这四种液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不仅可以出现迥然不同的性格表现如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忧郁质,甚至还会导致严重的精神错乱,如黄胆汁过多会出现躁狂症的表现。相反,黑胆汁过多则会引起忧郁症。图3.3a表现出男子因躁狂发作而殴打他的妻子,图3.3b表现出男子因忧郁发作而卧床不起。这两幅画如实记载了当时精神错乱者的情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三、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
  在西方文明史中,由意大利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发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反对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更重要的是,它凸显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具有“非基督教哲学的特征,强调人类的高贵,拥护个人主义和世俗价值。”①从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运动遍及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各国有利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程。在这样一种既复古(恢复古希腊精神)又创新(探索未知世界)的思想文化氛围之下,西方医学也伴随着艺术、文学的发展而前进。解剖学的复兴,血液循环的发现,法国医生费内尔的《医学全集》……然而,文艺复兴时期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尤其是对待精神错乱者依旧缺乏人道主义的关怀。虽然说这个时期对“疯狂”已经出现了包容的端倪和正确的看法,但总体而言,精神错乱者仍滞留于漫漫黑夜里,尚未迎来人道之光、科学之光。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人类的文明进程并非呈直线发展,而是迂回、曲折、缓慢地向前迈进。
  1. 修道士的《巫术之锤》
  一本由两位修道士在1487年出版的《巫术之锤》(图3.6)可以说在指导思想上仍就是中世纪神权意识的延续。表明教会与宗教裁判所把巫师看成敌人而予以迫害致死,其中不乏具有癔症样表现或充满性幻想的众多女巫师。可以说,这是精神医学史最早的指南之一,但不是治疗精神错乱者的指南,却成为迫害他们的手册,先后使600多万的女巫命丧黄泉。
  2. 丢勒的自画像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不仅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版画的杰出代表,而且他从小就擅长自画像。在西方绘画史上,丢勒的一幅郁郁寡欢的自画像折射出双重的含义:这幅绘画中的人物从中世纪至高无上的基督转向现实生活中的人(他本人),象征着人的觉醒,同时又流露出丢勒内心世界的淡淡忧愁,直面内心,代表着人的困惑。这幅自画像的确令人震撼,被誉为“史无前例的自画像”(图3.7)。每当你凝视他的双眼,他便会直面你的内心。
  四、反映近现代的美术作品
  一般来说,17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代表开启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进程。接下来,我们将介绍17世纪至20世纪与“疯狂”有关的西方美术作品。
  1. 圣特雷萨的幻觉
  特雷萨是16世纪西班牙的一位修女,从小患有精神病,尤其是每当她病情发作时,会出现幻觉。后来她用文字将这些幻觉记录下来,结果却被教会封为圣徒,即圣特雷萨。“她处于一种飘渺的幻觉中,在世俗的情感与神圣之爱的矛盾中和起伏的激情风暴的冲击中”。①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贝尼尼17世纪中期创作的《圣特雷萨的迷醉》不仅成为巴洛克艺术的典范,亦再现了特雷萨异常的心理活动(图3.7)。从精神医学角度看,圣特雷萨出现了幻视和情感倒错(尽管她的身体受到箭头的刺痛,但内心却深深感受到了上帝之爱)。贝尼尼把这种复杂的异常心理活动刻画的入木三分,在西方雕塑艺术史中可谓上乘之作。
  2. 贝特莱姆医院的疯子
  在西班牙的巴伦西亚(1409)率先设立了专门收治精神错乱者的机构——疯人院(lunatic asylums)。之后,英国伦敦的贝特莱姆医院亦由一家综合医院经过两百余年的演变成为专门收治精神错乱者的机构,即当地非常有名的“Bedlam”(1547),意为疯人院。遗憾的是,疯人院并未得到文艺复兴的光芒照耀,甚至这些机构成为当地旅游的收费景点,为观光者提供另类“观赏”,英国画家、版画家威廉·贺加斯(William Hogarty,1697-1764)的版画记载了精神错乱者身陷牢笼、枷锁在身,不时语无伦次、行为古怪,而无聊的达官贵人却有闲心“观赏”的真实情景(图3.8)。同样在法国,作为总医院(h?pitaux généraux)之一的俾塞特尔医院(1656)“参观疯子一直是巴黎波西米亚区资产阶级的周末娱乐项目之一”。②
  3. 戈雅的疯人屋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1828)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家。他在1794年画过一幅油画“院子中的疯子”,实际上是西班牙萨拉戈萨的一间疯人院。这幅画揭露了当时的疯人院仅仅是把这些精神错乱者囚禁起来,与社会隔离,并没有为这些人提供人道的帮助和必要的治疗。之后,戈雅在1812-1813年又创造了另一幅油画《疯人屋》,③画面显示出精神错乱者与世隔绝、“自娱自乐”,以及社会对他们缺乏了人道主义的关怀,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对待精神错乱者的态度与行为(图3.9)。
  1839年摄影技术的诞生无不影响着绘画艺术。或者说,绘画艺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不少画家为了艺术的创新与超越,重新探索和理解绘画,尤其将外在的客观描绘转向内心世界的感受与表现,并且逐渐开始对欧洲以外的艺术感到兴趣,如来自非洲的和太平洋岛屿的艺术。
  19世纪的印象派(又称印象主义画派)、点彩派便是探讨“光和色”的产物。而凡·高、蒙克和达利是19世纪以来享誉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大师,他们的艺术创作更是大胆尝试,或独辟蹊径或标新立异,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其作品影响久远,深为后世仰慕。然而,这几位大师的艺术创作却承载着精神病理的信息,或是受精神障碍之影响或是有意发挥了“无意识”的作用。接下来让我们踏寻他们的人生轨迹与赏析他们的艺术魅力。
  “我越是耗尽精力,越是患病、疯疯癫癫,
  越是一个艺术家——创造性的艺术家。”⑤
  凡·高
  5. 凡·高的星光灿烂⑥
  荷兰画家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是19世纪的一个传奇式人物。在其短暂的一生当中,尤其是在他从事艺术生涯的10余年里,绘制了大约600幅油画和800余幅其他画种的画,成为后期印象主义三个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其作品充满神奇、价值连城。可是他生前仅售出过1幅名叫《红色的葡萄园》的画。更悲哀的是,凡·高生前穷困潦倒,爱情离他远去,病魔缠身,多劫的命运最终使他走上了不归之路。凡·高死后,世人不仅被他的艺术杰作所陶醉,被他的传奇故事所感染。而且,亦有不少学者研究其精神障碍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亦即探讨天才人物的病迹学(pathographie)与其艺术创作的关系。
  (1)凡·高生平简介
  1853年3月30日凡·高出生在荷兰一个基督教牧师的家庭中。凡·高共有3个妹妹,2个弟弟。其中,弟弟泰奥是凡·高一生的知己和经济资助者。没有证据显示凡·高的祖宗患有精神疾病,但其最小的妹妹患有精神分裂症,79岁死于精神病院。凡·高从小性格固执、古怪、不和群、情绪易激动。12岁被送往寄宿学校读书,16岁开始在其叔叔的艺术公司当店员。凡·高20岁迁往伦敦。不久,便遭受到失恋的打击,数月里出现抑郁心境。后热衷于神秘主义和宗教。23岁因对艺术品销售不感兴趣而被公司解雇。随后2年,凡·高想继承父业:成为正式的牧师,但未能如愿,心情郁闷。26岁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并开始画素描。28岁向其表姐求婚失败,再次体验到挫折、抑郁。33岁前往巴黎接触到一些著名的画家如劳特累克、毕沙罗、保罗·高更等。此时,凡·高开始饮用当时法国艺术家喜饮的苦艾酒,该酒被视为“19世纪艺术家的可卡因”,它的有效成分是α-侧柏酮,具有抽搐的作用,可阻断脑内GABAA受体(注二)。由于苦艾酒的毒性,后来法国及其他许多国家都禁止使用。凡·高35岁前往法国南部城市阿尔,不久他出现明显的精神障碍:采取攻击性行为对准高更,割下自己耳朵的一小片送给一个妓女,当即被送往阿尔医院接受治疗。凡·高住院期间出现过严重的激越、幻听及被害妄想。被Rey医生诊断为癫痫,服用溴化钾治疗。此后,凡·高又因精神障碍的复发而第2、3次短暂住进阿尔医院接受治疗。最后,又迫于当地居民的压力,凡·高自愿前往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主治凡·高的Peyron医生仍诊断他为癫痫。在凡·高住院的1年里,共出现过3次带有遗忘特点的、精神障碍的复发。其中,2次复发与饮用苦艾酒不无关系。凡·高出院后搬到巴黎附近瓦兹河畔的奥弗小镇居住,在那里度过他人生最后的60余天,并以开枪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年仅37岁。
  (2)疾病诊断
  凡·高的疾病诊断困惑了20世纪的医生们,几乎产生了近30个不同的诊断,从铅中毒、梅尼埃病、神经性梅毒到不同的重性精神障碍及人格障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精神医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1922)基于凡·高出现的幻视、幻听,被害妄想及攻击性行为等精神病性症状,考虑他患精神分裂症。但其精神症状具有意识障碍及发作后不能回忆、且有完全缓解期等特点,故目前很少有人同意该诊断。美国当代精神医学家贾米森(1996)(注三)考虑到凡·高的循环型气质,抑郁与兴奋的交替出现,精神症状周期性发作、季节性加重,发病间歇性智力的相对完好,以及其家族中存在明显的精神病与癫痫史,认为凡·高患双相情感障碍,至少包含了重性抑郁和轻躁狂,即双相Ⅰ障碍。⑦
  目前学术界比较肯定的至少有两点:一是凡·高患有癫痫;二是凡·高具有物质依赖,长期嗜苦艾酒,但其精神障碍与癫痫的关系,尚不确定。Harris(2002)认为凡·高患颞叶癫痫及情感性障碍。Blumer(2002)仍比较赞同Gastaut(1952)对凡·高的疾病分析与诊断。Gastaut从凡·高早年的照片和其后来的自画像中头颅不对称的迹象,推测凡·高出生时有大脑损伤。凡·高的病前性格明显带有思维粘滞性、关注细节、好争辩等癫痫性格。凡·高“割耳朵事件”后送往阿尔医院,被Rey医生诊断为癫痫,服用溴化钾治疗,该药是当时治疗癫痫的标准用药,它具有抗抽搐的作用。凡·高住院后病情很快缓解。约在住院3周后绘制了《抽着烟斗、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该画显示出凡·高的情绪恢复到平静状态。正如凡·高在给其弟泰奥和妹妹威廉明娜的信中写到“难以忍受的幻觉消失了,目前仅在梦魇中才出现,我相信这是服用溴化钾的结果”。⑧因此,Gastaut认为凡·高患有颞叶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而凡·高的长期嗜酒则对颞叶癫痫包括发作性烦躁不安(interictal dysphoric)及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起到了诱发(precipitating)的作用。凡·高的最后自杀可能系短暂的抑郁情绪所致。
  (3)艺术特点
  凡·高早期的绘画,注重于写实。代表作为《吃土豆的人》,真实反映了农民的贫苦生活。1886年凡·高到了佛罗伦萨以后,开始研究法兰德斯(现在的比利时)画家鲁本斯和日本浮世绘版画,在绘画上的用色明快了。同年在巴黎,凡·高受到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创作了《塞纳河畔》等。在1887-1888年间,凡·高的画风脱离了模仿印象主义的轨迹,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自己出现了明显的精神障碍后,艺术风格更加独特。喜欢用强烈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他最有名的传世之作:《向日葵》,每朵花好似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和葵叶就象燃烧的火苗,整幅画仿佛是烧遍画布的熊熊火焰,折射出画家本人强烈的情感反应,是画家本人渴望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星光灿烂》(1889)(图3.11)中,橙色的月亮晕染着黄色,蓝色的天空星星点点,地上的村庄、麦田和橄榄树丛浑然一体,这幅作品强有力地反映出具有螺旋式笔触,颤动的线条,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起伏不定的节奏,这很可能当时画家本人处于一种意识朦胧状态(twilight state)下完成的杰作,颇有神来之笔。尽管天空充满了骚动,但整个艺术作品的氛围却处在一种舒适与宁静之中,这可能折射出画家本人的内心冲突暂时趋于一种平衡中。有学者敏锐地观察到,酒精中毒者的绘画尤钟情于黄色。因此,凡·高在冷色调中凸显的暖色调——橙色与黄色(贴近色)很可能与其喜用苦艾酒不无关联。
  正如凡·高在给其胞弟提奥的信中坦然写到:“在一定程度上,是疾病使我画出了高水平的画。”⑤或者说,尽管凡·高罹患某种或几种精神障碍,但上苍却神奇般地降临给他独具艺术风格之美。
  如果说在凡·高身上潜藏着某种别人所不具备的东西的话,那就是他独有的、生存状态的两极性:渴望生活与放弃生存,精神富有与物质贫瘠,陶醉艺术与缺少爱情,亢奋与忧郁,健康与疾病,审美与离奇,耀眼的橙色与阴郁的蓝色……
  “达利永远不会疯。”
  萨尔瓦多?达利11
  7. 达利的“偏执狂”12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是西班牙20世纪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画家。与同时代的、极具世界影响力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齐名。他怪诞的胡须与凡?高的耳朵和毕加索的睾丸(注:意为情欲)相媲美。尽管如达利所言“我没疯”,但他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理论以及独创的艺术创作手法“偏执狂批判法”,使他的绘画宛如璀璨夺目的明星,在西方美术史上留下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独特性的艺术创作无不与达利“有意”处于精神异常状态有关。
  (1)达利生平简介
  1904年5月11日达利出生于西班牙的菲格拉斯市,是一位富有的法律公证人之子。然而,父母给他取了3年前死去的哥哥相同的名字:萨尔瓦多,这给他从小对自我的辨认产生了不利影响。尽管达利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却任性骄狂、行为怪异、喜恶作剧。好在达利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环境中,从而没有埋没他的绘画天赋。
  达利14岁就在菲格拉斯市剧院举办的当地艺术家作品中展示自己的油画作品。17岁就读于马德里费尔南多美术学院,并结识了西班牙诗人、剧作家洛尔卡和电影导演布努埃尔。21岁拜读了弗洛伊德的杰作《释梦》,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22岁前往法国巴黎拜访毕加索,参观卢浮宫博物馆。23岁完成第一幅超现实主义油画《蜜比血甜》。25岁达利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恋人、模特儿加拉。同年(1925),达利创作的油画《高贵的自慰者》投射出他的性压抑与性焦虑,并遇到法国精神医学家、精神分析学家拉康。达利受到拉康博士论文《论偏执性精神病与个性的关系》的启发,独创“偏执狂批判法”的艺术手法。32岁创作的著名油画《内战的预感》给人一种惶恐、残酷与疯狂之感。达利从37岁起又开始了他的“古典主义绘画”,把目光集中于宗教与科学。后在美国纽约、欧洲等地举办画展、演讲等。1989年1月23日特立独行、多才多艺的达利谢世,享年85岁。达利死后将其全部遗产、遗作捐给了西班牙政府。
  (2)艺术特点与精神状态
  超现实主义是一场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的运动。由曾当过精神科医生的法国诗人安德列?布勒东等人于1924年创立,他们以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思想”为理论基础,反对理性,颠覆传统,认为只有无意识、梦境甚至幻觉才能揭示人的精神活动,以达到绝对的真实,即“超现实”。达利在这样一种文艺思潮与美学观点下,独创“偏执狂批判法”的艺术手法,即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使自己“有意”处于精神异常状态,并运用自由联想的方式激发出创作意念。如在1931年达利创作了最负盛名的、被视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记忆的永恒》(图Ⅰ.2),它犹如一幅被扭曲的静物,通常树木象征着生命,但这幅画里却是凄凉的枯树,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一群蚂蚁聚集在前景静止的时钟上,仿佛残酷的岁月流逝终将人类毁灭;画面中间有一个奇怪的扭曲物体,一般被认为是达利的自画像,而最具特色的是钟表变软,很可能是达利诱发出类似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的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对钟表的整体感知到了,但对它的材料(由硬变软)、形状(由圆变非圆)却感知错了。正是这种对事物个别属性的“错误”感知,才使这幅油画成为传世经典。此外,达利还创作出一组双重影像(double images)式的作品如《纳西瑟斯的蜕变》、《梦境》及《秋天的自相残杀》等,更加彰显出如真似幻般的艺术效果。
  可以看出,以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者充分运用无意识、梦境、幻觉、催眠术等手段创作出新奇的、不朽的艺术杰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的奇葩。
  伟大的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曾经告诉我们:“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13尽管这段话当时是指文学创作,但我们相信各种艺术之间是相通的。凡·高、蒙克和达利等艺术大师将艺术的理念、具体的技法和独特的亲身体验融为一体,创作出不朽的杰作,令世人赞叹、仰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艺术中的诸多学问
第二章 美与美学思想
第三章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与解析
第四章 西方美术与精神病理现象
第五章 美术治疗
第六章 音乐治疗
后记1
后记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