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转型时期民族器乐文化研究》:
“扎尔林诺用数学的基本频率比例1:2划分了八度,建立了五度的基本和声比率2:3和4:5以及5:6的大三度和小三度……当扎尔林诺从数学的出发点解决问题的时候,他正在实现对于人们初看起来是没有秩序和没有组织的声音世界的理性解释……确信音乐能够产生对听众最大可能的影响,他们希望关于音乐本质的科学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对于听众头脑和心灵中产生影响意味着促使他们的心灵‘运动’或者唤醒‘情感’,或者像亚里址士多德所陈述的,唤醒同情心和恐惧”。理性号隋感这一看似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在扎尔林诺运用自然声学法则与理性演绎推理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笛卡尔、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1716)等哲学家们的形而上思考,形成了理性与情感的基本思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们所追求的理想,就是试图通过理性化的技术手段,使音乐能够准确有效地引导和控制观众的情感,把人类内心的各种情感——悲伤、愤怒、喜悦、爱恋,等等——以某种预定的方式表现在声音艺术里。”
从哲学角度审视巴洛克音乐,可以看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人文主义音乐观念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其人文主义本质是情感音乐思想的出发点。此外,“把音乐同具有表情功能的修辞学联系在一起,而不再仅仅把音乐的本质理解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这表明情感的、感性的因素已经在理性主义的美学体系中占有了一定的比重”。但也有一些理论家把音乐的表情作用片面夸大,甚至认为情感是音乐唯一的目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