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电影历史全景观照:110年电影重读思考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6041243
  • 作      者:
    周星,张燕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国影协产业与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农村电影委员会副主任。
  
  张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著有《在夹缝中求生存一一香港左派电影研究》《镜像之鉴一一韩中电影叙事和受众比较研究》《映画:香港制造》《影视概论教程》等书,主编《中外优秀影片赏析》。先后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后期资助项目《香港电影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人世十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得失与策略研究》和《中韩电影产业化比较研究》、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海外学者研究项目《中韩电影叙事和观众研究》等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2015年是中国电影110周年,《中国电影历史全景观照:110年电影重读思考文集》为纪念中国电影110周年而作,对11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生、发展和历史进程进行详细梳理和研究,并以开放的、国际化的视角研究中国电影在110的发展过程中对世界电影产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同时,提出对中国电影110周年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思考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电影历史全景观照:110年电影重读思考文集》:
  蔡楚生也是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他的《都会的早晨》表现同父异母的兄弟奇龄和惠龄因生活在不同的阶级家庭中,而有不同的阶级差异,从而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而更出色的《渔光曲》《新女性》强化了其作为现实主义电影家的坚实步履。《渔光曲》(1933年,1934年完成),真实地表现了30年代中国社会的痛苦和矛盾,揭示在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现实中,下层劳动人民所承受的多重灾难。在小猫、小猴一家的贫困、苦难、悲剧的生活经历中,阶级压迫、民族矛盾、贫富对峙一一再现,它们显示着造就灾难的社会根源。影片虽为悲剧,但人间温情却时时透露出来。悲剧谴责社会,温情投向人民,这是蔡楚生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他的现实表现艺术更加成熟。30年代中期他创作了包括《迷途的羔羊》(1936)、《王老五》《联华交响曲》在内的作品。《迷途的羔羊》是蔡楚生这一时期出色的作品,是中国第一部以流浪儿童为题材的影片。影片是蔡楚生深人流浪儿童群,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而创作的影片,生动地反映了30年代现实生活中流浪孩子的真实状况和悲惨命运,揭露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虚伪精神世界,是蔡楚生现实主义艺术创怍的延续。
  吴永刚的《神女》(1934)无疑是3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中的杰出之作。影片的巨大成功首先是深刻的现实揭露与批判性。通过一个身处下层,受尽屈辱的女子宁愿忍气吞声,承受身心俱受摧残企图抚养孩子成人,却还无法立足生存的故事,对社会的不公、道义的丧失和黑暗压迫的无处不在做血泪的控诉。“神女”既要逃避警察的追捕,还要忍受流氓的欺压,她无处可以逃遁,恶势力无所不在的现实表现,是十分令人心惊的。可怕的还在于社会对她的精神摧残,学校的轻视使孩子品学兼优却无法容身校园,更把她周遭社会的可怕表现得令人心寒。当主持正义公道的老校长都被解聘时,这个社会的起码道德和良知的不容就显示得十分清楚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力度更多是从独特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
  费穆的《城市之夜》(1933)以大上海为背景,表现巨大的阶级差别和对立。充溢在影片中的气氛是压抑悲伤的,在城市角落,下层人民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通过银幕真实呈现出来。而在有声片中,郑正秋的《姊妹花》(1933)表现一对孪生姐妹在贫富迥异家庭中的不同命运遭遇。时代的战祸和自然水灾的多重打击下,导致大宝一家老小分离。也在表现现实面貌上有自己的特色。应云卫的《桃李劫》(1934)作为国产录音机录制的第一部全部有声片,在现实表现上也第一次声色俱全。影片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它以有为青年的屡屡挫折展示社会的黑暗虚伪和不容于正直善良的可怕,情节一次次揭露黑暗势力充斥社会的污浊不堪,以美好理想被生活摧折、要报效国家却家败人亡的人生悲剧对现实给予了有力批判。影片具有悲剧的震撼力,它真实地展现出正直善良的小知识分子陶建平是如何从昂扬朝气憧憬理想,到屡遭失败沮丧灰心,再经痛苦挣扎而最终被逼无奈的毁灭过程,深深震撼人心。有为却不能为,善良正直却惨遭厄运,纯洁理想被污秽现实彻底击碎,这种悲剧的广袤无边的沉重令人感到心窒。
  《压岁钱》(张石川导演)以一枚作为压岁钱的银圆的辗转流程为线索,展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状况:银行家的伪善和残酷,既欺骗女性又欺诈存款客户;白相人的蛮横流氓相,欺负歌女胡作非为;同是女人,交际花过着淫逸生活,舞女过着屈辱生涯;下层的保姆既有痴心而受骗的,又有假装上吊骗取他人同情的;为这银圆有送命而死的小买卖人,也有贫困至极的小孩为捡到一枚银圆而引得众人喜极奔走导致棚户区被火烧毁——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展现在银幕上,勾勒了生活的状貌。史东山的《人之初》通过工人张荣根与资本家黄子敬两个家庭的经历和命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他的《青年进行曲》(1937)通过一个家庭父子之间的斗争,表现了反汉奸斗争的庄严主题,并以对大社会背景的表现揭露了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和人民利益的卖国奸商的无耻嘴脸。影片最重要的是借助王伯麟在动荡年代的生活经历,描写了中国广大知识青年在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的觉醒和成长。影片对王伯麟这个资产阶级子弟由软弱变为坚强的过程的处理,比较真实可信。沈西苓1932年根据夏衍提供的包身工的素材,写出了第一个剧本《女性的呐喊》,第一次在银幕上表现了中国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和最后的觉醒。同年底,沈西苓成功地导演了《上海二十四小时》,这是夏衍编剧的一部“暴露黑暗”的作品。1937年4月编导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十字街头》。影片主要通过相隔一条板壁却成天暗中较劲的情趣化争斗细节,把观众的视线较多集中在一板之隔的两位男女主人公的戏剧性矛盾上,但又不放弃另一条线索所包含的社会内涵,所以影片多次组接或叠映报纸的大标题,使人们对老赵的工作实绩和两人之外的社会大背景得以充分展现,更清楚了环境的污浊和对青年的压迫,有详有略相得益彰。
  ……
展开
目录
序言
110年的嬗变:市场、社会、政治大众文化潮流
——关于中国电影艺术史嬗变研究的断想

电影史观·理论探讨
冷战史研究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
论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暨电影批评史的“整体观”与方法论
百余年中国电影现实表现景观综述
中国电影的现代转型与文化重构
境生像外——音乐在中国电影中的意境营造

内地聚焦·影史新探
影史之盲:战后“华影”的接收与处置
民国时期西安电影放映活动溯源与探究
中国电影传统:  “标识性延线”与“树形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大众电影》初创时期(1950.6-1952.5)形态考察
从电影教育萌芽到学科体系建立——记中国电影教育的初创
早期立体电影在中国——从大众传播媒介出发的考察
从蒙昧到成熟:中国早期电影的宣传实践

港台观照·影人特写
中国电影“前史”:布洛斯基与伙伴们
永乐座与日殖时期台湾电影的发展
重访费穆电影
——从《天伦》《狼山喋血记》到《孔夫子》
香港武侠电影发展的轨迹简述
从传奇到自画像——论侯曜内地和香港电影的风格
秦剑电影:国粤语兼修,艺术与商业并举
卜万苍上海时期电影刍议
“南来影人”、流亡意识与传统的焦虑——卜万苍香港电影生涯侧影
被遗忘的时光——“台语片”研究

国际视野·前沿现象
Can China Devise a Strategy to Promote Its Films Abroad? Obstacles and Suggestiorls
建构中国,传播中国,读解中国
——从“第五代”早期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谈起
“第六代”,二十年:再识与重别
2012年台湾电影:喜忧参半
从“精神分裂”到“神经一影像”:关于《一步之遥》的理论想象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