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1087689
  • 作      者:
    万希平著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万希平,1975年生,山西襄汾人。,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中央编译局哲学博士后,现为天津市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校外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政治哲学、文化哲学,近年来先后在《人文杂志》《理论探索》《理论与改革》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以生态马克思主义微观政治哲学视角、从社会制度层面入手,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生态本质及其维护机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尤其对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创新性的阐释,进而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如何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出建设性的对策思路。
展开
精彩书摘
  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积极意义与局限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从技术理性的视角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以此显示了发达工业社会面临的危机难题。这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一,把技术理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直接根源。在卢卡奇那里,就已经开始把人的异化根源归结为技术理性,并且揭露了是技术理性对生产效率和产品利润的追求使人不得不屈从于物的支配,进而使得人和人关系的异化为建立在技术理性基础上的机器生产的物和物的关系,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以技术理性作为支配整个社会运转的核心动力,并使技术理性最终走向自己的反面——非理性控制,深深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方式。它反映了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控制和政治统治的新变化,已经被科学技术生产力的作用和意识形态作用所垄断,同时也暗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增殖的驱使下,必然导致社会生态危机的内在性根源,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制度批判主题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关注新技术革命导致技术理性控制的社会异化形式的新变化,并指出这种新变化引发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新变化,解决了马克思预言的危机理论没有实现的理论困惑。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由于无法克服其基本矛盾,最终会在经济危机中敲响被摧毁的丧钟。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马克思的理论预言并没有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出现。反倒是资本主义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上的改革,缓和了与无产阶级的对抗性矛盾,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出现灭亡的迹象,反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法兰克福学派依然坚持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理论,不过力图用消费异化、文化意识形态霸权和生态危机等资本主义的新危机取代传统的经济危机理论,并在阐述资本主义新危机中弥补和发展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这为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三,把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进步视为引起当代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认为科学技术维护着资本主义制度对自然的掠夺,资产阶级在技术理性的控制下过度开采自然资源,旨在借助通过对自然的统治来达到对人的统治的目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后期思想已经触及资本主义奴役自然的本性。马尔库塞就指出:“在现存社会中,越来越有效地受到控制的自然,反过来又变成了从另一方面控制人的力量,成了社会及其政权的一个伸长了的胳臂。”①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正把自然变成“商品化的、受污染的、军事化的自然”,这样的自然“不仅从生态的意义上,而且也从生存的意义上缩小了人的生活世界,它妨碍着人对他的环境世界的爱欲式的占有,它使人不可能在自然中重新发现自然”。②因此,资本主义保护自然的斗争表面上是生态斗争,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斗争”。因此,寻求自然的解放实质上是寻求人的解放。法兰克福学派这些后期思想直接促使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为生态马克思主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找到了理论主题。
  ……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基本思路与框架
三、理论创新之处

第一章 批判主题的转换——生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视角
第一节 伦理生态主义的“环境伦理”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
第三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制度批判与重建
第四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进与“红绿政治”之关系

第二章 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早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性的揭露
第二节 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冲突
第三节 物质变换方式的异化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

第三章 生态危机的政治维护机制
第一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反生态本质
第二节 阶级分裂与生态危机

第四章 生态危机与价值误导
第一节 自由主义文化传统
第二节 文化帝国主义

第五章 生态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建构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模式
第三节 生态社会主义政治方案
第四节 生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五节 生态社会主义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第六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积极贡献
第二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
结束语: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